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唱歌的墙阅读答案

如题所述

11.第②段中作者主要从哪三个方面描写池塘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
12.请对文中第③段画线处文字作简要赏析。
河北是黑色的原野,河南是苍黄的土地。秋天,万亩高粱在河南成熟,像血像火又像豪情。采集高粱米的鸽子们的叫声竟然如女人的悲伤的抽泣。但现在已经是滴水成冰的寒冬,大地沉睡在白雪下,初升的太阳照耀,眼前便展开了万丈金琉璃。
13.文中“那条瞎眼的狗”有什么特点?关干狗的描写文字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14.结合文本,联系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对民族心理及人文精神的认识,探究“会唱歌的墙”的意蕴。

11.(1)池塘无人可知的成因和极圆的形状令人浮想联翩;
(2)池塘中野生睡莲奇异的花朵富有象征和暗示;
(3)夜晚原野的声音具有渗透力。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题思路】扣住“深刻印象”这个关键词,将客观的景物与主观的想法相联系。可将第②段分成三层:第一层到“……猜想不透的结果就是浮想联翩”,第二层到“……象征和暗示就油然而生了”,余下部分为第三层。将这三层的主要信息加以浓缩和概括即可。
12.运用对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选择不同的景物、赋予不同的色彩、有动有静、有声有色,鲜明、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高密这片土地色彩斑斓、四季变幻,壮丽无比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内心的豪迈之情,更好地表现热爱家乡这一主旨。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解题思路】赏析主要从景物特点及其作用这两方而来展开。要概括景物特点,关键在于看描写什么景物对象或其哪个一侧而,其次看这些景物的共同特征,特别注意动词和形容词,然后再归纳。在抒情散文中,景物的作用主要考虑景物对结构、主旨和作者感情的影响。
13.(1)特点:看似莽撞盲目,却能扬长避短,利用自己丰富敏感的嚷觉、听觉来达到目标;对主人非常忠诚。
(2)作用:在结构上,上承对雪地的描写,下启对门老头儿的描述,起到过渡的作用。
【命题意图】本题考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对于“那条瞎眼的狗”的描述,主要集中在第③、④段,结构上的作用非常简单。
14(1)“会唱歌的墙”承载着大自然难以言说的瑰丽与奇妙。
(2)“会唱歌的墙”寄寓着门老头儿在困顿之中追求幸福的渴望。
(3)“会唱歌的墙”寄寓着祖祖辈辈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努力奋斗的精神。
(4)“会唱歌的强”象征着故乡人民不忘憧憬未来的乐观的精神,启发着我们乐观豁达地面对艰苦的生活。
(5)“会唱歌的墙”寄寓着作者对家乡风土人情以及内在人文精神的歌颂与赞美。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从不同的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解题思路】不仅要理解“会唱歌的墙”的表面意义,还要理解其在文中的寓意,更要理解其深层内涵,由实到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