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中的‘月行’是什么意思?

是在月亮下行走,还是月亮在行走?

“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月行”没有特殊意思。

《古朗月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之前不久。此诗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心中感到忧愤不平。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全诗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古朗月行》原文: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 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境,飞到了天上。在晚上观看月亮,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两足开始慢慢地出现,接着一棵团团的大桂树也出现了。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请问它是捣给谁吃的?又传说月中有一个大蟾蜍,是它蚀得月亮渐渐地残缺了。

以前有位英雄羿,是他将九个太阳射落了,只留下了一个,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平安宁。阴精的沉沦蛊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便再也不值得观看了。对此觉得忧心非常,凄怆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

扩展资料

《古朗月行》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1

这是乐府旧题,没有特殊意思。

出处:唐代李白《古朗月行》

原文: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境,飞到了天上。在晚上观看月亮,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两足开始慢慢地出现,接着一棵团团的大桂树也出现了。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请问它是捣给谁吃的?又传说月中有一个大蟾蜍,是它蚀得月亮渐渐地残缺了。

以前有位英雄羿,是他将九个太阳射落了,只留下了一个,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平安宁。阴精的沉沦蛊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便再也不值得观看了。对此觉得忧心非常,凄怆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


扩展资料:

诗文赏析:

前人与今人多谓此诗非一般的咏月之作,而是寄寓着政治局势,而是体现政治形势的。这也意味着诗的前半部分是指元朝的繁荣,这在诗人看来是儿童眼中的明月。后半段是指天宝后期,蟾蜍喻安禄山、杨国忠之类的权奸、宦官、边将,昏蔽其君,紊乱朝政,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大明夜已残”似乎是对这种阴郁局面的讽刺。然而,诗人并没有说清楚,而是做了一个长篇的白话,把现实变成了幻象,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这是非常深刻和巧妙的。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朗月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玉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3-10
古,是说古人就有这个题目,例如古从军行,古艳歌;行,是一种诗歌体裁。朗月行,不论表达个什么思想,咏的必然是月亮
第3个回答  2015-04-22
古朗行:《乐府诗集》作“朗月行”,乐府古题。 “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