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是什么

如题所述

清政府看到了禁烟的胜利,却没人能察觉英国在背后虎视眈眈,战争随着禁烟运动悄然而至。这之后,就有了许多事后诸葛抱怨林的禁烟方法太过激进,道光对林的看法也从“忠君爱国”变为了“误国误朕”,认为林是挑起鸦片战争的祸端。

当时正确的做法应是缓和与英国的关系,避免冲突,重整国家改革制度,才能有与英国较量的筹码。再以后来人的眼光审视这一结论,便会发现这是个悖论,

无论林则徐在禁烟中的手段多么合理,只要是动了英国人的奶酪,他们便会用武力抢回来,这便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精神。面对必然会爆发的战争,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越早越好,若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再晚二十年,就很难想象现在世界的格局了。

扩展资料

1838年,大臣黄爵滋的一份奏折引起了道光帝的注意。奏折中大声疾呼主张严禁鸦片,并提出了新的禁烟思路,将重心从严查贩烟转换为逮捕吸食鸦片的瘾君子。

可黄爵滋提议对一年未能戒烟的瘾君子判处杀头极刑,其中有许多技术性问题对于清政府来说难于实施,道光对此新奇提议也颇感踌躇,便将此奏折下发各地将军督抚,令他们“各抒几见“,得到的复折仅有少数赞同。

正在道光帝思忖之际,又收到了琦善的奏折,称在天津拿获鸦片13万两,这是禁烟以来查获最大的数量,琦善还奏明,这些鸦片都是从广东运来的。

至此,道光在愤怒之余,终于下定决心,再次使用老法子严查贩烟。所不同的是,道光已不再相信广东的地方官员,而是派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烟。

这之前,广东已有了百余年的禁烟历史,外商也早已习惯了中国官吏的手段,每次禁烟不过是中国官员变相的勒索敛财,所以鸦片屡禁不止,走私也越来越猖狂。林则徐到达后,采用了百余年未使用的方法,将禁烟的矛头直指居住在广州的外国商人。

1939年3月18日,林先是饬令行商让外国人缴纳藏在趸船内的万箱鸦片,英国人自是不肯,只是“礼节性”地交出了千余箱,便用各种手段推脱。3月24日,林下了最大的决心,关闭所有中外交易,封锁商馆,撤走仆役。

不到3日,外商便抵不住压力,上缴鸦片两万余箱,基本一网打尽。对于这史无前例的胜利,道光帝心里也是美滋滋,他批林的奏折说:“卿之忠君爱国皎然于域中化外矣。”

对于那些外国人,他们还是不相信林真的要禁烟,认为这次他发了大财。他们哪里能想到,办事认真的林为了防止鸦片焚烧后残余渗入土中,引得烟鬼掘土精炼,便在虎门海滩挑了两个池子,将烟土和石灰在水中搅拌,退潮后随浪入海,然后洗刷池底,不留涓滴。这便是虎门销烟的大致经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5
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而找的借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1-09
直接原因是林则徐虎门销烟引起英国不满而开战,根本原因是英国想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倾销工业品。
第3个回答  2015-02-26
因为销烟让英国大量鸦片消失
第4个回答  2013-09-06
因果关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