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是由什么发展而来的,是配乐的长短句。曲都有什么?一如词牌,他也是什么标示

如题所述

元曲是由(词发展而来)发展而来的,是配乐的长短句。曲都有(曲牌),一如词牌,它也是(曲调)的标示。

诗、词、曲,原本同宗,而且一开始都是能够伴随音乐歌唱的,后来文字才慢慢独立。词又被称为诗余,曲也是从词发展而来。

元曲在宋末元初之际首先出现在我国北方,随后传至全国。
元曲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受到当时元、金等少数民族的影响。语言、音乐的融合。使得原来的宋词不能很好的适合新的音律和语言。

尤其是在宋末元初之际的一些曲,往往词的特点很明显,比如元好问这首《骤雨打新荷》。

[双调]骤雨打新荷
——元好问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蹙红罗。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琼珠乱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这首曲可以说完全是首词,曲牌本来叫《小圣乐》,但因这首太出名,人们就用其中的名句‘骤雨过,琼珠乱洒,打遍新荷’,另起了个《骤雨打新荷》的名字。原来的名字倒被淡忘了。

元曲包括散曲和元杂剧。

先说散曲,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
小令,正如上面所说,从词发展而来。
词中也有很多写几首作为一组,表达一个内容的情况,曲中也有。
曲中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我不知术语叫什么,就是把两三个曲牌连在一起写。比如《雁儿落兼得胜令》(先是《雁儿落》然后是《得胜令》)、《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先是《骂玉郎》然后是《感皇恩》最后是《采茶歌》)等。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字数,利于表达稍微多一些的内容。可以看作是套数的前身。
套数的出现,给元曲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开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一件事情,比如《高祖还乡》这样的故事。可看作元杂剧前身。

再说元杂剧。套数虽然能够描述一些故事,但还是不够。难以详细描写一个情节曲折、人物众多的故事,比如像《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感天动地窦娥冤》这样的故事。这就需要并出现了篇幅更大的元杂剧。
元杂剧随后又演化成了后来的戏剧。与戏曲同时的还有明清的小说,这些小说的题材,包括《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等,在元杂剧中都已初步成型。

再提一点的,就是从元杂剧的出现,实际上已经脱离了‘诗-词-曲’这样的发展主线。甚至从套数开始,就有这样的倾向。
‘诗言志’,诗中是带有强烈本我色彩的,抒发和表达的都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词和曲(小令)也一样,虽然诗词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客观的描写,比如‘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许。’在描写船上采莲的女子,但本我还是存在的。我们能感觉到,本我就站在岸边或者不远的船上,在那里看着这一幕。这里的本我没有站在画面正中间,但依然在画中。
到了元杂剧甚至某些套数中,就不一样了,作品中的本我已然很淡,淡到消失不见了。这就和后来的戏剧、小说趋于一致,作品中看不到本我。作者的本我消失了,只剩下作者的自我,默默藏在作品背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6
在北胡人入主中原后,南方香浓馥郁的词已经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加上胡人大多俚俗,因此在市井中流行起来一种由胡乐配乐演奏的新兴文体,即曲。后来曲流行到全国,加上元代把人分三六九等,读书人尤其是南方汉人没有出路,因此勾栏瓦舍皆歌曲。曲总体分为南曲和北曲,北曲衬字多,多使用口语及北方方言俗语,如“帽檐儿当不得胡帽”“急煎煎”采用北方普通话押韵,故浅显易懂,传唱较广。南曲押古韵,衬字少,使用南方地区方言写成,如“逼罗”。

曲又有小令,散套及杂剧之分,小令与词无异,但在更为灵活的同时又将平上去分的更细致(南区还要算入声,入声在普通话中被派到了平上去中)。散套就是用一个宫调(见下文)将曲牌串联为一曲,无宾白科介(人物语言动作)。散套就类似于剧本,比如《窦娥冤》《赵氏孤儿》,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和宾白科介。

曲牌有的直接由词牌演变过来,但大多数与词牌迥乎不同,有的稍作改动,还有的比如词牌忆王孙与曲牌一半儿的调完全一致(除开一半儿最后的定格“一半儿XX一半儿X”)。像词牌里青玉案、八声甘州,曲牌里也有,还有的就是从唐教坊曲演化而来,亦或外来翻译,比如阿那忽、者古剌。有的曲牌可以作为套数与小令兼用,有的只能单独用。PS.北曲曲牌与南曲曲牌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曲牌被派分到各个宫调中,虽然词也有宫商之分,但曲一般要标出,像我们熟悉的天净沙属越调,小令套数兼可。山坡羊属北中吕,南商调,格律不同,北中吕一般作小令,南商调可以入套数。

(纯粹手打,没查资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