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的孩子脾气很大,怎么办?

如题所述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宝宝为什么脾气大
脾气大是源于正常的情绪反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发脾气是种心理需求的表现。婴幼儿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正确与否的认识,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进行理性的分析再做出行动的决定,都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尽管这些事物往往是对他不宜、不利,或者是有害的。因此,当宝宝遇到挫折或是不舒服的时候,很自然的就通过发脾气来表达,比如摔东西或是拉妈妈的头发。但是这样的行为只能是偶尔出现的情况,并不能作为宝宝惯有的一种习惯。
1岁宝宝发脾气是独立意识的一种体现,这一点非常关键。您不妨对宝宝的内心世界再多些了解,以便更好地面对与处理问题。宝宝1岁以内,走路和说话等独立技能还不能掌握得很好,需要依赖父母获得满足,这时他会表现得听话、顺从,目的是获得情感上的安全。但到1岁以后宝宝普遍存在一个心理成长过程,其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发脾气、摔玩具,不高兴还会打人。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的,因为这是孩子在心理上的第一个反抗期,是几乎所有的宝宝在这个时期都会必经的一个成长过程。只是有些宝宝表现的明显,有些不明显而已。
如何应对宝宝的小牛脾气
安抚情绪后再对症下“药”
面对宝宝的小牛脾气,爸爸妈妈首先要尽量理解他们,然后再了解孩子的想法,着手分析宝宝为什么会发脾气,对症下“药”。
孩子发脾气时最需要的是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包容。爸爸妈妈应该先安抚孩子的心灵,让他(她)冷静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找出发脾气的原因。把事情的本质找出来,然后再耐心地教他怎么做,分析不对的地方。在宝宝的情绪得到了安慰后讲道理,比一遇到问题就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
一、移情教育。所谓的移情教育就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要做好典范作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让宝宝体验小朋友拿到最小苹果时的心情。移情教育能让宝宝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变得更友好,更谦让。
二、阳性强化法。阳性强化法认为在一种行为之后马上给予奖赏强化,这种行为就会增强。当孩子关心别人做出谦让的时候,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认同宝宝的表现。采取多赞扬的方法,让他体验其中的快乐。
三、消退法。消退法是对某些强化不良行为的因素予以消除,以达到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当爸爸妈妈发现宝宝脾气暴躁时,要多和幼儿园的老师沟通,以便找出宝宝叛逆举动的原因,尽早消除。对宝宝的不良行为要及时提出批评,并可以采取措施,教育宝宝学会如何处理矛盾的方法。
用冷处理让宝宝学会自我控制
当宝宝首次出现无理行为时,爸爸妈妈就不应妥协,更不要一出现问题就用买玩具或买吃的东西来买“和平”。宝宝从无知到有知,到完全认识,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爸爸妈妈应该保持一种明理是非的态度去教育,让宝宝逐渐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哪些事情必须由家长来决定,哪些事情可以由自己决定,哪些事情可以和家长共同协商决定。
当宝宝无理取闹时,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法。适当强制性地让他休息片刻、换种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给予一个轻柔的暗示、暂时的冷落,可能会产生效果。久而久之,宝宝就知道发脾气的方法没有效果了,就会停止用该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后在爸爸妈妈的耐心教导下,再慢慢地学会自我控制情绪。
大人都会任性、乱发脾气了,何况是小孩。发脾气从发展学上来说是“合理”的,是成长中的一部分,没有(或很少有)孩子没有发过脾气的。它和先天的气质也有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发起脾气来比别的孩子大的缘故了。
爱发脾气是孩子在1岁前后出现的现象,一旦不如意,便会“动肝火”,有时候还会冲着自己。发脾气高峰在两到三岁,这和他们的自我意识地初步形成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限性有关。孩子有自己的主张,又不能很好地表达,同时这个年龄孩子的父母又要开始规范他们的行为,我们称之为社会化。在这个时期父母和孩子很容易陷入突出,父母一方面要尊重和满足孩子的需要和感受。另一方面要小心地选择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方式来规范和纠正他们的行为。一般这种现象会延续到四到五岁,以后会好一些。孩子发脾气并不说明他们“坏”,他们正在做着他们这个年龄要做的事。
细数孩子发脾气的6大原因
  1、过分溺爱。父母如果溺爱孩子,任其为所欲为,有求必应,孩子就会倾向利用父母的失败,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种放纵失教的情形,会养成他们的暴躁性格。
  2、遭受挫折。挫折感也是孩子发脾气、哭闹的主因之一。两岁的孩子成长得很快,有一种强烈的想自立、想“掌握”事情的愿望,却常常被大人或自己有限的能力所阻碍。这时孩子会对自己有限的能力感到沮丧,对自己的无能感到愤怒,因此要发泄。
  3、模仿成人。有些大人遇事很容易大发雷霆,若父母或老师容易发怒,孩子会模仿他们。许多父母在儿女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有可爱的影子,也有可憎易怒的形象。
  4、身体劳累。导致身体疲累的原因可能是睡眠不足、疲劳过度等,2-3岁的孩子可能已经不睡午觉了,但是体力仍不足以支持过久,而身体疲累会令人容易发怒。若婴儿湿了尿布,肚子饿了或身体虚弱等,都可能令他们容易发怒。
  5、健康问题。身体不适、生病了都会影响控制能力。孩子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亦容易失去自制能力。还有在生病期间,孩子受到的待遇特殊,一旦病好了,特殊待遇取消了,但在他头脑中并没有取消,孩子便会发脾气。
  6、饮食状况。有些饮食可能引起孩子的敏感反应,会造成他们失去自制能力。对于食物的敏感程度各人不同,一般会引起敏感的食物包括:染色素、防腐剂、巧克力或过多的糖分等。
聪明父母巧对孩子发脾气
  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们首先应该了解孩子为什么发脾气;其次应该了解孩子是怎样通过发脾气来得到需求的表达;然后应该和孩子沟通,了解和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最后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他的这种反应方式不受欢迎。
  1、表现对他的爱
  ▲千万保持冷静。发火的父母会使孩子更加发火。记住,你面对的只是一个孩子——你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要来抓你的大妖怪。你可以发泄怒气,但是不要针对自己的孩子,毕竟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温柔、温和地和孩子讲话,对他安静下来有好处。如果孩子在叫嚷,注意简化自己的用语,而且平静地和孩子说话。不要让孩子抱怨或者太孩子气。
  ▲靠近孩子,抱他爱他。身体上的亲密能达到很好的安慰效果,可以使气氛缓和下来。让孩子坐在你的大腿上,或者亲密地坐在孩子身边帮她平静下来。
  ▲如果孩子因为生病而发脾气,此时你应该对他表示同情,可以找出平时收藏起来的玩具让他玩。因为这时他发脾气不是无理取闹。 
  ▲当他表现出一点控制自己的能力时,你要有针对性地表扬,比如本来他发脾气时要扔东西,这回虽然发了脾气,但没有扔东西,应该表扬他。 
  2、不予理会 
  ▲有时候孩子会存心想试探你而故意哭闹,此时你只要站稳立场,他看看没有指望控制你了,会安静下来,就不会再任意哭闹了。 
  ▲孩子因为得不到某一样东西而大发脾气,千万不要为了让他安静而把东西给他。如果一发脾气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以后他就会更随心所欲地乱发脾气。
  ▲如果孩子的任意哭闹,你忍受不了他的叫声时,可以到别的地方去做声音大的活动,例如吸地板、钉东西。不要理会孩子哭闹时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要让他明白,叫喊没有用,只有好好说话,你才会注意听。
  3、转移注意力
  ▲音乐有镇定的功效,放点音乐,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哭闹停止。 
  ▲可以忽然提出一个新的事情,要孩子和你一块儿去干,他就会忘记发脾气的事。
  ▲在孩子耳边轻声说些有趣的事,或者开始说故事,孩子很可能会为了听故事而停止哭泣。
  ▲如果你感觉到孩子的情绪越来越紧张,让孩子玩个有意思的游戏、读本书或者只是把孩子带到户外。
  4、隔离政策 
  ▲心平气和地把孩子抱到另外一个安静的地方,告诉他不再哭闹时,就可以回来。等他回来之后,和他谈谈刚才的事,以及如何避免这种状况发生。万一孩子再度哭闹,仍旧采取隔离政策。
  ▲如果孩子在店铺里大哭大闹,只要平静地把他带出来或带上车。等他哭过之后,再继续把刚才的事做完。不要让孩子觉得发脾气可以阻止你采购。 
  ▲不要在他发脾气的时候和他理论,他一定听不进去,等事情过去了,他有一个好心情时,可以和他谈谈,这样效果会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去广场遛弯,看见了一场母子大战。说是母子大战,其实就是孩子想要买玩具,而妈妈不给买的场面。

小男孩大约4、5岁的样子,看见广场有卖遥控飞机的,就央求妈妈给自己也买一个。妈妈断然拒绝了孩子的请求,孩子刚开始是大哭大闹,看妈妈没有要买的意思,就直接躺在了地上。这一举动引来了很多人的围观,妈妈见状更是生气,直接连打带骂把孩子拽走了。

这样的场面,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面对这样的孩子,作为家长该怎么办呢?

1、讲道理,不能打骂

孩子拥有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对于玩具也有着很大的欲望。可以和孩子来个“君子协定”:家里已经有的玩具不能再买;购置新玩具要有时间限制,不能今天刚买了,明天又要买;对于超出范围的玩具不买……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最不能做的就是打骂孩子。“棍棒底下出孝子”也不能全部归结为孩子不听话,就需要打骂来将解决问题。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路犯错走过来的,孩子更是如此。家长看见孩子犯错误,首先要告诉孩子为什么错了,以后要怎样做来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当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要蹲下身子,给孩子讲道理,或者给孩子讲讲之前定下的“君子协定”。

2、要忽视,不能激怒

当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孩子的心理是引起父母的关注。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发火打骂孩子,其实是中了孩子的圈套。孩子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成功引起了家长的关注,下一次,他还会故伎重演。

久而久之,孩子还是不断无理取闹,家长还是不断打骂孩子。最后,双方都陷入了这样一种恶性循环里。

其实,对于孩子的各种讨价还价、哭闹要挟、胡搅蛮缠,家长最好的对待方式就是忽视:别理他。如果父母曾经对孩子做出过让步,那下次还会出现无休止的讨价还价。所以,当孩子无理取闹、讨价还价的时候,父母不和孩子正面交锋,不理他,孩子就会偃旗息鼓了。

3、做榜样,改变自己

很多父母都发出过这样的感叹:“我的孩子怎么这么淘气?气死我了,我一定要好好收拾他一顿,让他看看我的厉害。”

其实父母和孩子从来都不是敌人的关系,只是父母把这种亲子关系扭曲了。所以,在想要孩子改变的时候,我们家长先要想想自己的行为。

卡尔·荣格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希望改变孩子的某些行为,请先反省是否能够先改变自己。”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我们家长也要从自身改变,学习怎样教育孩子,学习怎样改善亲子关系。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小天使,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孩子,是孩子的幸福,也是家长的幸福。

第2个回答  2013-09-04
谁说我“无理取闹”? 当宝宝大哭大闹、怎么哄也哄不好时,作父母的是又沮丧又愤怒,倍感无奈。 宝宝哭闹仅仅是因为他不会用语言来表达愤怒吗? 其实,往往不单是语言能力的问题。由于语言水平低,孩子用语言表达情绪是会比较吃力,再加上有些家长错误的处理方式,比如不耐烦的指责呵斥抑制了孩子的说话欲望;或者由于孩子平时就缺少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导致他不擅用言语发泄愤怒的情感等等。但是如果孩子一不称心就大哭大闹、纠缠不休,我们要面对的就不光是语言问题了。 那么,为什么有些宝宝爱哭爱闹呢? A 钳制父母的“杀手锏” 别看宝宝年龄小,他的眼力很“老辣”——对养育者态度的观察要比大人们想象得更为敏感。是家长的溺爱、迁就使孩子把哭闹当作满足愿望的武器。当他发现哭闹几回就能满足自己的愿望时,他会本能地反复使用。如果成人不分是非对错地一味满足,孩子将得到一种长期的暗示,即这些要求都是合理可行的。当成人无法满足孩子的时候,他就会无理取闹、任性纠缠。而且,“狡猾”的小家伙也很清楚这个“杀手锏”对谁有效对谁无效,所以他会“看人下菜碟”。 【对策】:学会理智地对待孩子的需求,培养他良好的行为习惯。 B 不理解所以不开心 由于心理发展水平尚不成熟,宝宝对某些事情因为无法理解而哭闹不止。比如在同伴交往中,由于小孩子不知道别人的想法是和自己不同的,再加上没有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概念,所以很容易和同龄伙伴发生冲突。这时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孩子大哭大闹、伤心不已,但这却是他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对策】:多鼓励孩子的社会交往活动,并耐心地加以引导,这种现象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退。 C 没有安全感 由于长期缺乏心理安全感,一些孩子用叫喊和哭闹发泄紧张焦虑的情绪。 有的孩子特别容易哭泣或发怒,常常没有什么具体的原因,一些在旁人看来无关紧要的话就会触动他们嚎啕大哭、情绪十分激烈。从表面看来这的确让人匪夷所思,但是孩子的任何反常行为都是有原因的。例如有些家长本身是喜怒无常的,心情好的时候和孩子玩玩,心情不好时就一顿打骂。这往往使得弱小的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是对的,什么时候又是错的。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胆小、自卑,往往采用极端的方式来吸引成人的关注。 【对策】:做温和、耐心、可信赖的父母,与宝宝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D 对大人的“模仿秀” 当我们对孩子乱喊乱叫的行为尴尬苦恼之时,有没有想过自己平时也曾对孩子或家人大发脾气呢?作为父母,我们可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日常行为。孩子的表现有时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我们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孩子学习、模仿的对象,所以言传身教一直是一种经典的教育方法。 【对策】提高自己的情商,冷静、理智地处理各种事情。 由此看来,小孩子的哭哭闹闹都是有原因的。家长只要细心观察,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
第3个回答  2015-11-13

其实宝宝的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

     大人脾气大吗? 面对小孩的脾气大人的反应是怎么样的呢?【很多父母面对小孩脾气大,自己也是忍不住的】

    没能理解小孩的需求和内心世界,1岁多小孩慢慢地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不能满足他的要求自然会通过其它的方式来实现,来获得大人的关注、认同和妥协

    转移宝宝注意力,硬的不行的话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但是聪明或倔强的宝宝没那么容易转移的。 



                                      -----来自  宝爸育儿日记博客

第4个回答  2013-09-04
当宝宝在这“反抗年龄段”时,作父母的要反省自己,生气是没用的,宝宝这一“反抗年龄段”不是一成不变的,仅是暂时现象而已,而且宝宝这样做不是故意的,是不自觉的,他之所以如此,是因父母的爱抚、关心和娇惯。 所以您不能讨厌、喊叫、打骂、掐孩子,为战胜孩子的“抵抗年龄段”,要用好的心境去对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