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考试都考什么?

如题所述


笔试分为两部分:文艺常识和影视作品分析,合卷考试,总时长为180分钟(含看片时间)。


1.文艺常识(60分)


(1)考试目的


主要考查学生文学艺术、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基本素养。


(2)考试内容


高中阶段所应该掌握的文学、影视、戏剧、戏曲、音乐、美术、舞蹈、生活等基本常识。试卷中各部分内容权重为:文学常识约占40%,影视常识约占40%,其它艺术及生活常识约占20%。


(3)考试形式


笔试,题型为选择题、判断题等。


(二)面试(140分)


面试主要为综合素质考查,包括自我介绍(含才艺展示)、读文评述、编导创意3个科目。


1.自我介绍(含才艺展示)(30分)


(1)考试目的


主要考查考生的外表气质、语言表达能力、艺术素养等。


(2)考试内容及形式


考生依据自身实际简要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但不能透露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学校,同时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并进行才艺展示。限时1分半钟。


2.读文评述(50分)


(1)考试目的


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核心问题的理性评点能力,以及临场心理素质等。


(2)考试内容及形式


考生现场抽题,准备3分钟,根据所抽取的材料现场朗读,并作即兴点评。限时2分钟。


3.编导创意(60分)


(1)考试目的


考查考生的创意思维和创作能力,尤其是创作和编写故事能力。


(2)考试内容及形式


考生从故事编讲(命题、三个词语的串词、续编等)、节目策划(新闻、谈话、娱乐、晚会等)、广告创意三类试题中自主选择一类题型,并从该类题型中随机抽取一道试题,准备3分钟,现场进行创作并讲述。限时2分半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14
一、自我介绍

考生通过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考号、籍贯、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内容,使得考官对自己有个全面、详细的了解,进而确定你是否符合所报专业所需的必备条件。考生可以提前准备一下自己自我介绍的方式,切忌内容空泛,没有特色,表达要自然流畅,忌过分抒情和宣扬自我梦想,态度要自然、谦卑、真诚。

二、影视作品评论

影视作品评论是电视编导专业考试的基本科目之一,以笔试文章写作的形式出现。考试现场会给考生放映一部电影或电影片段,在规定时间内对影视作品进行评论。在这个写作过程中,需要考生对影视作品进行鉴赏与评析,实质上是考查考生的视听语言、文艺常识等相关知识,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及分析能力。备考阶段需掌握评论原则和技巧,要增加自己的影片观看量,并多加练习。

三、特长展示

特长展示是很多编导艺考经常出现的一个环节,特长展示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考官对于考生的整体印象。特长展示指考生在最短时间内将自己的特性和与众不同的一面展示给考官,以赢得考官对考生艺术修养的了解。而大部分考生误以为特长展示即是吹、拉、弹、唱等基本特长,为此专门学习,殊不知多才多艺固然很好,但特长内容是极为广泛的,只要展现你比普通人更优秀的某一方面的技能或与众不同之处就可以。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特长,独特新颖,扬长避短,有创意。

四、电视节目分析

相对于电影作品,电视节目作品同样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艺术素养,考官主要通过此项考试,查看考生对于电视节目的主要构成和内容形式的综合识别、判断能力,以及对节目编排、节目设计方法的了解和把握能力。一般情况下,对三、四个小的方面进行讨论最佳,过少则难以支撑字数,过多则冗长而杂乱;就节目而言,三四个方面的特点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进行电视节目分析,包括以下几个角度:内容、结构、制作、主持人。在掌握理论和技巧的基础上,多练、多问、多思是写好电视节目分析的关键。

五、纪录片评论

如果影评是编导艺考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影评就是影评考试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和哲理性等。它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究竟如何,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大家可以根据这样的文章思路来写: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这样会比较调理有序。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和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进行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进而烘托气氛,阐述现实意义。
第2个回答  2019-08-30

    统考:语文常识、文学文艺常识、写作能力的综合考核(部分省份有面试)

    校考:①笔试:影评、编写故事、栏目分析、广告创意、散文写作、文学文艺常识                     ②面试:回答考官提问(文常基础知识、时事政治、整体文艺素养考核)、编写故事、辩论、小品表演、朗诵。

第3个回答  2019-01-10
自我介绍
考生通过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考号、籍贯、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内容,使得考官对自己有个全面、详细的了解,进而确定你是否符合所报专业所需的必备条件。考生可以提前准备一下自己自我介绍的方式,切忌内容空泛,没有特色,表达要自然流畅,忌过分抒情和宣扬自我梦想,态度要自然、谦卑、真诚。
影视作品评论
影视作品评论是电视编导专业考试的基本科目之一,以笔试文章写作的形式出现。考试现场会给考生放映一部电影或电影片段,在规定时间内对影视作品进行评论。在这个写作过程中,需要考生对影视作品进行鉴赏与评析,实质上是考查考生的视听语言、文艺常识等相关知识,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及分析能力。备考阶段需掌握评论原则和技巧,要增加自己的影片观看量,并多加练习。
电视节目分析
相对于电影作品,电视节目作品同样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艺术素养,考官主要通过此项考试,查看考生对于电视节目的主要构成和内容形式的综合识别、判断能力,以及对节目编排、节目设计方法的了解和把握能力。
一般情况下,对三、四个小的方面进行讨论最佳,过少则难以支撑字数,过多则冗长而杂乱;就节目而言,三四个方面的特点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进行电视节目分析,包括以下几个角度:内容、结构、制作、主持人。在掌握理论和技巧的基础上,多练、多问、多思是写好电视节目分析的关键。
纪录片评论
关于电视纪录片,可以分为表现原生态生活的纪录片(比如《藏北家人》等)和表现文化的纪录片(比如《苏园六记》等),前者在分析的时候除了通常涉及到的节目(题材、内容等)的价值和意义、节目的线索结构外,重点是通过对长镜头、同期声等的分析去揭示它如何达到真实;而后者则更多的是通过精美的画面、表现蒙太奇、解说词、声画关系等让观众沉浸于其所具有的文化蕴涵中。
如果影评是编导考试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影评就是影评考试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
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和哲理性等。它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究竟如何,前提必须是真实的。
大家可以根据这样的文章思路来写: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这样会比较调理有序。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和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进行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进而烘托气氛,阐述现实意义。
文艺常识
文艺常识的考试形式通常有两种:面试和笔试。这一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不一定要有多专深,但必须要广博。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积累很重要。电视编导归属于新闻传播的大范畴,因此从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新闻敏感性以及时事判断和评判能力。
作为未来的电视工作者,对当前的电视节目也应该比较熟悉,对一些热点栏目、热点事件要保持兴趣和关注度。题库当中一般都会安排一些电视节目评述,包括每年的春晚、各种热播栏目、一些资深的重要栏目,以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事件,这些都会被设计成题目让考生谈感受、挑毛病、提建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