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关于青少年犯罪的论文,很急

老师让我们写一篇论文,要求关于青少年犯罪的,要求2000字,结合案例,概念等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探析
内容摘要:当今世界,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继环境
污染、毒品传播之后的“第三大公害”,已经成为困扰
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究其原因,关键在家庭,家
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文章从家庭结构、家
庭教育方式、家庭环境等因素入手,分析了青少年犯
罪的诸多家庭因素。与此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
提出了一些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社会治安;家庭因素;家庭
结构;家庭教育;家庭环境
从社会学和犯罪学的学理角度来看,青少年犯罪
是指已满14周岁到25周岁的青少年,实施了《刑法》
和其他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①。当今世界,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继环境污染、毒品传播之后的
“第三大公害”,已经成为困扰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
问题,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有关资料
表明,青少年犯罪人数已经占到全部刑事犯罪人数的
70%以上②,并且呈现出犯罪低龄化、性质暴力化、手
段成人化、类型多元化、组织形式团伙化等特点。那
么,青少年犯罪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怎样才能从根本
上预防和矫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忽视和亟待解
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青少年犯罪与不良的社会环
境、与学校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有关系,但根本原因
还在家庭,青少年犯罪与家庭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和生活的首要场所,是青少年
成长的“第一课堂”。众所周知,人的社会化从家庭
开始,每个人价值观的形成、生活目标的确立、行为习
惯的养成、社会角色的培养,最初都是在家庭完成的。
世界上没有天生的英雄,也不会有天生的罪犯。良好
的家庭环境,可以形成一个人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
格,可以抚育其健康的成长。反之,不良的家庭环境则
会导致一个人人格的缺陷和行为的偏差,也往往是导
致其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因素。在家庭里,青少年从
父母身上学到了最初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标准,在父母
那里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冲突
等。不可忽视的是,家庭的负面因素对青少年的健康
成长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正如美国犯罪社会学家戈
夫(W.Gove)指出的,“家庭在青少年犯罪中扮演关键
角色是在对越轨行为研究中最瞩目和最经常重复的
发现”③。最近这几年,国内外针对青少年犯罪与家庭
的关系展开了很多研究,比如家庭成员关系研究、家
庭教育方式研究、家庭成员榜样作用研究、家庭结构
不健全研究等。这些研究,共同揭示出这样的问题:缺
陷的家庭结构、缺陷的家庭环境、缺陷的家庭教育方
式,是青少年犯罪最为重要的因素。
一、结构缺陷型家庭与青少年犯罪
家庭结构是反映家庭成员组成的家庭模式④。在
健全的家庭结构中,父母、子女的角色和功能是完整
的,为教育、培养子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相反,
在缺陷型家庭结构中,父母教育角色欠缺,家庭功能
得不到正常发挥,子女的成长也就会脱离了正常的轨
道,潜伏着走向犯罪的危机。
(一)破碎、重组型家庭与青少年犯罪
破碎家庭,是指因为死亡或者因父母感情破裂导
致离异、分居、遗弃等原因使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存在,
从而使原来的家庭完整性、稳定性遭到破坏的一种家
庭⑤。这种家庭,自然结构被严重破坏,家庭的功能也
就不能得以健康发挥,失去父母双方悉心的照顾和正
确的引导,孩子就有可能生活在一个被遗忘和麻木的
环境里。他们无所适从,不知究竟该相信谁、依靠谁,
不知该如何面对自己破碎的家,在这种情况下,极有
可能造成内心痛苦,心理失衡,一旦受到社会上不良
因素的引诱,便会走上犯罪的不归路,难以自拔。破碎
家庭的子女,在父母亡故或是离异的残酷现实面前,
势必在心灵上遭受无法弥补的创伤,倍感痛苦,情绪
低落。在目睹同龄孩子幸福家庭生活的同时,会产生
强烈的自卑心理,甚至是怨恨。其次,缺少父母双方共
同的教育和监督,子女得不到来自家庭的有效帮助。
在生活和精神上遇到问题时,没有父亲或母亲的指导
关心,没有可依靠的支柱。感情上得不到应有的沟通,
精神抑郁得不到疏解,感到压抑。再次,父母离异后,
对子女丧失了责任感,甚至将子女视为自己追求幸
福,寻找“第二春”的障碍,常常表现为对子女的放任
自流,让子女感觉自己仿佛是父亲或母亲的一个包
袱,这使青少年子女心灵受到严重打击。最后,单亲家
庭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担心离异对子女心理上造成的
创伤,一味地想要弥补,于是就采取放纵、迁就,易让
青少年子女产生骄纵、蛮横的性格特点。以上这些
家庭功能的失衡,加上青少年不成熟的心理状况,很
容易使青少年心理结构中的消极方面得到强化,这些
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概率比正常家庭的子女要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