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单位如何抓好三基工作

如题所述

抓好三基工作,重点抓好以下4个方面工作:
一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针对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和党务工作中党员教育培训的可操作性,我认为党员思想理论建设应注意以下两点:一要注重实效,党务工作应结合新时期党建工作要求,不断创新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学习与支部组织学习和自学相结合,面授教育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培训,努力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二要创新活动载体,加强党员素质教育。通过有效载体,如演讲、知识竞赛、写心得体会、写作论文等途径,创建学习型组织,普及终身学习理念。使广大党员意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要立足本职岗位,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在行动上,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要处理好夯实基础与突出重点的关系。哪些是基础工作,哪些是重点工作,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不能够顾此失彼。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对本单位的党组织、党员的基本情况、基本数据要有台帐,活动要有方案、办法,会议要有记录,各种文件资料要分门别类收集整理,这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要一心一意,扎扎实实地干好。  
三要处理好埋头苦干与巧借外力的关系。要完成基层党建的各项工作任务,很多的时候需要我们亲历亲为,埋头苦干,这是关键。但我们也千万不可忽视外力的作用,我们的工作也离不开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自己的能量有限就动用资源,动用外力。我们要善于汇报,要让领导知道我们工作的重要,知道我们工作任务的繁重,要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把自己的想法尽快变成领导的意图和决定。要注重总结归纳,还要善于宣传,要通过宣传让别人别单位学习你的好经验好做法,分享你的胜利果实,也提高工作的知名度。  
四要处理好巩固成果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凡是认准了的工作、看准了的事,特别是一些受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欢迎认同的工作,就要不断巩固和扩大成果,要持之以恒的抓,不可随意性太大,不能半途而废,不要急于提新口号换新花样,要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同时要注意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有新的突破、新的飞跃和新的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4
  一、基层单位在抓“三基”工作过程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客观的讲,我们各基层单位在工作中想办法,动脑筋,下力气,扎扎实实开展“三基”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和漏洞,笔者粗浅地分析了一下其中的原因:  1、个别基层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忙于应付,具体表现为:念念规章制度,写写活动记录,做做书面资料,工作就算抓了,活动就算开展了,往往造成职工对我们的活动和重点工作处在一个“云中观月,雾里看花”的状态,而单位对此却浑然不觉。  2、部分单位也想抓好工作,也努力按要求开展活动,但是因为客观因素的影响,实际开展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激励政策,或激励政策不到位,频率和数额不能保证,对职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职工面对标准更高的规章制度,不是愿意遵守执行,而是难于坚持。生产操作的实际过程中,长期的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造成了职工的一些生产操作陋习,新的规章制度一出台,要马上落实执行到位,存在一定难度,往往是执行没有几天,可是积习难改,习惯性违章,违反操作规程的事情又屡见不鲜。  4、实际生产运行节奏与“三基”工作的总体要求存在冲突。客观说来,“三基”工作覆盖面广、工作量大、内容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抓好这项工作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我们管道的特点是工作流动性大,分散性大,在这种现状下,要抓好“三基”工作更是难度系数加大。 二、抓“三基”,要以人为本,开展行之有效的工作。 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注重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力,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以提高整体绩效。“三基”工作同样如此,要将一个人的个体行为与企业的远大目标紧密相联,使个人培养、开发、发展的全过程通过“三基”工作稳步推进来逐一实现,使得个人和基层单位的生产创造力在企业这个大舞台上最大效果的发挥作用。  一是宣传引导到人。既要有面对全体职工的宣传引导,又要有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工作岗位的不同特点的具体宣传引导;既要有大环境、大形势的宣传引导,又要有处、站等具体环境、具体形势的讲解、分析;既要有正面的灌输,又要有不同角度的启发诱导,把对形势的宣传,对职工正面的引导做到他们的心坎里,让职工能够认同。  二是转变观念到人。“三基”工作具体说来应该就是在实际生产工作过程中,摒弃“松、懒、散”,杜绝“低、老、坏”,实行“严、细、恒、实”的良性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转变观念则显得尤为重要,抓“三基”不是哪一个人的事,而是上上下下全体职工的事情,是我们全体干部职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能否同进退、共荣辱的关键所在。领导者和管理层要转变“各管各路、其它不问”的观念,与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加强沟通交流,达到各项工作共同稳步向前发展的目标;工作做得不错的职工要转变“我将我自己的工作搞好就行了”的观念,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主动帮助后进职工进步;工作和业务能力稍微差一点的职工要转变自暴自弃的观念,不能抱着“反正我干活儿就这样了,怎么提高也提不上去”的态度,要主动改变现状,主动参与改变队伍、班组现状中去。  三是政策落实到人。各级组织,尤其是基层单位,要把有关的政策、规定、措施落实到位,保证每名职工都正确领会、执行。同时,要大力推行“站务公开”,让职工参与源头政策措施的拟订,给职工一个明白,让职工参与管理规定的修订与制订,使他们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四是绩效考核到人。绩效考核是抓好“三基”的一个有效措施。绩效考核的标准一定要细致、科学。各基层单位可以建立考核档案,准确记录职工和班组在“三基”工作中的考核、测评情况,做到“公平准确,有据可查”,使得绩效考核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三、在实行以上工作法中应该注意解决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注意避免“狠抓”就是开会,“管理”就是扣款,“重视”就是标语,“落实”就是动嘴的误区与形式,切实运用好思想政治工作技巧,实实在在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运用好“引”与“推”的手段。“三基”工作非抓不可,强制性的推行手段必不可少,但是抓好“三基”工作,仅靠行政指令性的“推”,显然效果还不是最好。在实行工作法的过程中要形成政策引导、宣传引导、教育引导前“引”与行政手段、考核措施、处罚办法后“推”的合力。二是把握好“张”与“驰”的尺度。在繁忙的生产过程,抓好“三基”工作给职工和基层单位还是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果过于一味强压政策措施,往往就会出问题。在工作中,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把握好“张”与“驰”的尺度。在操作进度上,要“急添柴、缓提锅”,宣传早到位,声势早营造,政策早出台,但具体实施要稳妥,不能激进,要给职工和基层单位一个转变观念,改进现状的空间和时间。在工作方法上,要注意形式和方法,多动脑筋,想办法,可创新,以进一步激发职工抓好“三基”工作的积极性。总之,我们在抓“三基”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是多方面的,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抓住主要矛盾,深入研究,集思广益,我们在“三基”工作的道路上肯定能迈出我们稳健的每一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