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摩崖石刻的石刻

如题所述

楷书,宋淳熙二年(1175)镌于六曲溪南的响声岩。东向,竖书18行。幅面(高×宽,下同)57×410厘米,每字19×19厘米,距地高度(字幅上沿至岩前站立地面,下同)190厘米。
题刻全文:何叔京、朱仲晦、连嵩卿、蔡季通、徐文臣、吕伯恭、潘叔昌、范伯崇、张元善,淳熙乙未五月廿一日。
注:“徐文臣”旧志作“徐宋臣”。 朱熹,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又字仲晦,晚年自号晦翁、云谷老人、沧州病叟、遁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福建尤溪县。曾历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累官知南康军、知漳州、知潭州、焕章阁待制兼侍读,卒赠太师,封信国公。朱熹学识渊博,通儒、释、道大义,与张?、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在宋儒中影响最著。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等。朱熹一生与武夷山结下不解之缘,在武夷山生活、授徒、著述长达40余年。淳熙十年(1183,建武夷精舍(后世改称紫阳书院、武夷书院于五曲隐屏峰下。云集四方士子讲学授徒,招徕众多的知名学者,相继在九曲溪的两岸,构建书堂、学馆、山房。一时武夷山盛名远播,成为华夏的文化名山。他在讲学授徒、著书立说之余,还遍游武夷全山风景,写下大量诗歌,《九曲棹歌》至今脍炙人口,还在山中留下许多的摩崖石刻。偕游武夷山的领衔者为邵武理学家何镐(字叔京),曾任湖南善化县令。逝世后朱熹为之撰墓志铭;蔡元定(字季通),建阳人,朱熹的第一门徒,学者称西山先生,去世后谥“文节”,子蔡沈、孙蔡抗、曾孙蔡公亮都曾在武夷山留下摩崖石刻;吕祖谦(字伯恭),浙江理学家,朱熹学友,历官博士、国史院编修、著作郎,卒谥“成”。曾与朱熹讲学于武夷最久;范念德(字伯崇),建阳人,从朱熹游学;潘景愈(字叔昌),浙东学派理学家,陪同吕祖谦来访朱熹;连崧(字嵩卿),邵武学者,朱熹弟子;詹体仁(字元善,一度随舅姓张),崇安学者,朱熹弟子。
:纪游题刻。朱熹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率学友、弟子等人,偕同浙东派学者吕祖谦师徒前往与崇安县毗邻的江西铅山县鹅湖寺,同江西派学者陆九龄、陆九渊兄弟进行学术论辩,这就是哲学史上有名的客观唯心主义学派(以朱熹为代表)同主观唯心主义学派(以陆氏兄弟为代表)的一场大辩论,史称“鹅湖论辩”。行前,朱熹、吕祖谦偕同学友、门生等游览武夷山,并勒石纪游。 2、朱熹题刻 楷体,南宋淳熙五年(1178)镌于六曲溪南之响声岩。东向,竖书6行。幅面170×210厘米,大字38×30厘米,距地高度1200厘米。
题刻全文:淳熙戊戌八月乙末,刘彦集岳卿、纯叟,廖子晦,朱仲晦来。
注:民国《福建通志》、《崇安县新志》俱载有“晦翁”二字款识,实地看似无。
作者简介:朱熹,详见岩刻(1)。同游者刘岳卿名刘甫,崇安人,抗金将领刘衡之子,遵父嘱终身不仕,隐于武夷山水帘洞,朱熹与蔡元定等常到水帘洞共探理学奥义,逝世后,人们在水帘洞建三贤祠,祀刘子?、刘甫、朱熹三贤。廖子晦名德明、顺昌人,朱熹弟子;刘纯叟名尧夫,抚州金溪人,朱熹弟子。
内容浅释:纪游题刻。记录了朱熹与理学挚友、门徒频繁交往,切磋磨砺的情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