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这句话你如何理解

如题所述

老子有云:“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这句话的意思是: 人没有诚信,就不能立足于社会;做业务没有诚信,就不会兴盛;国家没有诚信,就会衰败。

诚信是做人之本,可以让我们受益一生;诚信是立业之基,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基石;诚信是治国之道,是抚民安邦的长久大计。

我们身边可能都有过不诚信的人,我原来有个朋友,他平时花钱大手大脚,但挣钱又不多,所以会经常借朋友或同事的钱,借的时候说两三天就还,可是往往一两个月都还不了。他还经常刷信用卡提前消费,后来银行的钱也还不上了,等银行来催款,又要借钱来还债。因为他经常不守信用,所以都没人愿意借给他了,最后把自己弄得声名狼藉。

再穷,也不要欠债不还;再难,也不要坑蒙拐骗。别让自己变成骗子,别让他人把你看扁!

唐代佚名所著的《玉泉子》一书中记载,吕元膺任东都留守时,有位处士常陪他下棋。有一次,两人正对局,突然来了公文,吕元膺只好离开棋盘到公案前去批阅公文,那位棋友趁机偷偷挪动了一个棋子,最后胜了吕元膺。其实吕元膺已经看出他挪动棋子了,只是没说破。
第二天,吕元膺就请那位棋友到别处去谋生。吕元膺之所以要辞掉这位处士,是因为从挪动棋子这件小事中发现了他的不诚信。

做生意更需要诚信,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温州皮鞋又叫“一日鞋”,假冒伪劣的品质引起了公愤,以至于很多商场都贴出“本店无温州鞋”的告示。1987年8月8日,在杭州武林广场,5000双温州劣质皮鞋被市民扔进熊熊大火,这把火也烧醒了温州人的诚信意识。

15年后,温州人用诚信重新拾起了温州皮鞋的尊严,在“中国十大鞋王”中,温州皮鞋有三大品牌名列其中。温州人还将8月8日这个倍感屈辱的日子确定为“诚信日”。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诸侯以为周天子有难,纷纷赶来勤王,没想到是周幽王为了博褒姒一笑的闹剧,之后周幽王又多次无故点燃烽火,于是大周王室失信于天下诸侯,最终这把火也点燃了他自己,玩火自焚,也导致了整个王朝的灭亡。

诚信是无形的财富,而这种财富比真实的财富更可贵,因为它是一切价值的根基,所谓是: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17
人无事不立的意思是:人一旦没有了信用,就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也不可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了。让我们明白了诚信的重要性。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1
人无信不立
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不可以在世界上立足,在社会上立足,说明诚信的重要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02
人无信不立”的“信”即“信用”由“诚信”演化而来的。从字面上看,“诚”与“信”是相通的。《说文解字》上说:“诚,信也”,二者互训,本意相通。古人把“诚”与“信”和起来使用,就是指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既不自欺,也不欺人。
  在我国的传统伦理中,诚实守信被看作“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甚至把诚信摆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位置,认为国家的朝政得不到人民的信任是站不住脚的。
《礼记》中也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认为人与人之间建立互信的关系,对实现社会安定、促进生产发展至关重要。 
 所以,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赞美诚信,并把它贯彻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比如,在交往中人们常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在经济生活中,人们把“童叟无欺”、“市不二价”、“货真价实”作为经商道德,形成了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买卖公平、保质保量的商业伦理和信用原则。
尽管世代更替,但是中华民族讲究信用的精神始终延续不断。  所以,自觉思考自己行为的结果如果做事情讲信用,你就会得到信任,在社会生活中得以立足;如果不守信用,你就会失去信任,甚至受到惩罚,在社会生活中遭受摒弃,没有立足的资本。
第4个回答  2020-12-22

于丹品读《论语》:为什么说人无信不立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