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小学生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如题所述

确立正确的作文教学理念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
作,不是创作。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作文
一点也不神秘,只要会说话,会写字,就能写文章。高玉宝、高尔基等人没
上过多少学,却写出了著名的作品,便是证明。“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
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
饰,而是生活本身。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
目”,它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不
会要求过高、急于求成,就不会让所有学生的习作向“优秀作文”看齐,揠
苗助长。
2、重视激发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兴趣是最好的
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
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从
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
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
而不再是负担。各年段教师,都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并想方设法将
习作兴趣长久地保持。这是教师要花心思的经常要做的工作。
3、明确求真、立诚是最重要的作文要求。求真,就是习作要“有真
意”,说真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成人话;立诚,就是“诚实
地说自己的话”,老老实实,实事求是。“诚于中”才能“形于外”。为人
真诚,才能说真话,吐真情。这既是作文的问题,又是做人的问题。我们要
通过作文教学,既教作文,又教做人,既不断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又重视
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对小学生来说,作文要做到求真、立诚,就要有作文内
容。作文的源头活水是充实的、鲜活的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活水来。”要想习作不胡编乱造,不搞“五子登科”——动辄就是推车子、
抱孩子、领瞎子、捡票子、让位子,就得有生活,投入现实生活,开源活
流,就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有所发现——世界上
不缺少美好的事物,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的眼睛。
4、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形成靠训练。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
讲文章作法是无济于事的。一定要勤动笔,少束缚,要放手让学生写,用自
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要把练笔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
各科学习之中、日常生活之中,只靠每学期几次习作,是不可能形成很强的
作文能力的。作文还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靠历练。当种种好的习作习惯
一旦养成,必然具有很强的作文能力。因此,教师要把习惯培养作为作文教
学的重要任务,贯穿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各个年级的教师根据年段要求,
注重落实以下习惯的养成:勤于观察体验的习惯,积累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
的习惯,想清楚再写的习惯,勤于读书、乐于动笔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
习惯,规范、工整书写的习惯。
5、确立“写作基于阅读”的思想。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阅读
是写作的基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一是说,“怎样写”,大多是从
阅读中悟到的,凭借课文这一个个例子,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既不断熟练
阅读的技巧,又不断习得作文的技巧。就写论写,往往捉襟见肘,以读促

写,才能海阔天空。二是说,“厚积才能薄发”。既要加强和改进阅读教

学,重视读中悟写,读中学写,体现读写结合;又要加强课外阅读,好读

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加文化和语言

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大量阅读,必能促进作文

能力的提高。

总之,作文教学要体现快乐作文、放胆作文、生活作文、个性化作文

等理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0
对于刚刚会写字,学会看图写话的孩子,怎样才能写出比较流畅的作文呢?通过这次国培以及自己的教育经验,还有其他老师的意见,我把如何写好小学三年级作文的几点建议总结一下:
  一、注重兴趣写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这个可以通过老师给孩子写的作文打高分来激励孩子写作,或是在班上阅读较好作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重视积累写作。小学生语言的积累主要来源于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指导。养成让孩子在阅读时采用脑记和笔记的方式把优秀的句子记下来的习惯,读和写相结和。也就是我们在作文时一定要有话可说,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所以我们一定要大量阅读课外书,最好每天读30分钟的课外书,比如《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十万个为什么》等。
  三、要真实写作。写作文时一定要说真话,不能说大话,假话。为人真诚,才能说真话,吐真情,这既是作文的问题也是做人的问题。小学生作文要做到有真意,需要在生活中找材料,所以一定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
  四、勤练习写作。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形成靠的是训练。要写好作文一定要勤动笔,把想到的、听到的好句子或片段马上记下来,然后整理成篇。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让学生写日记的形式把写作文当成习惯。
  总之,作文教学要体现快乐作文、放胆作文、生活作文、个性化作文等理念。
第2个回答  2019-07-16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作文一点也不神秘,只要会说话,会写字,就能写文章。高玉宝、高尔基等人没上过多少学,却写出了著名的作品,便是证明。“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它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不会要求过高、急于求成,就不会让所有学生的习作向“优秀作文”看齐,揠苗助长。
2、重视激发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各年段教师,都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并想方设法将习作兴趣长久地保持。这是教师要花心思的经常要做的工作。
3、明确求真、立诚是最重要的作文要求。求真,就是习作要“有真意”,说真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成人话;立诚,就是“诚实地说自己的话”,老老实实,实事求是。“诚于中”才能“形于外”。为人真诚,才能说真话,吐真情。这既是作文的问题,又是做人的问题。我们要通过作文教学,既教作文,又教做人,既不断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又重视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对小学生来说,作文要做到求真、立诚,就要有作文内容。作文的源头活水是充实的、鲜活的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习作不胡编乱造,不搞“五子登科”——动辄就是推车子、抱孩子、领瞎子、捡票子、让位子,就得有生活,投入现实生活,开源活流,就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有所发现——世界上不缺少美好的事物,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的眼睛。
第3个回答  2019-06-21
1.细观察。细致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金钥匙。只有仔细地观察,才能从生活现象的矿藏中发现碎金璞玉,于泥沙混杂中攫取闪光的宝物。

2.多阅读。广泛阅读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条件。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多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强调既要多读,又要选择地读,更要读进去,理解所读文章的结构技艺,语言特点”等。

我读书、学习、积累知识一般是用快速阅读法,这里说的快速阅读不是简单地阅读速度快,跟略读、跳读扫读等有着本质的区别。快速阅读是一种科学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快速阅读不仅体现在阅读速度的高效上,更是理解的高效:对抓住文章段落的脉络和重点有非常好的作用,帮助我们对文章做整理、分析和归纳。掌握速读记忆之后,可以把阅读效率提高很多倍,无论是阅读素材积累还是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的,特别是对于时间紧张的高中生来说,非常有必要练习提高一下。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我自己用的是这个。

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中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是非常必要的,阅读从大的作用来说,滋养着人的心田,提高自我修养,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终生收益,从小的方面来说,中学生阅读可以增加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尤其对于写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常练笔。经常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要想入作文的大门,并求得不断进步,更重要的是多练。谚语说的好:“文章读十篇,不如写一篇。”这就道出了作文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写日记是一种有效的练笔方式,天天坚持写日记,以后作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