介绍几曲可以静心的古典纯音乐,古筝的最好

如题所述

十面埋伏
<<.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古筝曲。一般以为,此曲是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标题取自唐代王勃《藤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近来又有研究表明,此曲非娄树华首创,而是金灼南根据流传于山东聊城地区临清一带的民间筝曲《双板》及其演变乐曲《三环套日》、《流水激石》改编而成。本世纪三十年代金灼南将此曲传授给娄树华,娄树华又以金谱为蓝本,作了较大发展并增加了乐曲的后半部分,此版本于是迅速流传全国。
全曲共分三段。
第一段用慢版奏出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并配合左手揉、吟等装饰手法,抒发了对湖滨晚景的赞赏情怀。
第二段是从第一段上下八度关系的曲调中发展而来的,用按、揉两种指法相配合,奏出长音“FA”,使调式有所变化。
第三段用快板奏出一连串模进音符。表现荡桨、摇橹和浪花飞溅等情景,然后乐曲逐步加快,以各种按、滑迭用的催拍(亦称催板)奏法,描绘渔舟晚归的情景。
《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描绘了夕阳西下,渔人载歌而归的诗情画意。它的后半部分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层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成功地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而乐曲的前半部分乐句与乐句、或者乐句中的小分句大都采用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尽管上下乐句和小分句的结构不是十分方整匀称,但音乐的上下呼应仍然给人以结构规整之感。
《渔舟唱晚》旋律流畅优美,被改编成多种形式演奏,成为最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我国传统乐曲之

★《战台风》作者:王昌元
��王昌元,当代中国最具影响的著名古筝演奏家、浙派筝传人王巽之教授之女,浙江杭州人。9岁学筝,12岁登台独奏。师从王巽之及潮州派筝家郭鹰,系统掌握了中国古筝的各种演奏手法,并加以创新和发展。1969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先后担任上海歌剧院、上海乐团、中国艺术团、上海民族乐团古筝演奏家。1984年赴美国肯特大学研究世界音乐并教授古筝。在美国旅居二十一年,在海外推广中国古筝艺术。演讲、演出、示范演奏、一对一教学是推广古筝艺术的主要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5
01.粤海欢歌(笛子乐队伴奏)
02.渔舟唱晚(乐队大合奏)
03.战台风(三筝演奏)
04.得胜令(唢呐与乐队大合奏)
05.草原晨曲(乐队大合奏)
06.豫北叙事曲(二胡演奏)
07.节日的天山(琵琶扬琴柳琴协奏)
08.浔阳夜月(双琵琶扬琴柳琴协奏)
09.牧笛(笛子乐队伴奏)
10.彩云追月(二胡与乐队伴奏)
11.广陵散(古筝独奏)
12.南泥湾(扬琴琵琶柳琴协奏)
13.二泉映月(二胡与扬琴协奏)
14.紫竹调(琵琶扬琴柳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15
望江南
走在云深不知处
德国的一个乐团的轻音乐不错,结合中国茶道,专辑名为zen breakfast
陈悦的笛曲都挺好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