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和李显为什么都当过2次皇帝?

如题所述

李显为唐高宗李治第七子,原名李哲,李旦为唐高宗李治第八子。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在洛阳驾崩后,按高宗遗诏,当时的皇太子李显柩前即位,成为皇帝,武则天摄政。

光宅元年(684年),武后临朝称制,李显被废为庐陵王,李旦被武则天立为皇帝,实则为傀儡,软禁宫中,而后武则天自立为皇帝,李旦被废。

武则天晚年决定将皇位还与李家,李显又重新坐上了太子的宝座,公元705年正月,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联合其他大臣以及羽林军将领,率领五百精兵进行兵谏。此时的武则天明白大局已定,只好同意让李显复位,不久,武则天病逝,由此李显第二次成为皇帝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和李裹儿合谋下毒暴毙身亡,终年55岁。同月中宗幼子温王李重茂被立为帝(史称唐殇帝),改元“唐隆”,由韦后临朝称制,欲重演武后故事。同年六月,李旦三子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其姑太平公主,交结禁军诸将葛福顺、陈玄礼等,以兵诛韦后、安乐公主并诸韦、武等。史称唐隆政变。乃废少帝,奉其父相李旦复位,是为唐睿宗,至此李旦第二次成为皇帝。

拓展资料:

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又称神龙革命、五王政变,是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逼迫女皇帝武则天退位,复辟唐朝的事件。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联络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左羽林将军李兴宗等,力图拥立李显为君,诬称武则天男宠——麟台监张易之、司仆卿张昌宗谋反,率领禁军诛杀张易之、张昌宗,随即包围长生殿,逼迫武则天退位。

次日,武则天命太子李显为监国。第三天,禅让。第四天,李显正式复位。二月初四(3月3日),复国号为唐,武周朝廷终结,因为有改朝换代的因素,所以称之为革命。

唐中宗打击五大功臣的时候,先封他们为郡王,削夺他们的宰相权力:崔玄暐,博陵郡王;张柬之,封为汉阳郡王;敬晖,平阳郡王;桓彦范,扶阳郡王;袁恕己,南阳郡王。所以神龙政变,又称五王政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7

他们兄弟先后当了皇帝,又被武则天废掉自立为大周皇帝。但武则天晚年,两个儿子又复辟了。

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五日,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

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复位。

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扩展资料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陇西成纪人,656年出生于长安。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其在位时间分别是:
唐中宗李显(683~684年在位)
唐睿宗李旦(684~690年在位)
武则天(690~705年在位)
唐中宗李显(705~710年复位)
唐睿宗李旦(710~712年复位)

参考资料:李显--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3

李显和李旦他们兄弟先后当了皇帝,当了皇上后又先后被武则天废掉,武则天自立为大周皇帝。但武则天晚年,两个儿子又复辟了。他们两个的在位时间分别是: 

1、唐中宗李显(683~684年在位) 

2、唐睿宗李旦(684~690年在位) 

3、唐中宗李显(705~710年复位)

4、唐睿宗李旦(710~712年复位)

扩展资料

一、李显的两次登基

1、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死,李显于同月甲子日继承皇帝位。

2、神龙元年(705年)2月20日,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逼迫女皇帝武则天退位,次日,武则天命太子李显为监国。第三天,禅让。第四天,李显正式复位。

二、李旦的两次登基

1、嗣圣元年(684年),武则天废皇帝李显为庐陵王,改立李旦为皇帝,并临朝称制,裁决一切政事。

2、景龙四年(710年)六月二十四日,李旦在太极殿登基,第二次即位为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09
中宗李显1年683年12月—684年2月、睿宗1年684年2月7日—690、皇后武瞾、大周皇帝武瞾、中宗、睿宗
高宗死后不久,武后成为皇太后,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因为中宗与武太后不合,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平定了李敬业领导的反叛后,武太后在天授元年(690年)废睿宗帝号,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周,迁都洛阳(号称神都),称「圣神皇帝」。699年,武则天将李显重新立为太子。705年,迫於大臣和将军的威胁,武则天将皇帝位传给李显。李显恢复唐为国号。710年李显为爱女安乐公主毒死。景云元年(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六月初七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为帝,改元“唐隆”。李重茂即位不足一个月,睿宗的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妹妹太平公主等结合禁军将领,拥兵入宫,将韦后诛杀,廿四日李重茂逊位,睿宗重新登基。

唐朝历代皇帝中应当有唐中宗,李显和李旦是武则天的儿子,他们兄弟先后当了皇帝,又被武则天废掉自立为大周皇帝。但武则天晚年,两个儿子又复辟了。其在位时间分别是:
唐中宗李显(683~684年在位)
唐睿宗李旦(684~690年在位)
武则天(690~705年在位)
唐中宗李显(705~710年复位)
唐睿宗李旦(710~712年复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6-03

李显和李旦是兄弟关系,两人相差六岁。李显和李旦都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李显在太子李贤被废后成为储君,683年继位,史称唐中宗,两次党政,最后因病逝世,而李旦也是两次当政,史称唐睿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