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为何被称为鬼节?

如题所述

农历七月十五被称为鬼节的原因如下:

第一种说法:

“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第二种说法:

中元鬼节是由道教流传下来的。道教从东汉开始发展,历经多个朝代,到了唐朝的时候,道教提出了上元,中元,下元的三元日,这三元日是为了供奉道家祖先老子的日子。随着慢慢的发展,渐渐地成为了每年不可少得民俗节。

其中,上元日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元日就是七月十五中元节,也就是我们说得鬼节,这天是祭祀先祖的日子,而下元日为十月十五,寒食节,这天都会纪念有大贤之人。

鬼节这天,道教认为这天是用来赦免鬼魂罪责的,为从阴间放出来的孤魂野鬼超度,以盼望他们早日安息。而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徒们也把这天当作为佛教的孟兰会。因为孟兰会也是为使众生不必遭到倒悬之苦,就诵经超度冤魂孤鬼,正好和中元节不谋而合,两个节日就变成了一天,流传到了现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4
其实早在这个故事之前的中国,农历七月十五的这天也是祭奠先祖的。根据中国历史上记载,秋尝祭祖活动在秦朝时期就有了,去开始“秋尝”的日期其实是不确定的,后来逐渐就固定在了七月十五前后。一般都是在立秋后的第一日月圆望日,秋气新来之时就是阴盛的时候。

“七月半”被成为是“中元节”则是源于中国的民间的宗教信仰,道教众神中有天宫,水宫,地宫,合起来称呼为“三宫大帝”,他们扥别是天地驻扎在人间的代表:天宫在正月十五上元节时赐福,地官在七月十五中元节时赦罪,水官则是在十月十五下元节解厄。

相传在农历七月十五的只一天,地宫的掌管着会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的日子,已经故去的先祖可以回家团圆一下,因此才被成为鬼节的。所以民间一直有着,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都要去祭祖、上坟、点荷灯为故者点灯照亮回家的路。

当盂兰节传到中国以后,两者的意思大致相同,所以人们就把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设定为了祭奠先祖,也就变成了现在的鬼节。
第2个回答  2013-09-06
每年农历7月15日是中元节又叫鬼节或着叫盂兰节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节日.
第3个回答  2013-09-06
这是故事,前辈传下来的一种节日,你可以不相信但不可以冒犯!
第4个回答  2021-03-08

七月十五鬼节的由来是怎么样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