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这句话出自 西湖的绿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绿色进入眼中的方式运用(扑)这个动作,来表现出来,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让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绿意的盎然。

原文: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 ,浓极了。

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

亭旁溪水铮淙,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子中显得分外好看。

此文出自《西湖的绿》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西湖的绿》这篇课文描写内容以绿为主。课文着重写了灵隐、苏堤、花港三处景点绿的特点,文中作者用了近20个“绿”字,酣畅淋漓地揭示了西湖山水的青春与活力。

《西湖的绿》记叙的是作者第四次来到杭州,游玩于西湖,欣赏西湖柔美可爱、秀丽迷人的风景"深深领略了西湖的“绿’让作者流连忘返,念念不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24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子把绿色进入眼中的方式运用(扑)这个动作,生动而又形象,让人非常有代入感。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拟人句的作用

1、把对象拟人化能使读者对此物的形态更加了解。

2、增强文章的文采,使读者对文章产生兴趣和深厚的印象。

3、最重要的是使物体更加生动形象。

4、将本体的特点更加清晰明了地表现出来。

5、拟人句能增强语言的美感、表现力,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05
满眼都是绿色,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绿的。运用了通感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满眼都是绿色,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绿的。
第3个回答  2013-09-05
我认为是拟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满眼都是绿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