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歌艾青的 《失去的岁月 》里面主要内容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主要内容:诗人艾青写自己被流放大西北的二十多年的辛酸岁月。

写作背景:诗人艾青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远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诗歌创作被强迫中断了二十余年。直到1976年重新执笔,然后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失去的岁月》便是艾青1978年复出诗坛后所作。

对于极度热爱诗歌创作的艾青来说,那段被流放的岁月在他心中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痕。二十多年耗费了他四分之一的生命,所以当他回忆起那段岁月时,沉痛之情便通过笔端流溢于纸上。

《失去的岁月》一句一句,时间不可追,空余悼念。最后一句,更是让人心里空空:“失去的岁月好像一个朋友/断掉了联系,经受了一些苦难/忽然得到了消息:说他,早已离开了人世”。这也是艾青历尽生活坎坷之后,饱含着爱和恨的歌声。

扩展资料

诗人艾青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直到1976年又重新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失去的岁月》是艾青1978年复出诗坛后所作,在诗中,他沉痛回顾了自己被流放大西北二十多年的辛酸岁月。

对于热爱诗歌创作的艾青来说,那段被流放的岁月在他心中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痕。二十多年占去了他四分之一的生命,当他回忆起那段岁月时,沉痛之情便通过笔端流溢于纸上。

艾青把亲身经历过的生活都写了进来。“喧闹的城市”,“遥远的荒原”,“人潮汹涌的车站”,“冷冷清清的小油灯下面”,通过空间上的延伸来阐述时间流逝的过程,充分流露出诗人对“失去的岁月”的悲痛与无奈。

艾青用最质朴无华的语言写出了最真挚动人的情感,他将“无形的岁月”与“有形的物体”进行对比,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把“失去的岁月”比作“一碗水投到地面”,“流动的液体”,“气体”,“急驰的列车头上冒出的烟”……在诗的最后。

诗人把失去的岁月比作一个朋友,“断掉了联系,经受了一些苦难,忽然得到了消息:说他早已离开人间”。通过这些比喻,诗人将深藏于内心的无形情感转化为有形的具体事物,从而深深地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激起读者内心悲叹“岁月匆匆,往日不再”的无奈情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1

主要内容:诗人艾青写自己被流放大西北的二十多年的辛酸岁月。

写作背景:诗人艾青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远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诗歌创作被强迫中断了二十余年。直到1976年重新执笔,然后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失去的岁月》便是艾青1978年复出诗坛后所作。

对于极度热爱诗歌创作的艾青来说,那段被流放的岁月在他心中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痕。二十多年耗费了他四分之一的生命,所以当他回忆起那段岁月时,沉痛之情便通过笔端流溢于纸上。

《失去的岁月》一句一句,时间不可追,空余悼念。最后一句,更是让人心里空空:“失去的岁月好像一个朋友/断掉了联系,经受了一些苦难/忽然得到了消息:说他,早已离开了人世”。这也是艾青历尽生活坎坷之后,饱含着爱和恨的歌声。

扩展资料:

艾青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3 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失去的岁月》是艾青1978年复出诗坛后所作。

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非常善于运用比喻,来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失去的岁月》中,诗人艾青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把“失去的岁月”比作“一碗水投到地面”、“流动的液体”、“气体”、“急驰的列车头上冒出的烟”等。通过这些比喻,诗人将深藏于内心的无形情感转化为有形的具体事物,从而深深地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激起读者内心悲叹“岁月匆匆,往日不再”的无奈情绪。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03
失去的岁月 作者:艾青
不像丢失的包袱,
可以到失物招领处找得回来,
失去的岁月,
甚至不知丢失在什么地方--
有的是零零星星地消失的,
有的丢失了十年二十年,
有的丢失在喧闹的城市,
有的丢失在遥远的荒原,
有的是人潮汹涌的车站,
有的是冷冷清清的小油灯下面;
丢失了的不像纸片,可以拣起来,
倒更像一碗水投到地面被晒干了,
看不到一点影子;
时间是流动的液体--
用筛子、用网,都打捞不起;
时间不可能变成固体,
要成了化石就好了,
即使几万年也能在岩层里找见;
时间也像气体,
像急驰的列车头上冒出的烟!
失去了的岁月好像一个朋友,
断掉了联系,经受了一些苦难,
忽然得到了消息:说他,
早已离开人间。
小编鉴赏:
诗人艾青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直到1976年又重新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失去的岁月》是艾青1978年复出诗坛后所作,在诗中,他沉痛回顾了自己被流放大西北二十多年的辛酸岁月。
对于热爱诗歌创作的艾青来说,那段被流放的岁月在他心中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痕。二十多年占去了他四分之一的生命,当他回忆起那段岁月时,沉痛之情便通过笔端流溢于纸上。
艾青把亲身经历过的生活都写了进来。“喧闹的城市”,“遥远的荒原”,“人潮汹涌的车站”,“冷冷清清的小油灯下面”,通过空间上的延伸来阐述时间流逝的过程,充分流露出诗人对“失去的岁月”的悲痛与无奈。
艾青用最质朴无华的语言写出了最真挚动人的情感,他将“无形的岁月”与“有形的物体”进行对比,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把“失去的岁月”比作“一碗水投到地面”,“流动的液体”,“气体”,“急驰的列车头上冒出的烟” ……在诗的最后,诗人把失去的岁月比作一个朋友,“断掉了联系,经受了一些苦难,/忽然得到了消息:说他/早已离开人间”。通过这些比喻,诗人将深藏于内心的无形情感转化为有形的具体事物,从而深深地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激起读者内心悲叹“岁月匆匆,往日不再”的无奈情絮。
每个人都曾有一段逝去的岁月,每个人都有一份难舍的情感,通过此诗,我们不仅读懂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唤起了我们对过去的一种怀念与追忆,这就是这首诗歌的魅力所在。失去的岁月如同天边的云彩,不经意间在我们的身边飘然而过。当我们回忆起那段岁月的时候,才会发现那段岁月已经离我们远去。剩下的只是一些残碎而又哀伤的记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