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男人是支柱,女人是灵魂?

如题所述

看电影《叶问》,感触最大的不是一代宗师的英雄气概,而是宗师的妻子对他的影响。由熊黛林扮演的张永成,彻底颠覆了我对这个“花瓶”的认识。由张永成喜欢上了熊黛林,熊黛林把张永成演了个入木三分。

张永成不高兴叶问跟人家比武,叶问就绑手绑脚。张永成派儿子说一句“爸爸,妈妈说再不出手,家里的东西都打烂啦!”叶问就立刻把前来挑衅的“金山找”打得狼狈不堪。后来,因为战争,家道中落,张永成再也穿不起绫罗绸缎,吃不上山珍海味,却是一次眉头都没皱过,哪怕米缸里只剩下零零星星几粒米,她照样对丈夫微笑。这对叶问来说,该是何等的安慰与鼓励。难怪他出去做苦力,自己饿着肚子也要省下半个烤红薯带回去给妻儿。

到了《叶问2》里,张永成的坚韧和包容更发挥得淋漓尽致。她挺着大肚子去打水;没有钱交房租,就不出声假装不在家;叶问要跟老外比武,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去外面住,让他专心练武;她独自生下孩子,然后听着收音机转播比赛,为丈夫加油。这一幕一幕画面勾勒出一个吃苦耐劳的女人伟大的爱的力量。即使物质条件差到极点,只要家里有这样的一位女人,有她的目光,有无条件的信任,家就是个完整的家,更幸福的家。

有女人在,家就不会散。女人是磁石,把丈夫、孩子紧紧聚成一体;女人又是港湾,无论外面狂风暴雨还是电闪雷鸣,一家人只要回到她的怀抱,心就不慌乱。女人笑了,全家人都开心。没有张永成,可能就没有叶问。

张永成是大家闺秀,纵使家道中落,一贫如洗,也没有丢开贤良淑德的品质,没有让困苦的生活磨钝了心智,变成斤斤计较市井小女人。这让我情不自禁就想到了《红楼梦》里的薛宝钗,先前的宝姐姐,后来的宝二奶奶。新婚之后没多久,刚刚品尝到少奶奶的滋味,丈夫宝玉就看破红尘离家当了和尚,甚至音信全无,她的后半生将会怎样?由此,很多人说薛宝钗的“下场”很惨,守活寡,还不如死了。但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认为。只要有名分在,宝钗就是那个家的女主人,那个家就是她的事业。守住这个家是那个年代的女人最崇高的事业,宝钗的苦何来?她早就感应出宝玉“不对”,但是,她有胆量面对这样的变故。宝玉玩失踪,全家上下都鸡飞狗跳,宝钗的痛心当然可以想见,但是她不慌乱,不外露,仍旧能稳稳当当照顾婆婆安慰其他人,这样的女人,是有内在、有力量的。

有时我想,宝玉的所谓“出家”,不过是他告别以往生活方式的一种隐喻罢了。宝玉的原型,不管是谁,终究是在父母妻子的劝说下,走上了他最不愿意走的那条经济仕途之路。因为他已经跟化做神仙的林妹妹告别了。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和宝钗生一堆孩子,然后当官,养活一家子,跟其他的男人别无两样。他不能死,只能在小说里寻求一个解脱。他还是这个家里最重要的男主人,而贤良淑德如宝钗者,才是这个家最合适的女主人。

小说里如此,我们的生活也应如此吧。如果二十来岁时只顾着小儿女之间的你情我愿、你爱我我爱你,那还是太狭隘、太自私了些。女孩到女人最关键的转变之一,就是不再把自己当成个体的人来要求,而是从“家”的观念出发,学着做管理一家子的女主人,精神领袖一般牵引着大家,呵护着大家。如果说男人是一个家的支柱,女人则是这个家的灵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