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兰区的行政区划

如题所述

1950年海南岛解放,6月成立海口市人民政府,振东区辖永安镇、白沙乡、甸埠乡。1950年12月,分属市第一区人民政府和第三区人民政府。1955年6月1日,撤销市第一区人民政府,将下辖8个街道,并为振东、博爱街道,隶属于海口市人民委员会。
1960年,振东、博爱街道合并成立中区人民公社,1961年6月,改称为东区人民公社。1962年1月,撤销东区人民公社,分别成立振东、博爱人民公社。1967年8月,振东公社改称立新公社,博爱公社改为东方红公社。1974年2月,撤社建区,立新、红岛公社合并成立立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东方红革命委员会。1982年10月,分别成立振东区人民政府、博爱区人民政府。
1990年11月15日,国家民政部批复同意成立海口市振东区为县级市辖区,是当时海口市三个区之一。1991年4月挂牌成立振东区,同时确定了振东区行政区域的界线和区机关部门的调整工作,并据此对原振东、博爱、白龙、新埠等区、乡镇进行合并。新的振东区管辖白龙乡、新埠镇和振东、海甸、白沙、人民路、博爱南、和平南、海府路7个街道,共36个社区、8个村。1996年,振东区下辖新埠镇、白龙乡和海甸、白沙、海府、振东、人民路、博爱南、和平南7个街道、50个社区、11个村。1996年辖区面积45.78平方公里。
2001年,振东区合并振东街道与博爱南街道为博爱街道;撤销白龙乡,分设白龙和国兴2个街道;从海府路街道管理区域中划出蓝天路(原机场路、机场西路)、西沙路(南航东路)以南部分,增设蓝天街道;并相应调整原辖区50个社区为47个,撤换原4个村为4个社区。调整后,振东区辖9个街道、1个镇,共51个社区。
2002年10年16日,根据国务院以及海南省政府调整海口市行政区域的批复,海口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振东区,并于2003年1月1日挂牌成立美兰区,由原振东区与原琼山市江东四镇合并组成,是海口市下辖的四个区之一,有东美(美兰)西秀(秀英)之称。美兰区下辖灵山、演丰、大致坡、三江、新埠5镇和白龙、蓝天、和平南、海府路、博爱、白沙、海甸、人民路8个街道。2005年6月,新埠镇改制为新埠街道,管辖新埠岛。至此,美兰区辖有4个镇、9个街道、52个社区、53个村。2009年,咸来村(办事处)中,分成1个社区、1个村,即原咸来镇墟部分改成社区,农村部分还属咸来村。2010年,美兰区辖有4个镇、9个街道,53个社区、53个村,共106个村(社区),下设468个居民小组、809个村民小组。 美兰区从1991年至2010年底,经济总量从9.78亿元增长到157.2亿元,是20年前的16倍。财政总收入2010年达到23.2亿元,是1991年0.111亿元的209倍。人均GDP从6158美元增长到25355美元,翻了两番。
2011年,美兰区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74亿元,同比2010增长13%。
2013年美兰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7.2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0%。 2007年1月至9月,美兰区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8亿元,同比增长6.6%,占海口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的17.2%;实现增加值0.71亿元,同比增长6.5%,占海口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的17.8%。在行业分布中,美兰区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木制品加工、铝制品加工、汽车修理、食品加工等。
2013年,美兰区工业总产值34.1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5.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5年的44.87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81.4亿元,年均增长19.3%。固定资产投资,从2005年的13.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3.2亿元,年均增长15.4%。
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4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17.9%。
2013年美兰区望海国际广场、名门广场等大型购物商场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凸显;海甸三东路、五西路、国兴大润发周边已形成较为成熟的集餐饮、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新商圈;以机场空港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业进一步巩固发展,全区已发展海航、海汽等物流服务企业60家。
2013年美兰区新埠岛国际游艇会140个游艇泊位全部投入使用,绿林风情运河水岸商业区已建成招商,将发展成为海口市最大的滨江商业街区;红树林5A级风景区的游轮渡口码头、海上红树林栈道将于2014年3月底正式对外开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