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话属于粤方言还是客方言,还是独立方言?

如题所述

其实惠州话的归属至今还没有定论。


惠州话的声调与邻近的、作为粤方言代表的广州话有许多重要的近同处。通过上面声调、声母、韵母的观察,可以看到惠州话的语音既有近同客家话的成份,又有近同于广州话的成份。两种方向的近同都是规则的现象。惠州话与广州话相近之处更多,因此,惠州话的语音略像广州话倾斜,与广州音近些,距客家话语音较远,在话语声音的语感上,尽管惠广之间同惠客之间有着差不多同样大的差距,但是惠州话与粤语四邑系的台山话却很相像。这一点也是值得注意的。惠州话略近于广州话之外,还从它与惠州话广州话及客家话那些较为特殊的基本词语423个的比较中得出结论说:“在惠州话和广州话里,它们涵意一致,语音形式近似或相同,充分表明了历史来源上的同一。

这些特殊的基本词语,已占了惠州话、广州话常用词语中相当大的比例数,成为两种话的基本词汇特色的主要体现部分;它们的类别又很广,除了大多数是动、形、名性的单位之外,还有时间、副词、代词和量词。如此数量和性质的特殊基本词语的近同,对两个一般邻近的(非户相融合的,非一方包围另一方的)方言来说,不可能由搬借所造成。”当然,惠州话中也有一部分的词语与客家话相同。 惠州话的词缀和广州话的相当一致,不仅构词法体系,构形法体系也表明惠州话和广州话的极相近而和客家方言的距离感较远。

惠州话有着和广州话大体一致的体范畴——有同样类别和语法意义内涵的‘体’,而且这些体的构形法成份又在语音形式上和广州话十分接近:而无论体的类别还是体的构形法的成份,都和客家话大不一样(只有小部分一致)。惠州话同广州话接近而与客家话疏远,它是一种粤方言可以没有疑问。大量特殊基本词语、大量语法成份和语法结构同广州话的一致和近似,不仅否定了惠州话属于客家话的可能,而且也排除了把惠州话看作一种不属粤方言和客家话的独立方言的可能性。
也有部分人认为,惠州话就是客家话,惠州话人是客家先民,尽管颇受质疑。[5]惠州属于东江客家文化亚区,惠州话应属于客家话语种。在古代,生活在惠州的是古越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4
惠州话在惠州一般特指在惠州府府城居民的方言,上世纪50年代,著名语言学家岑麒祥先生在《中国语文》1953年第4期发表了论文《从广东方言中体察语言的交流和发展》,把惠州(即惠城区)与嘉应州并列为客家音系的代表点。袁家骅先生主编的《汉语方言概要》也把惠州在内的东江地带排除在粤白话分布之外。《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客家方言词条论述到客家方言在广东的分布时,把广东梅州、惠州、蕉岭等16县市,加上河源的五县一区;江西南部宁都,瑞金,兴国等14县市列为纯客县或以客家方言为主的县市。惠州即惠城区。但有学者持不同意见。1987年12月,南开大学中文系刘叔新助教(惠州人,母语为白话,不会讲客家话)在提交给中国语言学会第四届年会的论文《惠州话系属考》中,对惠州话的系属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惠城区话应属粤白话中的东江系。由此正式展开了惠州惠城区水源音话是白话还是客家话的争论。
华南师大周日健教授在1990年12月出版的《新丰方言志》中论证了水源话是“客家话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同时指出,“就现代音韵系统来说,惠州话跟水源话一样,应归属于客家话。”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詹伯慧教授在《新丰方言志·序》中赞同周教授的论述,并指出:“关于惠州话(市内)的归属,语言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根据惠州话中存在某些近似粤语的因素而把它看作是粤方言的一种地方话;我和我们《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报告》编写组的同志们,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的记录,始终认为惠州话(市内)宜看作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客家话,从总体特征看,属于客家方言,但是某些语音现象有跟粤语相同之处(如有撮口韵y,y-等),这不妨看作是受粤语影响的结果。”惠州话越靠近操惠州粤台片客家话(惠阳话)的镇或与之混居的镇,其口音就越多粤台片客家话的特点,不妨可以看作这是语言相互影响的必然结果,一般相处过一段时间的情况下,惠州话跟粤台片客家话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交流。
惠州市流行着客家话和本地话两种方言。既然本地话也应划归客家话,那么就需要用不同的名称来区分它们:一种是老客家话(本地话),一种是新客家话(客家话)。 新客家话指由晚近移民带到惠州的客家话,粤化的程度相对较低;老客家话则指由早期客家移民带到惠州的客家话,已严重粤化。与离之千里与广州方言区千年隔绝的梅州大埔(东晋时期建县)、福建诏安、饶平客家话十分一样,而与梅县音客家话略有区别。处在方言临界区内的客话,则因受别的方言的影响,或多或少地吸收了一些原非已有的语言成分而发生了变异,例如惠州话就较多地吸收了粤方言的成分,兼有客、粤两种方言的特征,是受广府话影响较大的一个客家语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2-06
我发现惠州的方言部分地方的方言跟五邑方言就是江门市的方言非常的相似。
其实在汉语所有口音都是方言,只不过拿了普通话作为标准语言,其他的汉语的话,那么就是地方语言。
第3个回答  2018-03-25
其实惠州话的归属至今还没有定论。
惠州话的声调与邻近的、作为粤方言代表的广州话有许多重要的近同处。通过上面声调、声母、韵母的观察,可以看到惠州话的语音既有近同客家话的成份,又有近同于广州话的成份。两种方向的近同都是规则的现象。惠州话与广州话相近之处更多,因此,惠州话的语音略像广州话倾斜,与广州音近些,距客家话语音较远,在话语声音的语感上,尽管惠广之间同惠客之间有着差不多同样大的差距,但是惠州话与粤语四邑系的台山话却很相像。这一点也是值得注意的。惠州话略近于广州话之外,还从它与惠州话广州话及客家话那些较为特殊的基本词语423个的比较中得出结论说:“在惠州话和广州话里,它们涵意一致,语音形式近似或相同,充分表明了历史来源上的同一。这些特殊的基本词语,已占了惠州话、广州话常用词语中相当大的比例数,成为两种话的基本词汇特色的主要体现部分;它们的类别又很广,除了大多数是动、形、名性的单位之外,还有时间、副词、代词和量词。如此数量和性质的特殊基本词语的近同,对两个一般邻近的(非户相融合的,非一方包围另一方的)方言来说,不可能由搬借所造成。”当然,惠州话中也有一部分的词语与客家话相同。 惠州话的词缀和广州话的相当一致,不仅构词法体系,构形法体系也表明惠州话和广州话的极相近而和客家方言的距离感较远。惠州话有着和广州话大体一致的体范畴——有同样类别和语法意义内涵的‘体’,而且这些体的构形法成份又在语音形式上和广州话十分接近:而无论体的类别还是体的构形法的成份,都和客家话大不一样(只有小部分一致)。惠州话同广州话接近而与客家话疏远,它是一种粤方言可以没有疑问。大量特殊基本词语、大量语法成份和语法结构同广州话的一致和近似,不仅否定了惠州话属于客家话的可能,而且也排除了把惠州话看作一种不属粤方言和客家话的独立方言的可能性。
也有部分人认为,惠州话就是客家话,惠州话人是客家先民,尽管颇受质疑。[5]惠州属于东江客家文化亚区,惠州话应属于客家话语种。在古代,生活在惠州的是古越人。据史载,春秋、战国时期,惠州一带有个缚娄国,应为南越人的某个部落。前几年从博罗园洲梅花墩挖掘的春秋古墓群和罗阳横岭山挖掘大型西周——战国墓葬群中出土的文物可以佐证。当时的惠州人以土著居民和境外少数民族为主体,主要是畲人和瑶人。西汉以降,中原的汉人开始南迁;到了唐末,藩镇割据、战争频频,又一次引起汉民族的大迁移,汉人抵达闽、广;到了宋、元之际,更多的汉人进入岭南,定居于粤北和粤东,这些应当是客家先民。惠州地处东江中、下游,东江上游的寻乌水为粤、赣孔道,中原移民一部分由此南下,定居东江流域;另外,从福建汀江入韩江,溯梅江上源,可抵东江上游。唐末中原第二次移民,一部分由此而来,进入河源、惠州。宋代惠州的采冶业和陶瓷业很发达,从惠州市区东平出土的北宋窑址的遗留便是明证。虽然中原移民进入岭南先到粤北、粤东的南雄、梅州,再到东江流域,但惠州毕竟是东江客家文化亚区,居住者以中原移民为主,惠州话属于客家话语种无疑。惠州话经过变异、融合,已和粤东的各类客家话存在明显的差异。在社会交往中,各种方言都是互相影响、渗透和借用的。处在粤、客交界的惠州,与客家文化的策源地中原和客家文化核心区的梅州相隔较远,而与文化势能很强的广府为邻,又接受了潮汕文化和江西文化的影响,故其语言发生了变化。
                      ————《百度百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