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想象成一幅画,怎么写

如题所述

唐代文豪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寥寥数笔,就描摹出了一幅寒江独钓图,真是一篇诗中有画的佳作。的确,这首诗一直广为水墨画画家所钟爱,并对这首诗进行了再创作,下面茶诗网带您赏析下这幅中国水墨风景画。

《江雪》

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为何这首诗那么适合来作水墨画呢?

一、柳宗元江雪的诗意符合水墨画的寥廓和清寂之感。

《江雪》这首诗,诗的情韵与意境在于“绝”、“灭”、“孤”、“独”,也就是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光是这四个字,是否就能引起你无数的遐想了呢?绝灭是怎样的情态呢?孤独变成画,变成有形的东西该是什么样呢?这些其实都是靠意境来营造的。而这正是诗之妙处,也是水墨画所要追求的——意境之美。

二、柳宗元的江雪古诗由黑白的意象所组成,符合水墨画的色彩定位。

《江雪》的意象主要有,雪、山、江、舟和一个老翁,其中雪、江都是白皑皑一片,山、舟和老翁就是深深浅浅的墨色了。水墨画里,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而白,是这五色之外的第六色,是无色之色。所以《江雪》之色,正是水墨之色,水墨之色最适合来描绘《江雪》。

三、柳宗元江雪古诗中有大量的留白,也与水墨画的留白相契合。

《江雪》这首诗有很多意在言外,诗人通过写景,其实是在抒情。他将这份抒情留了白,让大家自己去感受,去推测,去构思。而这也是水墨画所追求的,含意无穷,启迪联想。诗与画的留白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空灵境界的审美追求。

现代美学大家宗白华先生认为:“艺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实’,引起我们的想象是‘虚’,由形象产生的意境就是虚实的结合。一个艺术品,没有欣赏者的想象力的活跃,是死的,没有生命。一张画可使你神游,神游就是虚。”这就告诉我们,一幅好的水墨画可以将你带入虚虚实实的意境中去,让你发挥想象,使你能够神游。而将《江雪》画出来,诗本身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更能给画带来这样的神游,在“似”与“不似”之间,引发无穷的想象。

水墨画以“气韵生动”为最高境界,诗歌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上品,两者融会贯通,形成诗画同源,所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耐人寻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8

《江雪》作者:柳宗元 (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作品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2-21
隆冬时节,北风吹着口哨来了.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上飘落下来,像一朵朵洁白的玉兰花,盛开在天地之间.往日翠绿的山峰,也已变得白茫茫一片,与天空融在了一起.\x09 \x09  把大地覆盖了起来,成了一个云色的世界.树上全是白花花的雪,树枝上挂着尖尖的冰柱;自由自在地飞翔的鸟儿已消失的无影无踪.河里的水结成了薄冰,鱼儿躲在水底.一个生气勃勃的世界,一下子变得万籁俱寂.\x09 \x09  天气实在是太冷了,人们躲在家里,围坐在炉火边,烤火取暖,四周都看不到人影.咦,这么冷,怎么还有人啊?近一看,原来是一位身披蓑衣,头上戴斗笠的老头儿啊!他独自坐在一只孤单单的小船上,砸开河上的冰,拿出鱼杆,用冻僵的手挂上鱼饵,抛进水中.他两手插进怀里,静静地坐在哪儿等待鱼儿上钩.(呵…真傻,这么冷的天还来钓鱼,你掉的到吗?)可是,这么久了,而且是这么的寒冷,那个老翁还是坚持着,静静地坐在那儿等待着鱼儿的上钩.也许,那个老翁知道他可能钓不上鱼,可他还是坚持着.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老翁对黑暗势力的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将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2-22
LV.3 推荐于 2018-02-14

隆冬时节,北风吹着口哨来了。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上飘落下来,像一朵朵洁白的玉兰花,盛开在天地之间。往日翠绿的山峰,也已变得白茫茫一片,与天空融在了一起。  
把大地覆盖了起来,成了一个云色的世界。树上全是白花花的雪,树枝上挂着尖尖的冰柱;自由自在地飞翔的鸟儿已消失的无影无踪。河里的水结成了薄冰,鱼儿躲在水底。一个生气勃勃的世界,一下子变得万籁俱寂。  
天气实在是太冷了,人们躲在家里,围坐在炉火边,烤火取暖,四周都看不到人影。咦,这么冷,怎么还有人啊?近一看,原来是一位身披蓑衣,头上戴斗笠的老头儿啊!他独自坐在一只孤单单的小船上,砸开河上的冰,拿出鱼杆,用冻僵的手挂上鱼饵,抛进水中。他两手插进怀里,静静地坐在哪儿等待鱼儿上钩。(呵…真傻,这么冷的天还来钓鱼,你掉的到吗?)可是,这么久了,而且是这么的寒冷,那个老翁还是坚持着,静静地坐在那儿等待着鱼儿的上钩。也许,那个老翁知道他可能钓不上鱼,可他还是坚持着。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老翁对黑暗势力的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将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134 78
下一条回答
周围人还关注
迷你世界上
迷你世界,
多玩我的世界盒子下
艾绒的功效与作用
哪里可以买到双氧水
手机游戏排行榜
超炫的手机游戏
艾灸治疗牛皮鲜

1条评论

爱评论的人运气都不太差
发布

热心网友
2
好!!!!!!!
2018-12-19 17:53 · 回复Ta
为您推荐
春夜喜雨文包诗怎么写
春夜喜雨 藏头诗 春 风又绿江南岸 夜 月暗黑踱步慢 喜 鹊唯有白日影 雨 打窗外为谁盼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 浏览69 2018-01-18
把《江雪》这首古诗写成一篇文包诗.怎么写
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 没有任何人,连鸟儿也不见踪影了, 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 一个老渔翁,独自静静的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10 浏览230 2016-12-12
我要一篇看图写作(江雪)
隆冬时节,北风吹着口哨来了,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上飘落下来,把大地覆盖起来,成了一个白色的世界。树上全是白花花的雪,树枝上挂着尖尖的冰柱;河里的水结成了薄冰,鱼儿躲在水底。一个生气勃勃的世界,一下子变得万籁俱寂。 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往日叽叽喳喳的鸟儿声消失了,它们有的到遥远的南方过冬去了,有的躲在温暖的巢里享受幸福生活,可怜的寒号鸟,三三两两被冻死在树下,哪儿都没有一只鸟儿的踪影。一条条山路白茫茫一片,没有人走动留下的脚印。啊,天气太冷了,人们躲在家里,围坐在炉火边,烤火取暖,四周都看不到人影。 在寒冷的江面上,肆虐的北风横行霸道,雪花西飞飞东飘飘,在寻找自己的天地。江上却有一位身上披着蓑衣,头上戴斗笠的老头儿,独自坐在一只孤单单的小船上。他砸开河上的冰,拿出鱼杆,用冻僵的手挂上鱼饵,抛进水中。他两手插进怀里,静静地坐在哪儿等待鱼儿上钩。 在这寒冷的环境中,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孤独,显出一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凛然不可侵犯。

90 浏览1648 2017-12-16
用《绝句》写成文包诗,作文400字
唐代有一大诗人“贺知章”,他写过许多著名的诗。有一天,贺知章在家里感到很烦闷,连一首诗都写不出来。要知道“诗起源于灵感”,没有灵感,怎么写出诗来?于是,贺知章决定开车去到外面溜一圈。贺知章解开车锁,坐在车上,系上安全带,握紧方向盘,踩下油门,飞奔而去。 贺知章开车,来到一条小溪边,只见河岸那一棵棵高大的垂柳已是枝繁叶茂。贺知章看到怎么美妙的一个画面,连忙停下车来,走到一棵大树前仔细端详:只见这一棵高大魁梧的柳树与众不同,像是用一块块精致的碧玉做成的;再抬头往上一瞧,那无数条茂密的枝条,仿佛是一条条五颜六色的丝带在往下垂。贺知章突发奇想:是谁将这柳枝上细小的嫩叶给裁剪而成的呢?这时,二月的春风正轻轻地吹拂着,贺知章恍然大悟,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它宛如一把灵巧的剪刀。贺知章诗兴大发,立即开车驶向家中。 回到家里,贺知章立即拿出笔来,在纸上写下《咏柳》这首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50 浏览2417 2017-11-27
写一篇文包诗形式的作文后面的古诗是《赠汪伦》350字
一天,大诗人李白在一艘船上,喝着酒,准备乘舟远行。忽然在岸上传来了一阵阵歌声,李白大吃一惊,想不到在这个时候还有人来为他送行。回头一看,便说道:“噢,原来是我的好友汪伦来送我了!”于是他又让船夫把船停到了岸边,来和自己的好朋友依依惜别。 “天下茫茫知己难寻啊!”李白说“我这一生有你这么一个知己真是我的福气,可是我们这么匆匆已分别又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只要我们有缘就一定可以想见,如果没缘我们也会在心中想念对方的。”汪伦意味深长地说。 这是船夫开始催促李白了,告诉他要开船了!( 365作文 http://www.lmmw365.net/zuowen/ ) “再见了朋友!”李白恋恋不舍地说。

47 浏览588 2016-12-01

正在加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