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你知道多少??

如题所述

我所知道的西塘 乌镇 南浔 龙门 郭洞 俞源 诸葛村 新叶 三门源 廿八都 绍兴 安昌 溪口 前童 楠溪江 岩头村 芙蓉村 苍坡村 蓬溪村 林坑 皤滩 临海 石塘 碗窑 泰顺 大济 西安城墙 钟楼,昭陵 乾陵 桥陵 泰陵 建陵 景陵 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章怀太子墓 大雁塔 小雁塔 同里 周庄 木渎 用直 光福 锦溪 沙溪 故宫(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皇宫。故宫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有宫殿建筑9000多间,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故宫布局) 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
  (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约5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头雕以云龙云凤图案,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上挂“正大光明”匾,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太和殿红墙黄瓦、朱楹金扉,在阳光下金碧辉煌,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
  (中和殿) 中和殿是故宫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后。平面呈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形体壮丽,建筑精巧。
  (保和殿) 保和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平面长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建筑装修与彩绘十分精细绚丽。
  (乾清宫) 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
  (交泰殿) 交泰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其建于明代,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攒尖,镀金宝顶,龙凤纹饰的方形殿。明、清时,该殿是皇后生日举办寿庆活动的地方。清代皇后去祭先蚕坛前,需至此检查祭典仪式的准备情况。 坤宁宫在故宫“内庭”最后面。明时为皇后住所。清代改为祭神场所。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 平遥古城 天坛 苏州园林 龚滩 龙潭 西沱 偏岩 磁器口 塘河 中山 松既 涞滩 双江 路孔 宁厂 尧坝 福宝 仙市 龙华 罗泉 铁佛 云顶寨 柳江 夹江 罗城 金山 李庄 江安夕佳山 黄龙溪 洛带 大邑刘氏庄 阆中 青林口 平乐 上里 桃坪羌寨 丹巴 德格 张飞庙 挑园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5
浙江 25个古村镇:西塘 乌镇 南浔 龙门 郭洞 俞源 诸葛村 新叶 三门源 廿八都 绍兴 安昌 溪口 前童 楠溪江 岩头村 芙蓉村 苍坡村 蓬溪村 林坑 皤滩 临海 石塘 碗窑 泰顺 大济

江苏 7个古村镇:同里 周庄 木渎 用直 光福 锦溪 沙溪

上海 2个古村镇 :朱家角 金泽镇

四川:尧坝 福宝 仙市 龙华 罗泉 铁佛 云顶寨 柳江 夹江 罗城 金山 李庄
江安夕佳山 黄龙溪 洛带 大邑刘氏庄园 阆中 青林口 平乐 上里 桃坪羌寨 丹巴 德格

重庆:龚滩 龙潭 西沱 偏岩 磁器口 塘河 中山 松既 涞滩 双江 路孔 宁厂 等等
第2个回答  2013-09-05
中国古建筑泛指近代西方文明决定性地影响中华文明之前,在中国古文化主导下产生的建筑物、构筑物、建筑方法和相关体制。中国古建筑的影响范围遍及半个亚洲和众多少数民族地区,在世界建筑历史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不少汉字就借用两坡定的建筑形象来造字,现代汉字中偏旁部首中的“宝盖头”就是建筑形象的直接表现。相对于西方文明,中国的古建筑充分发挥的木材这种建筑材料的优势,以四角起翘的大屋顶和斗拱为象征;同时,沿着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绵延几千公里,从战国时代就开始修筑的长城,在失去了防御北方游牧蛮族的历史作用之后,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当代建筑领域里,把使用木材和传统施工方法,按照传统样式建成的建筑叫做“古建”;把使用混凝土或者钢材或其他建筑材料,并且使用现代建筑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模仿古建筑形式的建筑叫“仿古建”。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木材的易腐蚀性和易燃性造成了建筑保存年代不能久远的现象,目前所知保存下来的最久远的地上建筑是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年代是公元782年,此殿很小,甚至只能代表唐代建筑的一般水平。赫赫有名的秦朝阿房宫、唐朝大明宫等辉煌的历史建筑已经只剩下一些难以辨认的土台。相比于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遗迹,多少气象万千的中国古建筑和古建筑群,只能存在于每个人自己在脑海中的重新建构了。
  中国历史上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也促成了古建筑风格的流变,例如随着佛教文化的引入和传播,宝塔建筑发展成为古建筑中的一大门类;石窟建筑甚至成为中国古典艺术的“保鲜柜”。
  “凡是侵略我们的,最终都成了汉人”--中国古建筑依托连绵不绝的传统中国文化,在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得到了流传和发展,蒙古人的元朝促进和发展了中国的古建筑,满人的清朝也发展了中国的古建筑。近代随着西方建筑技术的传入,还产生了南京中山陵这样的古建筑传统的高潮。也只是在西方的建筑学传来之后,我们才开始了有科学支撑的古建筑研究和古建筑创造。
  《中国古代建筑史》是目前权威的中国古建筑方面的综合性书籍,这本书的编委中有几乎所有建国以来中国建筑界的顶级学者,包括梁思成、刘敦桢等。东南大学潘谷西教授写的大学教材《中国建筑史》也是了解中国古建筑的不错书籍。
  中国的古代城市都可以称为是“平面城市”,这样的城市结构已经明显不适于当今中国的实际需要,所以现在古建筑的影响力下降了。古建和仿古建大多见于公园和风景区,然而只要中国传统文化在吸收西方的科学知识,在继续发展,那么也有理由相信中国古建筑会在现代科学技术筑就的更加广阔的平台上大放异彩。
  杰出范例:
  故宫、平遥古城、天坛、苏州园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