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二年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如题所述

一、排除课前干扰,磨刀不误砍柴工
上课之前要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课前准备要求尽量简单,上课不用到的东西不要拿出来。还要给学生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方向或目标,才能容易成功。比如教师要根据集中注意力上课的外在特征,提出上课要求:目光要追随教师或发言者的一举一动;有机会开口说一定要开口说;翻书、拿笔的动作要快;回答要针对所问;倾听要全神贯注,对别人的回答有异议马上举手补充,做到口到、心到、手到。这些要求为学生集中注意力提供方向,使学生操作起来有章可循。
二、优化课堂教学,心会跟课一起走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把自己的课程设计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而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自制力差。他们的注意力最多只坚持10—15分钟左右,大脑就会出现疲劳,如果将他们的学习当作枯燥的“讲”和“听”,那么课堂上学生就会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1、巧妙导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针对不同的课,选择不同的吸引学生兴趣的方法。如:谜语导入、故事导入、情境引入、游戏导入等,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2、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从事中高年级教学工作的我,一直以为低年级的学生单纯,好管理,知识点简单,课应该也不难上,现在才发现之前想的过于简单了。我现在带的一年级,孩子们还没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总是乱糟糟的,一节课用于维护纪律的时间往往多余讲授的时间。我常常是软硬兼施,一会儿哄哄,一会儿凶凶,却发现这样只能暂时有效果,时间一长又不行了。有的孩子聪明伶俐,可是上课常做小动作,边玩边学,做事拖拉,注意力成了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绊脚石。为此,我非常注意把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与培养注意力结合起来。在语文课堂中我经常运用精美的图片、生动的课件、直观的教具把学生的感觉器官引向这些刺激物,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短暂。而在游戏、比赛中,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又高度集中,兴趣极高,接受知识轻松,处于主动学习状态。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培养孩子广泛兴趣与培养注意力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要调控教学节奏,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当发现学生疲倦时,穿插一些趣味性的东西,让学生唱一唱,动一动,加快节奏,增加密度或增添一、两个小游戏或进行表演比赛。这样,歌曲、表演、游戏等教学活动此起彼伏,高潮迭起,扣人心弦,就吸引了学生集中注意力。如在拼音教学中,拼读练习特别枯燥,我经常利用“摘苹果”等各种游戏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时,我就让他们一起拍手“来来来,一起来,咱们一起做游戏,拍拍手,笑嘻嘻,我把苹果送给你。”在说的同时,让孩子亲自把苹果样的字宝宝卡片摘下来,当学生正确拼读时,全班同学一起跟读。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另外,闯关竞赛学生也特别会“提神”,我们可以把生字教学等设计成一关一关的闯关练习,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实践证明,只要孩子对活动的意义理解得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就越强,在活动中的注意力就越集中,持续的时间就越长。
3、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心理学实验表明:许多人在一起做一件事时,可以提高学习与工作的效率。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个群体活动,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班级多则五六十人,少则二三十人,老师在课堂未必每人都光顾到,但在小组里,你一旦不注意,全组的目光都落在你身上,学生自然就比较认真了。为此,我经常把学生分成小组,然后针对学习中的重难点展开讨论,特别是口语交际课,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4、适当评价,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引导、评价的语言,也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引导学生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同时,要考虑到激励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