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航天的知识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地球同步轨道的高度是35800千米,顾名思义,他运行一周的时间和地球自转的时间相同,和地面保持相对静止。同步轨道有很多用途,主要是用于通讯和定位,理论上只需要三颗就可以完成全球通讯,除了同步轨道,还有一种极轨道,他的轨道倾角是90度,多数勘测和定位卫星使用极轨,他能实现覆盖全球的扫描。

2、其实,运载火箭主打两种燃料,液氧液氢和液氧煤油。助推火箭、1、2级火箭多数是液氧煤油火箭。氢燃烧释放的能量比煤油高,但制取氢需要大量的能源,且液氢属于低温液体,不易保存和运输。为了摆脱地心引力将卫星送上轨道,火箭要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在发射阶段,火箭在大气中飞行,速度不断提升,并且一级比一级质量要轻,起飞阶段要消耗大量燃料,所以使用液氢是不现实的,煤油更容易获得且污小。在最后阶段,靠液氢燃烧释放的巨大能量加速。

3、美国航天飞机在返回过程中是纯粹的滑行,他的喷口其实是用来让发射时的火箭保持平衡,而苏联则不同,暴风雪号的主发动机被安装在质子号运载火箭上,而暴风雪号有自己的小型动力系统。

4、大家耳熟能详的太空望远镜是哈勃,它也为我们拍的了成千上万张美丽的星空图片,但是他找到的行星少之又少,开普勒望远镜为行星而生,它靠凌日,通俗理解就是行星遮住所在的恒星,虽然亮度变化只要千分之一,但它依然能分辨得出,目前它已经找出数千颗行星了。

5、航天飞机真的好吗?美国可能从一开始就错误的选择了发射和维护成本比运载火箭高的多的航天飞机,当然,还有事故率,5架航天飞机中有两架彻底损毁。自从奋进号的退役,美国已经没有能力向国际空间站运输宇航员,他们的新飞船猎户座和SpaceX的飞船都要很久才能投入使用。而苏联一直从解体到现在,他们的联盟号飞船依旧活跃。现在美国只能依靠俄罗斯。当然,中国的神舟飞船也走上了一条正路。


扩展资料:

航天分类:

按航天器探索、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划分,航天包括环绕地球的运行、飞往月球的航行、飞往行星及其卫星的航行、星际航行(行星际航行、恒星际航行)。

按航天器与探索、开发和利用对象的关系或位置划分,航天飞行方式包括飞越(从天体近旁飞过)、绕飞(环绕天体飞行)、着陆(降落在天体上面)、返回(脱离天体、重返地球)。

执行军事任务(具有军事目的)的航天活动,称为军用航天;执行科学研究、经济开发、工业生产等民用任务(具有非军事目的)的航天活动,称为民用航天;执行商业合同任务(以营利为目的)的航天活动,成为商业航天。有人驾驶航天器的航天活动,称为载人航天;没有人驾驶航天器的航天活动,称为不载人航天。

如今,航天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科学技术领域,对国家和国际的政治、经济、军事与社会生活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航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13

1、航天(Spaceflight),又称空间飞行、太空飞行、宇宙航行或航天飞行,是指进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即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又称外层空间)以及地球以外天体各种活动的总称。

2、“航天”一词是钱学森首创,《钱学森传》作者叶永烈:“航天”一词钱学森首创。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在30年前,时任《向宇宙进军》一片导演的叶永烈就与钱学森见过面。当时,钱学森担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因为该片涉及到航天火箭方面,所以钱学森就负责影片的审查。

3、航天系统是指由航天器、航天运输系统、航天发射场、航天测控网、应用系统组成的完成特定航天任务的工程系统。其中应用系统指航天器的用户系统,一般是地面应用系统,如各类卫星的地面应用系统、载人航天器的地面应用系统、空间探测器的地面应用系统。

航天系统按是否可载人可分为无人航天系统、载人航天系统;按用途可分为民用航天系统和军事航天系统;按航天器种类可分为多种,如卫星航天系统、载人飞船航天系统、月球卫星航天系统等。

4、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 1在前苏联发射成功,开创了人类航天新纪元,宇宙空间开始成为人类活动的新疆域,并且将这一年定为第一个国际空间年。近半个世纪以来,航天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航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科学活动、军事活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部门,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5、宇宙环境是极为恶劣的,对人体有害的主要因素是高真空、高缺氧、宇宙辐射、温度差异等,这些不利因素会对人体产生严重伤害。在这种环境中,航天员是无法生存和工作的。面对严峻的宇宙空间环境,怎样才能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呢?我们的科技人员为其研制了一个基本与外界隔绝的密闭环境即密闭座舱,用来保护航天员。

扩展资料:

航天活动包括航天技术(又称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部分。航天技术是指为航天活动提供技术手段和保障条件的综合性工程技术。空间应用是指利用航天技术及其开发的空间资源在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各种应用技术的总称。

钱学森创“航天”一词 源于毛主席诗句启示。

钱学森告诉我,“航天”一词是他首创。他把人类在大气层之外的飞行活动称为“航天”,是从航海、航空“推理”而成的。他说,最初是从毛泽东主席的诗句“巡天遥看一千河”中得到启示。他还提出了“航宇”一词,亦即“星际航行”,他在《星际航行概论》一书中详尽地论述了行星之间以至恒星之间的飞行。如今,如果说“航宇”一词对于普通百姓还有点陌生的话,“航天”一词已经是家喻户晓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航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24
1、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国家是()。
前苏联
2、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
"斯普特尼克1号"
3、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时间是()。
1970年4月24日
4、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
“东方红”一号
5、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长征1号运载火箭
6、()年()月()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
2003年10月16日
7、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的名字是()。
神舟”五号
8、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的航天员是()。
杨利伟
9、中国是第()个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

10、至今中国共发射人造卫星()颗。
这个不清楚
11、世界上前五个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分别是:()、()、()、()、()。
前苏联,美国,法国, 日本,中国
12、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重量是(),播放的乐曲是()。
173公斤,《东方红》
13、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发射场发射。
酒泉卫星发射场
14、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15、“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包括()、()、()、()四个部分。
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设
16、1969年美国航天员()登上月球。
阿姆斯特朗
17、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有()、()、()。
前苏联, 美国,中国
18、()年11月26日,我国发射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
1975
19、1984年4月,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卫星。
试验通信
20、1986年2月,我国用()运载火箭把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送入太空。
“长征3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5-07
1、地球同步轨道的高度是35800千米,顾名思义,他运行一周的时间和地球自转的时间相同,和地面保持相对静止。同步轨道有很多用途,主要是用于通讯和定位,理论上只需要三颗就可以完成全球通讯,除了同步轨道,还有一种极轨道,他的轨道倾角是90度,多数勘测和定位卫星使用极轨,他能实现覆盖全球的扫描。
2、其实,运载火箭主打两种燃料,液氧液氢和液氧煤油。助推火箭、1、2级火箭多数是液氧煤油火箭。氢燃烧释放的能量比煤油高,但制取氢需要大量的能源,且液氢属于低温液体,不易保存和运输。为了摆脱地心引力将卫星送上轨道,火箭要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在发射阶段,火箭在大气中飞行,速度不断提升,并且一级比一级质量要轻,起飞阶段要消耗大量燃料,所以使用液氢是不现实的,煤油更容易获得且污小。在最后阶段,靠液氢燃烧释放的巨大能量加速。
3、美国航天飞机在返回过程中是纯粹的滑行,他的喷口其实是用来让发射时的火箭保持平衡,而苏联则不同,暴风雪号的主发动机被安装在质子号运载火箭上,而暴风雪号有自己的小型动力系统。
4、大家耳熟能详的太空望远镜是哈勃,它也为我们拍的了成千上万张美丽的星空图片,但是他找到的行星少之又少,开普勒望远镜为行星而生,它靠凌日,通俗理解就是行星遮住所在的恒星,虽然亮度变化只要千分之一,但它依然能分辨得出,目前它已经找出数千颗行星了。
5、航天飞机真的好吗?美国可能从一开始就错误的选择了发射和维护成本比运载火箭高的多的航天飞机,当然,还有事故率,5架航天飞机中有两架彻底损毁。自从奋进号的退役,美国已经没有能力向国际空间站运输宇航员,他们的新飞船猎户座和SpaceX的飞船都要很久才能投入使用。而苏联一直从解体到现在,他们的联盟号飞船依旧活跃。现在美国只能依靠俄罗斯。当然,中国的神舟飞船也走上了一条正路。
扩展资料:
航天分类:
按航天器探索、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划分,航天包括环绕地球的运行、飞往月球的航行、飞往行星及其卫星的航行、星际航行(行星际航行、恒星际航行)。
按航天器与探索、开发和利用对象的关系或位置划分,航天飞行方式包括飞越(从天体近旁飞过)、绕飞(环绕天体飞行)、着陆(降落在天体上面)、返回(脱离天体、重返地球)。
执行军事任务(具有军事目的)的航天活动,称为军用航天;执行科学研究、经济开发、工业生产等民用任务(具有非军事目的)的航天活动,称为民用航天;执行商业合同任务(以营利为目的)的航天活动,成为商业航天。有人驾驶航天器的航天活动,称为载人航天;没有人驾驶航天器的航天活动,称为不载人航天。
如今,航天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科学技术领域,对国家和国际的政治、经济、军事与社会生活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4个回答  2019-07-22
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影响睡眠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要分航天员在太空的工作是一班制还是二班制。在国际空间站和大多数航天飞机上,所有的航天员都是同时睡觉,他们将睡袋挂在自己喜欢睡的地方,如墙上、墙角、天花板上等等。当航天员实行倒班工作制时,像包括空间实验室在内的一些航天飞机上,航天员睡在一个小的铺位上,将它关闭后,可以隔绝工作室传来的噪音。开始,航天员有些不安的感觉,觉得自己躺在一个狭窄的鞋盒中,而且大多数航天员出现10-15秒的背部感到舒适的错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