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的标签’为话题写一篇700-800左右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如题所述

这里有2篇。。1生活中,为了标明物体名称、属性等资料,人们通常要为物品贴上标签。其实,人们也常常为彼此贴上标签。标签标示着:荣誉、地位、职称、权势……这些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名利”。人们在这样或那样的标签下,或会迷失自我。其实每个人在步入社会之初,多是满怀斗志,希望有朝一日大展鸿图。只是遭遇失败,权利的诱惑,利益的驱使,使有些人从放弃诚信到放弃尊严,一步一步地,在不知不觉中沦落。有的人,像被狐狸贴上“歌唱家”的“泡沫”标签而失去嘴里的肉的乌鸦。这些人容易被他人的甜言蜜语所蒙蔽而放松警惕,丢失钱财。这样因为虚名而失去原有的利。有的人试图找寻捷径来获得利益,铤而走险,盗窃、抢劫甚至谋财害命,最终都难逃良心谴责和法律制裁。这样因为迫切得利而误入歧途,只能落个人财两空,身败名裂的下场。有的人,为了最求功名利禄,贿赂上级官员,失诚信不说,若被 暴光,名利双失。这样用不正当的手段追求名和利,却丢失了原有的名利。“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们追求流芳百世的心愿无可厚非,但现代人的心思却不是这般单纯。像是演员争夺奥斯卡,模特争当世界小姐,闲人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如此种种,为了名奋斗,是为哪般?其实不难发现,一旦人们名声在外,媒体就会纷至沓来,商家接踵而至,最后跟着的就是“利益”二字。现代许多人的奋斗目标就是这种名利双收,而且利益多多益善。然而,若是“荣誉、学位”这样的标签更是一种精神世界高尚的体现。“劳动模范”、“感动中国人物”是多么光辉的标签,这是大众对他们行为的肯定,体现了他们的勤劳、善良和勇敢。“医师”、“院士”体现人们职业水平的高低,这都是超越物质的精神升华,是值得人们努力的珍贵标签。生活在物欲横流社会的人们,与名利息息相关。若像老子、庄子一样远离名利,是不具有现实意义的。既然接触再所难免,我们需要审慎对待。对于比尔·盖茨这样的大企业家而言,利益已不能像名誉那样吸引他们。通过投资建设“印度硅谷”,建设非洲的基础设施等等大规模的慈善事业来名满天下,是他们的快乐所在,也是值得敬佩的。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而言,我们没有他们的富可敌国,我们只有一样炽热的爱心,献上的爱心也许是九牛一毛,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样,我们的贡献也是有意义的,一样值得赞美。生活中漂浮着那么多形形色色的标签,选择好的,才能使生活真的好。2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小小的标签。它们漫无目的的游走,只为等待一双双手将其贴在别人的身上。它们中有“荣誉”“地位”“职称”“权势”……高大威猛的狮子,因挂上了“驴”的标签而失去了往日的雄姿。所有的动物都否认它是一只狮子,直至最后,它自己也认可了这个身份,发出了驴的哀号声。这就是社会给予人们的压力。当一个人被贴上荣誉的标签,万众刮目相看,好评随处可闻。而那个人,也在一片赞扬声中逐渐迷失自我。当一个人被贴上“小偷”的标签,便如同过街老鼠四处逃窜人们的谩骂与指责,即使终有一天,改过自新,在群众的眼中依旧是窃贼。在《伤仲永》一文中,仲永原是一个天才儿童,很小便能赋诗,开口成章,左邻右舍无不称赞。而其父,便在这荣誉的标签下迷失了自我,带着他到处炫耀。终于,天才变成庸才,再也无法兴词赋诗。生活这枚标签,把贴上标签的人越来越格式化,他们无处可逃,不敢亲手撕去。只能无奈地听着那些看见标签的人,依着标签来看待自己。无法展示出自己的另一片天空。然而,也有人敢于与世俗挑战,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被得以认同。在达尔文写出《进化论》一书并公开发表演讲的时候,人们为他贴上了一个“骗子”的标签。甚至有人在他的演讲会上大声取笑到,他的祖先是猴子。然而公众的指责与辱骂并未使他放弃。在更加努力与艰辛的付出之后,他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与掌声。远古的时候,所有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他们为天、地贴上了标签,一直无人敢撕。终于有天,一位智者站起来大声宣布他的地心学说,并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绕着太阳转运。他就是哥白尼。言论一出,造成了很大的轰动,维护着那张标签的人们最终将其撕下。凶猛的狮子,贴上标签最终失去自我,变成了一头驴;聪明的仲永,因为父亲的虚荣,最终成为庸才;达尔文、哥白尼,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撕去了标签……标签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是否有撕下它的勇气。那些小小的标签又开始寻找它的主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7
我不知道怎样才叫“快”,只感到耳畔刮过一阵呼啸的风。此时的我,站在灯光明亮的站台上,面对着匆匆而过的地下铁。灯光幻影,永恒不变。

我也不知道怎样才叫“慢”,只觉得眼前的桃红柳绿一点点地离我远去了。此时的我,站在悠然划船的渔夫身旁,小舟底下泛着纤细荡漾的波浪。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哪样才是我所经历的朝暮华年?

似乎“快”才是现今,“慢”只是回忆。我可以慢慢地翻看泛黄的老照片,却无法挽留时针,让它停歇。似乎“快”就是现实,“慢”才是浪漫。没有面包填饱肚子,饥饿便在霎时如潮水泛滥。有了玫瑰香气四溢,甜蜜总能掩盖时光的流逝。似乎“快”才是科学,“慢”更适合文学,机器轰隆,不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磨墨挥毫,任好文章随墨香在纸上蔓延。

“快”与“慢”,其实是巴黎塞纳河的左岸和右岸。有右岸的繁华喧闹,相对就有左岸的悠然宁静;有右岸的蓬勃奢侈,相对就有左岸的沧桑朴素;有右岸的轻盈欢快,相对就有左岸的凝重感伤。右岸是生活的缩影,左岸是艺术的代言。

我的生活似乎也是这样,“快”与“慢”像两个互不打扰的影子,一个总在奔跑追逐,一个总是闲庭信步。有时,我抱着课本在各个实验室中穿梭,和蜷曲的纸带、不知疲倦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冰凉的试管、陌生的没有感情的化学试剂标签一一打交道。有时,我扶着下巴在每页书里流连,和唐诗宋词元曲、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三国两晋南北朝一一会面。我拂过生活的风铃,“快”与“慢”便交互碰撞,发出悦人的清响。

“快”与“慢”的影子,像在进行一场重叠的永不停止的接力,一直到彼岸花落,再到彼岸花开。

在纷繁反复的大千世界里,一个渺小的我,竟会茫然四顾,不知所措。我的心该放在天平的哪一边?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在大海一样翻滚的涛涛笑声中,我仿佛听到了答案。

生活纷杂错乱,我一样可以找到平衡点。节奏快时,便任由它快吧,我便调整自己的步伐,尽情挥洒,让心灵彻底地狂欢一下;节奏慢时,便任由它慢吧,我便放松自己的心情,自由舒缓,让心灵舒服地休息一下。我不必奢求什么,不必追逐什么,也不必放弃什么,我只做平凡快乐的我,我只过快慢由己的生活。

生活亦快亦慢,有快意,也有悠闲。

快,白驹过隙,惊鸿一现。

慢,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