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做好护理工作

如题所述

  做好护理工作的措施:

  (一)人员管理

  1、在护理人员配置上,尽早达到国家规定的护士配备比例。以满足临床工作需要,保证护理工作质量为基础,遇特殊情况按实际工作量尽可能在院内作适当的调整,制定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预案,避免造成护理资源的浪费。

  2、努力争取逐步做到分层次使用护士:

  (1)新进人员及低年资的护士认真完成本班护理工作和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指导以及病人的生活护理,护师及主管护师应做好指导工作;

  (2)主管护师、护师在完成本班工作的基础上,还应承担质控、带教、讲课、制订护理计划、科研等工作;

  (3)、把病人满意的护理骨干用到临床第一线,如静脉穿刺技术好的护士,可以考虑安排治疗班,以保障护理服务的“优质”,成立静脉治疗小组,解决全院疑难穿刺问题,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考评,护理部及科室认真做好护士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

  4、加强护士长的管理,做好护士长管理工作的检查、监督。认真落实整体护理,改变排班模式,合理、科学、弹性排班,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二)质量管理

  1、认真学习《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有关精神,结合医院实际,开展中医医疗质量专项整治活动。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落实首问负责制。

  2、完善护理质量控制制度和护士长会议制度,建立由分管院长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护士为成员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中医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到人人参与,层层管理,共同把关,确保质量。有检查记录、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每季度有信息分析。护士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知晓率达100%,护理措施落实率达90%以上,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的有效性。

  (三)安全管理

  1、组织认真学习《护士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一次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2、建立和完善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加强护理缺陷管理。护理部统一规范护理缺陷、差错事故记录本,发现缺陷及时记录,科室每月组织讨

  论,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发现差错及时记录并上报护理部,科室组织讨论、定性,有原因分析、有整改措施。

  3、狠抓核心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中医护理常规、规范。由护理部制定护理安全专项检查内容,各层管理人员定期和不定期督查,查隐患、定措施、促改进。

  4、继续开展查找自身和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写出自查自纠报告上交护理部。        ï¼ˆå››ï¼‰ä¸šåŠ¡ç®¡ç†

  1、进一步深化中医护理,以病人需求为服务导向,注重个性化服务,进一步规范健康教育制度,流程,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2、引导护理人员积极开展护理科研,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新业务,撰写护理论文,鼓励积极投稿。

  3、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认真搞好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创建特色中医医院。

  4、护理业务学习要求:全院每季度组织一次护理讲课,各科室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有记录、有讲稿。

  5、护理理论培训内容:护理质量标准、各项工作制度、工作流程、“三基”护理知识、中医护理常规、应急预案、急救知识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0
医务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行业,工作性质而被视为一种十分高尚的职业。护理工作是这个行业的一部分、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我们护理人员来说,要做好护理工作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首先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即热爱本职工作,热诚为患者服务,同时,还要适应护理事业发展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作为护理人员,我们首先应当热爱自己的职业,如果没有这种对护理工作的热情,是不可能干好护理工作的。以我们妇产科为例,人们都认为这是个又脏又累的地方,事实也的确如此,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朝气的地方,是诞生新生命的地方。每当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经过我们的双手来到这个世界时,听到他们的第一声啼哭时,看到焦急地守候在病房外的亲人们露出欣慰的笑容时,一种职业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虽然工作是辛苦的,但内心却感到十分充实。在工作中,高度的责任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护理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心健康,更需要我们具有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新闻媒体所披露的一些医疗纠纷、医疗事故,虽然具体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大多数原因还是在于责任心的缺乏。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需要我们护理人员要时刻将病人的安危放在心上,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决不能马虎,偷懒,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杜绝差错事故的出现。作为护理工作者,我们还应当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不仅要了解病人的生理疾患,也应该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关怀和帮助患者。在我们妇产科,孕妇在入院时,大多是头胎,往往会产生一种惧怕心理,如担心能否顺利分娩,能否承受分娩带来的疼痛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态度和蔼地向其解释分娩的正常过程,耐心地解答她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使之消除顾虑,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护士的工作,临产后,随着阵痛的来临,指导她们作均匀的呼吸等以减轻紧张所带来的疼痛。总而言之,在工作中,既要千方百计解除患者生理上的痛苦,也要想方设法使患者获得心理上的安慰,这样才能使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我们护理行业也不例外,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社会医疗卫生事业以及临床护理的发展也使传统护理理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对护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做为一名护士,如果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就将被淘汰,因此,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同时也要关注护理学科的新发展,不断给自己“充电”,以适应护理事业的发展要求。护理学科并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是与人文和社会科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因此,我们在努力掌握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求知范围。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自己在文史、艺术、社会科学、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修养,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精神,加深对人的健康和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养,以适应护理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妇产科:刘素荣)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24
1.解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正确及时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尽早适应新的角色及住院环境。
3.帮助病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一个人生病后,其社会角色也随之而发生改变。由于突然充当病人角色以及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改变,病人往往难以一下子适应,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心理护理不但有利于病人康复,还能贯穿于对病人实施的整体护理中,提高护理效果。也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病人早日康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