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què)之长风”中有哪三个人物?求这三个人的个人简介!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què)之长风”中有哪三个人物?请给出三人简介,谢谢咯、、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què)之长风”中的三个人物分别是终军、班超和宗悫,对应事件分别是终军请缨、班超投笔从戎、宗悫长风破浪。

人物简介:

1、终军

终军,字子云,西汉济南人。西汉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少好学。18岁被选为博士弟子,受到汉武帝赏识,封“谒者给事中”,后擢升谏大夫。他曾先后成功出使匈奴、南越。战前“请缨”的典故就是出自他出使南越的故事。

元鼎五年,年仅二十余岁的终军被南越相吕嘉杀害,时人称为“终童”。据《济南府志》载,终军死后归葬济南。

2、班超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

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

永元十二年(100年),班超因年迈请求回国。永元十四年(102年),抵达洛阳,被拜为射声校尉。不久后便病逝,年七十一。死后葬于洛阳邙山之上。

3、宗悫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人,东晋书画家宗炳之侄,南朝宋名将。宗悫早年效力于江夏王刘义恭,官至江夏王国上军将军,后以振武将军之职随征林邑国,升任随郡太守,又参与平定雍州蛮之乱。

文帝遇弑后,宗悫参与拥立武陵王刘骏为帝,随其讨平元凶刘劭,升任左卫将军,封洮阳县侯。后历镇广州、豫州等地,先后平定南郡王刘义宣、竟陵王刘诞的叛乱,官至安西将军、雍州刺史。

永光元年(465年),宗悫在雍州病逝,追赠征西将军,谥号肃侯。

扩展资料

三位人物的代表性历史事迹

1、终军请缨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西汉武帝朝,南越(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割据政权尚未完全归附,终军自请出使南越,表示“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我希望得到一根长绳子,一定捆住南越王把他弄到朝廷来。)

至南越后,他说服南越王臣服汉朝,但南越丞相吕嘉极力反对,发兵攻杀南越王及汉使者,终军亦被杀。死时年仅20余岁,世人称之为“终童”。后以此典故指主动担当重任,建功报国。

2、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在为官府抄写文书时,每日伏案挥毫,常停下来扔下笔叹息说:“我身为大丈夫,尽管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该学学在国外建功立业的傅介子和张骞来封侯晋爵,怎么能够老是干这笔墨营生呢?”旁人都嘲笑他,班超却说:“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后以“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

3、宗悫长风破浪

出自《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

译文:南朝宋国著名将领宗悫年纪还小时,他的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终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终军请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班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宗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风破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终军(?—前112)字子云,今历城仲宫人,西汉著名政治家、外交家。终军18岁被选为博士弟子,受到汉武帝赏识,封谒者给事中,参与朝政,后擢升谏大夫。
终军在维护中央集权,制止诸侯割据,抵御外族侵扰等方面,都有成就,他又曾先后成功出使匈奴、南越。当时的南越指居住在广东、广西一带的少数民族,秦末,南越郡龙川令赵佗乘农民战争之机,起兵攻占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汉朝建立后,南越同汉朝的关系时好时
坏。终军出使南越前,曾请求汉武帝赐给他“长缨”,如果南越王不肯归顺汉朝,就用长缨活捉南越王,从此,终军弱冠请缨的故事便成为历史佳话,“请缨”也成为投军报国的代称。终军到南越后,慷慨陈辞,据理力争,终于使南越王答应归顺汉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年仅20余岁的终军被南越相吕嘉杀害,时人称为“终童”。据《济南府志》载,终军死后归葬济南。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出生在文仕家庭,他是汉代史学家班彪之子、《汉书》的编撰者班固之弟,三人合称“三班”。但班超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他投笔从戎,加入到了汉朝稳固边疆的事业中去,成为东汉名将。公元74年,怀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抱负,班超被派遣到罗布泊西南的鄯善国,发现那里的匈奴使者试图鼓动那里的国王背叛汉朝,故乘夜纵火烧匈奴使者的营帐,对匈奴使者进行突袭,把匈奴使者杀死。班超次日将这个匈奴人的首级展示予鄯善王,对鄯善王加以游说,使鄯善国归顺汉室。在于阗国,班超诱一名巫师前来取马,然后怒斩该巫师,该巫师左右于阗朝政,对班超态度冷淡,又试图劝于阗王与匈奴人结盟。班超甚至曾经带领36人的一支小军队,推翻龟兹国在疏勒国所立的傀儡政权,重立疏勒故王兄长之子为王,建立新的亲汉政权,也是在这一战中班超留下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千古名句。通过这类强力的手段,多次协助西域各国抵抗匈奴以及亲匈奴国家的入侵,塔里木盆地的首领们,合共五十多国纷纷与汉朝结盟。班超在西域长驻了三十多年,在他回到汉朝后拜为射声校尉,两个月旋即病逝。在班超的努力下,塔里木盆地的统治权又归到了汉朝,再现了一百年前汉宣帝的辉煌。但接管的任尚却在短短数年内就撤守西域。但匈奴人也同样在开展类似的行动,推翻亲汉的政权,与新政权结盟。这样不断地反复,一直到20年后,班超之子班勇才把匈奴赶走。
宗悫字元干,南阳人。叔父宗炳,性格孤傲清高不愿做官。宗悫少年时,宗炳问他的志向是什么,宗悫说:“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宗炳说:“你如果不能获得荣华富贵,就败坏我们家族了。”哥哥宗泌娶妻,才刚过门,当晚就遭强盗抢劫。宗悫这时十四岁,挺身而出抗拒盗贼,盗贼十多人都败退逃散,没能进屋。当时天下太平无事,士大夫都以创作文章和赏析义理为自己的事业。宗炳向来有高尚的节操,他的儿子侄儿们都喜欢读书,独有宗悫纵任意气喜欢武艺,因此得不到家乡人的称赞。
江夏王刘义恭任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宗悫随同义恭镇守广陵。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征伐林邑,宗悫自告奋勇请求参加战斗。刘义恭向文帝推举宗悫说他有胆量和勇力,于是任命为振武将军,作为安西参军萧景宪的副将,随同交州刺史檀和之围攻区粟城。林邑派大将范毗沙达前来营救区粟,檀和之派一支偏军抵挡,被敌打败。又派宗悫前往,宗悫分兵几路,放下军旗悄然无声地前进,一下子就攻破了敌军,占领区粟城,进入象浦。林邑王范阳迈调动全国兵力前来抵抗,把铠甲披在大象身上武装起来,象群进入阵地前后没有边际,宋军不能抵挡。宗悫说:“我听说狮子能威慑镇服一切兽类。”于是仿制狮子的形状,与大象相抗,大象果然惊恐奔散,敌军人马因此溃败逃散,于是攻服林邑。收取林邑奇珍异宝及其他各种物品,多得数不清。宗悫自己一点也没有要,除随身携带的衣物木梳篦子等物外一无所有,文帝十分赞赏他。 - 元嘉三十年(453),孝武帝刘骏讨伐刘劭,以宗悫为南中郎咨议参军,兼领中兵。孝武帝即位,任命他为左卫将军,进封洮阳侯。孝建年间,不断升官为豫州刺史,监五州诸军事。早先,同乡人庾业,家境十分富足用度奢侈,用一大桌子的菜肴招待宾客,而宗悫到来就摆上酸咸菜和小米饭,对客人说:“宗悫是军人,习惯于吃粗糙的饭食。”宗悫吃饱后就离去。这时庾业为宗悫的长史,出任梁郡太守,宗悫对他很厚道,不把以前的事放在心上。 大明三年(459),竟陵王刘诞占据广陵谋反,宗悫上表请求带兵征讨,骑着传送公文的马急速到都城,当面接受皇帝指示,皇上停下车驾对他慰问勉励了一番,宗悫耸身跳跃数十下,跳跃时左顾右盼气度豪放威严,皇上赞扬他的健壮。到出兵时,隶属于车骑大将军沈庆之部下。起初,刘诞哄骗部下说:“宗悫是帮助我的。”及至宗悫来到,骑在马上绕城急驰高呼说:“我就是宗悫。”事情平定后,入朝任左卫将军。大明五年(461),随从皇上打猎不慎从马上摔下来,脚被折伤不能上朝值班,皇上任他为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宗悫有好牛,符合进贡皇上的条件,官府去买,他却不卖,因此获罪被免去官职。第二年(462),恢复原职。前废帝刘子业即位(465),任命宗悫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衔。这年宗悫死。朝廷追赠为征西将军,加谥号为肃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05
终军、班超、宗悫 在这个名句中,涉及三个典故:投笔从戎(班超)、长风破浪(宗悫)、请缨(终军)。
  1.投笔从戎
  《后汉书 �6�1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尤当效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乎?’”班超的父亲班彪,哥哥班固,姐姐班昭(“曹大家”)都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班超最初在官府中从事抄写工作,他从军以后,被任命为假马司,受到大将军窦固的赏识。公元94年,在窦固的推荐下,班超出使西域,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使西域全境统一于东汉。班超因功被封为定远侯,历史上称他为“班定远”。 后人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和班超有关的典故还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历艰险,就不能获得成功)。
  2.长风破浪
  《宋书 �6�1宗悫传》:“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唐�6�1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现比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也形容事业迅速地向前发展。也作“乘风破浪”。
  3.请缨
  《汉书 �6�1终军传》:“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终军说服了南越王,但丞相吕嘉不想归顺,领兵攻击杀死了南越王,终军作为汉朝的使者,同时遇害。终军是汉武帝时的名臣,死时才二十多岁,所以人们称他为“终童”。唐人胡宿有诗赞道:“望气竟能知老子,弃繻何不识终童。”后用来指请求杀敌或请求给予任务。
第3个回答  2023-06-23
这句话中出现了三个人物,分别是终军、宗悫和岳飞。
终军(前140年-前112年),字子云,泰山郡南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西汉时期官员、名士,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灭亡后迁居济北郡的子孙。他在青年时代就以“掉三寸之舌,必取贵臣而相”的才辩而知名。
宗悫(425-465年),字元干,南阳涅阳(今河南南阳)人,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将领。他少时,叔父宗炳问其志向,宗悫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少时受业于孔冲,日以义理为先,善《周易》《毛诗》。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