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复旦大学的古代文学需要看哪些书?

如题所述

我觉得越是优秀的学校,越是要求考生知识面尽量广一些。比如北大根本不指定参考书,北师大虽然指定参考书,但考的题目往往超出范围。我考了两次北师,以我的切身体验、以及文学院近几年初试与复试中专业课出题来看,我觉得光看指定教材是不够的。1.
报考文学院的考生(尤其是自我感觉专业课还不够扎实的考生)可以先从作品入手,趁着时间尚早,花上两个月时间读一些经典作品,不止是背诵,更重要的是体验、领会和总结,这对于文学专业是必不可少的。我推荐几本作品选,供各位参考:
古代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朱东润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共六册)
现代文学:北大出版社,温儒敏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增订本》
当代文学:长江文艺出版社,洪子诚编《中国当代文学史作品选》(上下册)
外国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郑克鲁编《外国文学作品选》(上下册)
古代文论:上海古籍出版社,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
我当年就是从作品入手,然后再深入学习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现在虽然没时间看长篇作品,但是中短篇可以看一些,尤其是重点作家的重点作品。当然,以上选本只是我的经验,还有其他的选本,功能其实差不多。2.
07年北师文学院指定书目有:高等教育出版社、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郭志刚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洪子诚编《中国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李壮鹰李春青编《中国古代文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朱维之等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上海文艺出版社、王向远主编《东方文学史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陈惇刘象愚主编《比较文学概论》。
我的建议是:趁时间尚早,不妨再看几本相关书籍和教材,与指定书目配合着看,互相补充,会有更多启发和收益。
古代文学:指定的袁版《中国文学史》已经不错了,比较全面深刻,不需要再看其他的文学史教材。看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再买一些专题研究性质的著作,作为深入了解,例如南开大学出版社、王立群主编的《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现代文学:指定的高教版《现代文学史》我觉得比较简略,可以配合北大出版社、钱理群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以及人民大学出版社、程光炜等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三种书各有特点。
当代文学:指定的洪版《中国当代文学史》还不错,分章比较清晰,语言风格比较通俗平实。另有一本北师大老师亲自编写的《新中国文学史略》,是06年的指定书目,可以与洪版配合着看。洪版的书前者是按体裁编写,北师版是按年代编写,互相参照会对当代文学有一种立体的了解。
外国文学:可配合高等教育出版社、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其中包括了欧美文学和东方文学。
比较文学:在考试中所占份量很小,我觉得指定教材看看就够了。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看看北京大学出版社、乐黛云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
文学理论:虽然分值很重,但一般不会超出指定教材的内容,指定的童庆炳《文学理论》一书一定要啃透、背熟,还有一本与此书配套的《文学理论教学参考书》,也是高教出版社的,童庆炳编写,值得买。如果想更深入了解,也可以看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新编》。
我个人认为,在复习时最好不要去考虑哪一科重要、哪一科不重要,因为今年考小题的科目明年可能考大题,今年考大题的明年可能考小题。复习时最好都要照顾到,不要留死角。3.
我考的是古代文学专业,复试时,笔试考题很灵活,明显超出了指定书目的范围(据说是以前考博士的题目)。北师文学院没有指定复试参考书目,只是说要考中国文学史和文献学方面的内容。文献学在笔试和面试中所占的份量并不重,我个人推荐两本书,应该可以应付复试了。
文献学:中华书局、金开诚葛兆光著《古诗文要籍叙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牟玉亭著《中国古典文献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