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俗称“小年”。那里有书写小年的对联诗词呢?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个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那么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1、《小年》宋·文天祥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

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

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2、二十四日(宋·文天祥)

壮心负光岳,病质落幽燕。

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

岁时如有水,风俗不同天。

家庙荒苔滑,谁人烧纸钱。

赏析:这两首诗写在小年时,燕京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是文天祥当时兵败被俘,英勇就义的地方。节日的百感交集、对家乡的思念、视死如归的决心,在这两首诗中一览无余。

3、《献寿》 宋·孙纬

面脸丹如朱顶鹤,髭髯长似绿毛龟。

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

赏析:在小年这天祭灶是一项在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因为过一天之后灶神要上天去拜见玉帝,所以要好好恭送灶神上天,求他上天多言好事,带回吉祥。这首诗前二句写了灶神的相貌,后二句写了祭灶的活动。

4、《祭灶词》 宋·范成大

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赏析: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过去,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在灶屋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神龛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上天奏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额是“一家之主”。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们把灶王爷恭恭敬敬地奉为一家之主,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首诗就详细的描写了祭灶神的食物的丰富以及“男儿酌献女儿避”等民间传统。

5、祭灶诗(宋·吕蒙正)

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

赏析:作为一个文人,小年祭灶只能用清汤寡水以及写诗的方式。作者借写祭灶抒发了心中愤懑不平之意。

6、送灶(清·查元鼎)

酬君海外佑行厨,持惯长斋合笑吾。晨夕餐从辛苦得,盆瓶礼不古今殊。

鞠躬此日朝天阙,屈指明年返帝都。但祝东南兵燹静,安排茶灶泛西湖。

赏析:这首诗前三联写的十分工整。用食物祭灶神,送他今日上天去朝见玉帝。最后一联是全诗亮点所在,希望灶神明年回来的时候,战争就已经停止了,这样就可以在西湖上迎接灶神了。

7、木兰花慢 送灶(清·杜文澜)

听千街响竹,趁宵半、送神归。正白马迎初,黄羊荐后,风漾灵旗。

琼卮漫教醉倒,怕曛曛、夜奏绿章迟。知否天阍万里,九门虎豹环司。

芳时。彩燕丝鸡。中妇艳,少儿嬉。笑因热何人,踞觚凭我,媚奥奚为。

休辞岁盘草草,供梅花、聊当赠行词。好问和羹心事,炊香到处春回。

赏析:这首词写了祭灶的风俗以及家中过年的热闹氛围。上片劝灶神不要因为贪喝人间美酒,误了上天向玉帝禀告的公事。下片转而写了人间烟火。“好问和羹心事,炊香到处春回。”写的十分温馨热闹。

8、换巢鸾凤 乙巳送灶(清末民国初·王闿运)

烹得黄羊。喜厨中酒熟,甑里糕香。团圞无镜,听儿女、有家当。

五穷辞去去东洋。依然那时、镫光烛光。消得我、七十次,香花供养。

惆怅。休更想。要识世间,苦乐常相傍。范釜常寒,梁炊不熟,他日欢情无量。勘破流年似回环,只愁霜鬓明朝长。谁思量。紫姑神、如愿酬饷

赏析:王闿运是清末著名诗人、政治家。这首送灶词写的十分沧桑。又是祭灶时候,有黄羊、有酒、有年糕。想想已是第七十次祭灶了,不由生出沧桑之感。世间苦乐,早已随流年看透。只是感慨又一年过去,又要再添霜鬓了。

9、《庚子送灶即事》 鲁迅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赏析:请灶君吃了胶牙糖,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杀黄羊祭灶的风俗自汉代流传下来。”瓣香”是佛教用语,即一炷香。用点燃的一炷香表达心中的虔诚。而这一炷香也需要典当衣物才可以获得。这首诗写出了贫苦人家过小年时候家中贫困带来的窘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9
一阵鞭鸣,但觉隍惊。望时钟,珠色尘蒙,金牛渐远,猛虎升腾。悚光阴急,驹过隙,酒陈浓。

皑皑雾锁,淡淡星晶。忆绍年,唯觉苍冥。恍如一梦,算取空名。静观长天,云游走,一身轻! 鞭炮是喜庆的天使
  在节日里争相演唱
  灰暗的天空里开出璀璨的花朵
  映红了人们的笑脸
  其实,过年就是一种气氛
  辞旧迎新的时候
  总是令人感慨万端
  
  心灵是人生的导演
  派出行动的先锋营,思想的智囊团
  还有知识的大部队,经验的加强连
  它们骑着时间的战驹
  舞动勤劳的刀剑
  开拓出一片精彩人间
  
  其实过年,就是
  过一种精神,过一种心愿
  酒肉算什么,吃喝只是生活的一环
  终于可以放下功名利禄
  大规模地花钱
  像一掷千金的富豪
  潇洒之中透出几分昂贵的浪漫
  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仰头展颜
  扯开喉咙大吼,放亮嗓子呐喊
  手舞足蹈地歌唱,哪怕五音不全
  歌声是一双美丽的翅膀
  能够带着我们飞上万里晴空
  歌声里诞生了一个
  活色生香的春天  
第2个回答  2013-10-29
谁牵着我的手,这新年的兽
  在原野的狂风中游走
  塬上浑厚的钟声一点点地把我敲进大地的苍茫
  我的脚步尽量轻轻
  怕惊醒那些深虑的伤痛
  我的远眺不胜岁寒
  在风车硕大的叶片上
  裁出沉寂良久的弧线
  
  一次次地站起来,在料峭的春寒里
  竖直忧郁的目光
  此刻,我纯粹如一首世俗挤压下的小诗
  三三两两的文字
  在一月的阳光里千里辗转奔袭
  我的目的浩如明月,并最终把自己的旗旌
  插上沸腾的鼓楼
  
  阳光一米的距离,用心呵护冬夜无眠
  红红的炉火点燃欲望的火苗
  这新年的兽,大把大把地吞噬掉我的青春
  只剩下睡梦中的一呼一吸
  梦魇再次缚紧现实的窘迫
  谁能挽住我的手
  和这新年的兽竞走
  
  大红大红“福”纸裹着的我
  鲜艳的祝福包围着的我
  使新年的兽望而怯步
  我是这新春最初的炮仗
  谁能拉响我伸长的引线
  如果一方干涸的田园
  需要用鲜血来浸染
  欲放含苞的春天就做了十字架的底盘
  我将第一个走上新春的祭台
  一点点,一点点地
  融入初夕腾空而起的
  轻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0-29
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第4个回答  2013-10-2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