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父亲》的意义、技法和我的看法。

请说出它代表的意义、技法和观者的看法。

80年代初在中国影响最大的两种新现实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是罗中立和陈丹青,他们的艺术标志着中国现代艺术的一个转折点。但是,他们却是从两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接受西方艺术的影响,前者主要吸收的美国当代艺术的照相写实主义的手法,后者则是从法国19世纪的绘画中寻找灵感,但他们的动机和主题都与他们所借鉴的手法没有关系。四川画家罗中立最有名的作品是他的《父亲》(1981),可以说,照相写实主义对他只是一种启发,因为他当时并不了解照相写实主义的制作方式,他还是按照传统的油画技法来画的这幅画,在构图的方式和细节的真实性上可以看出照相写实主义的影响。在《父亲》展出后不久由东北画家广廷渤创作的《钢水、汗水》比罗中立画得更加细腻,形式上更接近照相写实主义,但其影响远不如前者,虽然广廷渤的画更接近外来的样式,但他是用这种样式来画官方所提倡的题材,而这正是很多艺术家所不愿接受的事情。这种对比也说明在当时的条件下,虽然在技法上借鉴外来样式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但不是唯一的标准,油画的表现力就在于它能够真实直观地反映客观世界,80年代的观众所关注的正是他们的现实。《父亲》的影响就在于它成功地利用照相写实主义的局部放大的手法,把一个饱经苍桑的贫苦农民的巨大头像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件作品使观众感到极大的震撼,它并不在于技法的高超和形象的逼真,而在于它已经超出了艺术的真实,使人看到了真正的现实。几十年来,在中国的社会现实主义艺术中,从来没有表现过农民的真实生活和形象,在那些作品中,农民都是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愉快地劳动。在文革期间,有一千多万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来到农村,亲身经历了中国农村的贫困,目睹了农民的艰辛,父亲的形象就是农民生活的化身,同时也是中国的现实。在刚刚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人们很快看到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痛感中国的落后,这样父亲的形象就具有了象征的意义,它象征着落后与贫困,象征着一种忍辱负重的精神,也成为中国人在精神上的自我写照。对于罗中立来说,他创作这幅画的目的在于油画语言的探索和表达自己对题材的真实感受,随后他又创作了《父亲二号》和《春蚕》,这两幅画在主题的深化和形象的表现上都没有达到《父亲》的效果,但罗中立通过他的这一系列作品对8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乡土现实主义绘画起到了推动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8
表现的是一个老年农夫的形象~ 高度写实,起初是想单纯的表现中国当代农民形象,后来,在别人的知道下,罗在“父亲”的耳朵上加了1支笔,更加具有时代意义(当时文革刚结束,恢复了高考)
我觉得,《父亲》是那个时代难已复制的经典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18
是罗中立的《父亲》吧
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农民父亲,黝黑的面容、额上深深的皱纹及一双粗糙的手,显示他辛勤劳苦的一生,慈祥的面容,挺直的鼻子和厚厚的嘴唇,透出他的善良、质朴和坚毅,头上的白色头巾、手里捧着的粗瓷大碗及碗里的稀饭,说明了他生活的贫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