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乡愁》的原文是什么?

如题所述

《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全诗如下: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诗中通过“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全诗语言浅白真率,情感深切。

扩展资料:

《乡愁》是余光中诗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和《民歌》《乡愁四韵》《罗二娃子》等,同是余光中以民歌风抒发乡愁的经典之作。

余光中被称为“以乡愁之诗撼动亿万华裔”的诗人,“乡愁”是其众多诗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题。《乡愁》对一个抽象的、很难作出描绘却被大量描绘所覆盖的主题作出了新的诠释。

在意象上,选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生活中常见的物象,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使原本不相干的四个物象,在乡愁这一特定情感的维系之下,反复咏叹。

余光中本人曾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想到祖国大陆这样“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乡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5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 ,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我在这头 ,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我在这头 ,

    大陆在那头。

    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

    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

    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乡愁比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3-21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