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秧歌要扭得浪扭得狂?

如题所述

大秧歌产生于何时,各地说法不一,有“大约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到清代已广为流行”的说法。史书记载,清康熙年间,东北就已经有了“上元日”(正月十五)办秧歌的习俗。据史料记载,在清军进军中原之前,满族就有秧歌舞,俗称“鞑子秧歌”。东北地区是一个满汉杂居的居住地,汉族秧歌直接影响到满族的歌舞表演形式,在鞑子秧歌中,不仅糅进了汉族秧歌的表演形式,同时还保持了满族民间文化特有的风格。满族每逢上元夜或遇有喜庆之日,“便官兵一致,军民一体,同行歌舞”。所以在东北农村每年春节都有办秧歌的习俗,从正月初六一直扭到正月十六,很受百姓欢迎。

大秧歌别有风情

东北大秧歌的风格,以火爆热烈、欢快奔放而著称。老百姓把秧歌扭得好称之为“扭得浪”,这表现了关东人的豪爽热情的民风和自娱自乐的群体性民间文艺表演的特色。大秧歌的曲牌非常丰富,据说当今十分红火的“二人转”中的音乐是从大秧歌的三百余种曲牌中借鉴而来的。

扭秧歌不分男女老少,着上盛装,摆动彩扇,几十人或数百人排成队列,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在大街小巷或广场尽情扭跳。其场面宏大,气氛热烈,花样翻新,令人陶醉。有些观众受其感染,竟加入队伍扭跳起来,很有意思。有些秧歌队由漂亮的姑娘扮成摆旱船的,由小伙子扮成老汉推车,由小孩扮成大头娃,由老汉扮成唐僧、猪八戒等人物,还有倒骑毛驴的、挑花篮的等,活灵活现,生动有趣。

东北农村秧歌又扭又唱,又叫“唱秧歌”;农村秧歌游屯串村,又叫“跑秧歌”;城镇秧歌光扭不唱,又叫“扭秧歌”。由于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高跷等形式,又多在一起配合演出,因此也有人把它们统称为“秧歌”。

那时的秧歌队全是男的,二人一小组,一个“上装”(扮女的,又叫“包头的”),一个“下装”(扮男的,又叫“逗丑的”),叫作“一副架”。四人一大组(两副架),叫“一棒鼓”。在秧歌队中“头棒鼓”“二棒鼓”“三棒鼓”……排列有序,每人都有固定的位置。头棒鼓是全队扭唱技艺最高的,二棒鼓次之,三棒鼓更次之。秧歌队的领头带队的戴文生巾,披斗篷,持折扇,只他一人没有“上装”搭配,故称“傻公子”,又叫“拉衫的”。秧歌队的排尾叫“老坐子”,也是一副架;“上装”是一个扮相刁泼的老太太,手拿两根棒棰,耳戴红辣椒;“下装”是一个扮相滑稽的老头,驼背,拄拐杖。秧歌队中也有扮故事中人物的。秧歌队规模大的六七十人,规模小的二三十人。

清代秧歌图

秧歌场有开场、搭顶叠、跑大场、压场、柳青场、清场,有卷白菜心、龙摆尾等。一般的扮相有头跷、二首、渔、樵、傻柱子、丑婆等。扮故事的有《水浒》的一百单八将,《镜花缘》中的百花仙子,《三国》《西游记》《白蛇传》《西厢记》《红楼梦》里的人物形象,等等。

秧歌的动作分类也不单调,舞步有前踢步、跳场、走场、跑场、踉跄、高跷、颤步,还有翻跟头、叠罗汉等高难动作。手势花样也多,有杨柳、单臂花、交替花、蝴蝶花、抖肩、甩、捅、点、抖等无穷无尽的花样。大秧歌要扭在腰眼上,全身关节要和谐。是稳中闹、闹中俏、俏中艮、艮中撩,女的要扭得浪,男的要扭得狂。秧歌队里还穿插着拜年歌。拜年歌是即兴编词儿,看到什么唱什么。词虽然土些,但都是贺喜吉利,吉祥如意的喜词。大秧歌的伴奏是高亢的唢呐,响亮的锣鼓钹,合奏的铿锵效果极佳,可以声传数里。

大秧歌的突出特点是扭。扭得浪,扭得狂,扭臀扭腰扭腕,抖手踢腿,蹦蹿跳跃,地道地手舞足蹈,放肆地狂扭,热闹、火爆。激烈的动作足以能表现出北方男女剽悍、热烈、坦荡、豪放、爽快、大气的性格,北方的农民就爱这热闹有趣的大秧歌。

跑旱船

传统的秧歌有讲究,舞时手中不能没家什。扇子、手绢、鼓鞭花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道具。舞队有不同类型,有高跷队、地蹦队、舞龙队、舞狮队、跑旱船队、花车队等,打头的叫“头跷”,披风持棒,次首的备马挂鞭叫“二鞭子”。头跷是总指挥,次首是助手。舞队只需看指挥的棒就知道此刻走什么步,走什么场。民国初年,沈阳大秧歌艺术有了进一步发展。据文献记载,当时“大抵前导者反穿皮袄,斜披串铃,手执长鞭,前行开路。继其后者为一参军,靴鞋袍褂,挎腰刀。继为沙公子,汉装文生,手执折扇。继为老叟,伛偻执杖。继为老妪,耳佩红椒,手持蒲扇。继则丑旦相匹偶,或十数卖膏药者殿其后,行列环形,错综歌舞,间以科陈白,鼓钹和之,或加鼓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