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皇帝的新装》里找描写方法,分析人物性格

如题所述

《皇帝的新装》故事性很强,皇帝癖好新衣(故事铺垫)——骗子投其所好进行行骗(故事发生)——君臣各图保位,受骗骗人(故事发展)——皇帝裸体游行(故事高潮),故事自始至终,都贯串着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骗子用根本不存在的布料、衣服向皇帝行骗,皇帝和大臣都甘愿受骗并且骗人,最后皇帝赤身露体在大街上游行,这一系列可笑的行为,尤其是皇帝裸体游行,当听到老百姓都道出真相以后,还硬撑着把丑剧演下去,乍一看,似乎难以令人置信,但细读体会之后,却令人信服.为什么呢?
正如安徒生自己所说:“最奇异的童话,是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的.”这篇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所虚构出来的种种情节,确实是以生活的真实为基础的,这可以从骗子、大臣和皇帝的所作所为来加以验证.在封建社会里,骗子投其所好,巧设骗局,是所有骗子的共同特点;大臣们为了自身利益,说假话,阿谀奉承,献媚取宠,也是屡见不鲜;皇帝有怪癖,奢靡愚蠢,贪图虚荣,外出好冠盖如云以耀其威仪,正是导致荒唐可笑的裸体游行的生活基础.由此可见,童话运用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时都包含着合理性,也是这篇童话的主要特点.
我们了解了童话的丰富想象、大胆夸张离不开真实的生活基础之外,还应进一步了解这些写作方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有力地表达主题,不是为想象而想象,为夸张而夸张.作者在这篇童话里,为了揭露和讽刺封建统治者昏庸腐朽、贪图虚荣而又愚蠢可笑的丑恶灵魂,围绕着“新装”所展开的行骗、被骗、互骗种种活动,对人物形象进行了极力的夸张,对人物的心理作了细腻的刻画.骗子骗术的狡诈性,皇帝及其大臣受骗的必然性,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而加强了作品的讽刺力量.
总之,《皇帝的新装》这篇不朽的童话,作品中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生动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既有现实生活的充分依据,又表达了对这样的皇帝和大臣的强烈憎恶感情.情节虽属虚构,但由于作者极夸张之能事,却讽刺得入木三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