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贪嗔痴是啥意思

如题所述

贪、嗔、痴:又名三毒;指毒害出世善心的三种烦恼──贪、嗔、痴。又作三火、三垢、三缚。贪,是一种染着的心理。所谓染着,就是对自己喜爱的对象产生贪念。贪的表现形式很多,吝啬就是其中之一,贪财的人,不但舍不得将钱财与人分享,甚至舍不得自己享用。

骄慢也是其中之一,自恋的人,往往特别贪执自己的长处,觉得高人一等。谄曲还是其中之一,因为贪着别人的财富地位,就去溜须拍马,阿谀奉承。

嗔,是对自己讨厌的对象排斥抗拒,也有很多表现形式。有因厌恶产生的嗔恨,有因嫉妒产生的嗔恨,也有因得不到产生的嗔恨。痴,是愚痴,如不明事理,不知因果法则,不了解无常、苦空及解脱之道,都属于愚痴的表现。

扩展资料:

贪嗔痴在《大智度论》中也有记载。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生嗔恚,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故称为痴。此三者为一切烦恼之根本,荼毒众生身心甚剧,能坏出世之善心,故称为三毒。

三毒有正、邪之分,如诸佛净土仅有正三毒,无邪三毒。又大藏法数卷十五区分二乘及菩萨各有三毒,二乘者欣求涅槃为贪欲,厌离生死为嗔恚,迷于中道为愚痴;菩萨广求佛法为贪欲,呵恶二乘为嗔恚,未了佛性为愚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贪嗔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贪、嗔、痴。佛法中被称作三毒,是毒害众生于六道中苦苦轮回的恶习。贪心是指众生贪着世间的财、色、名、食、睡,从而产生杀、盗、淫、妄等恶行,造下无边恶业,最终沦落三途,无有出期。嗔心包括自嗔、他嗔、教人嗔。嗔恨是使众生走向自我毁灭的根源,坏众生道业,不能解脱。痴是指众生不信因果,邪知邪见的愚痴心。常无因求果,以为烧烧香,看看风水,算算命就能消除烦恼痛苦,实则一切烦恼痛苦的根源皆来自往昔恶业的果报。

要想消除贪嗔痴三毒,获得究竟解脱,就要勤修戒定慧。戒定慧三学是众生离苦得乐,解脱自在的最大依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3-17
贪心、嗔恨、愚痴。扩展开来具体的情况包括欲望无止境,该放的不舍得,不该放的更不舍得,容易生气,嫉妒心强,吝啬,自私,见利忘义,看不清事实真相,目光短浅等等等等,都是人类所共有的缺点,往往因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伤害到别人,造了业,以后还是要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反反复复无穷无尽。佛之所以成为佛,是因为他看到了这点,并彻底觉悟,真真正正在心里放下了世俗一切,于是他在世的时候到处去给别人说道,那时候随他修行的弟子大多修成正果了。
第3个回答  2018-08-02
发火,发怒,小到内心的一点不高兴,不满意,都是嗔,对众生有恶意,伤害众生的念头也是嗔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3-17
贪心不知足.嗔恨愤怒.痴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