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三山作中,恨夜来风,夜来云,夜来月中恨的缘由?

如题所述

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出自宋代辛弃疾《行香子·三山作》
好雨当春。要趁归耕。况而今、已是清明。小窗坐地,侧听檐声。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花絮飘零。莺燕丁宁。怕妨侬、湖上闲行。天心肯后,费甚心情。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盟鸥》、《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暮春》、《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享年68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18
①写景角度:夜晚一会刮起大风,一会升上明月,一会铺满乌云,阴晴无定,变幻莫测,令人生恨。
②比喻角度:词人以阴晴不定、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暗喻朝中及地方官场小人的馋谤迫扰,自己不堪忍受,因此生恨。
第2个回答  2020-04-06
近日,美国政府要求医疗装备制造商3M公司停止向加拿大和拉丁美洲出口防护口罩。对此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4月4日表示,感到非常失望。

近日,美国政府要求医疗装备制造商3M公司停止向加拿大和拉丁美洲出口防护口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