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修仙与修真有什么区别?我想自己写着玩玩,请问境界能自创吗?如果不能,境界是怎么划分的呢?

如题所述

一般的玄幻小说中的修炼等级有自己的自成体系的修炼境界,我们应该鼓励和推广具有东方修炼体系特色的修真文学,避开五花八门的修练等级和自创自编的等级名称,形成统一的标准化的修练境界体系,使其成为东文仙侠文学的特有文化。

修真,是现代都市修真文学中的叫法;修仙,则是古典仙侠文学叫的叫法。修炼者称为修士,修士之间则互称为道友。修士的修炼等级按成熟和正统的修仙(或修真)体系的划分应该是:
练气期(吸纳天地灵气,入体化为元力,寿元可达至百来岁;丹田为气状,初步掌握灵气术法运用,已具备神识,不能辟谷,体内元气并不能支撑太久的御剑飞行)、
筑基期(丹田为液态状,可辟谷,神识倍增,寿元可达两百余岁,不能遁光飞行,能长时间御剑飞行)、
金丹期(丹田内有规则的圆形固态丹元,已辟谷,寿元可达五百载,可驾遁光飞行)、
元婴期(破丹成婴,寿元可达千年岁月,遁光飞行,破体元婴可瞬移)、
化神期(体内元婴倍增,元婴向元神过渡,寿元可超两千余年,掌握元力领域,可破元婴瞬移)、
炼虚期(寿元可达近五千岁,体内元婴化为元神,返虚出本体,化为分身或众多分身)、
合体期(分身与本体合二为一,达到返朴归真,初掌神通,可破炼虚万千化身,寿元可达上万年载)、
大乘期(寿元可达两万余年,熟练使用或自创神通,法力肉身已具备飞升上界的条件,谌为修士大能)、
渡劫期(凡人向仙人过渡的境界,修士飞升上界以后,初掌天地法则,体内元力逐步向仙元力或仙灵力转换,失败则为渡劫修士,随岁月而消亡;转换成功,则融会贯通天地法则,可与天地同寿,是为仙)。
仙人较正统的划分体系,大致是:天仙境、真仙境(太乙真仙)、玄仙境(大至玄仙)、金仙境(大罗金仙)、仙君境、仙尊境、仙帝境。
最早提出修真或修仙的境界等级构想的小说是《飘渺之旅》,但那时侯非常不成熟且不严谨,后来经过众多网络修真小说的大咖作者的完善,就形成了较正统和成熟的修仙体系。

网络上比较权威、修练体系也比较正统的修真修仙小说,比如《百炼成仙》、《仙逆》、《最强弃少》、《凡人修仙传》、《紫府仙缘》、《修真世界》、《修仙狂徒》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24
“修真”源于道家理论,道教中道修行,求得真我去,伪存真为“修真”,后义延伸出多种修真门派乃修真相关理论.
“修仙”炼丹服药,安神养性,以求长生不老.后人渐渐忘却初衷使其达到长生不老和高人一等受人尊崇…的目的.
修炼则不同意,而是借以达到某些目的,长时间的修炼或锻炼.
比如说现在的道士就是修真,修炼内丹术,内丹术从修炼肾水精气起步,然后再结丹,丹有小丹,中丹,大丹之分,结大丹的时候称为”五气朝元”,然后粉碎丹气,凝神炼婴,元婴修炼成功过后,就已经是半仙之体了,有人说元婴有形,有人说元婴无形,我通过看道德经再结合自己的体悟,觉得现实中所谓的元婴应该是无形的,指的是返回”婴儿”(即无损)的境地 在小说中看到的修真者更多的像是修炼剑仙的 但是又在修真的境界,内容方面多次提到内丹术 实际上小说中的修真者是以道家修炼内丹术和修炼剑仙术的两种东西糅合而成的 一说 修真分辟谷,光照,灵极,元婴,出窍,混元,寂灭,渡劫,飞升,这九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初期,中期,后期 二说 修真各阶段名称设定: 气动、炼神、丹成、胎息、元婴、分神、出窍、化形、融合、还虚、元神、魔劫(亦称天劫)、地仙,前十一个阶段均分为三段:前期、中期、后期,修道之人在炼出紫府元婴后,才算真正跨过了修真者的门槛,可以修炼护身法宝了。魔劫期,是修真者进入地仙境界必经之路,爆发的时间不定,在进入元神期之后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渡劫以后将进入地仙境界,可进入被被成为仙界的地方修行。魔劫爆发得越早,威力相应也就越小,越容易通过,但在进入地仙境界以后,由地仙修天仙时,时间就越长,磨难也将越多。

至于自创境界,这个···真的不好说啊······因为如果很可能成为画蛇添足的败笔,当然,也或者是一种创新,惊艳旧有的规则,关键要看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功力了,最重要的是自创的境界能否自圆其说,如果破绽太多就不好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5-24
境界可以自创,也可以参考其他小说。修仙和修真没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