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的前世是什么,什么来历

活佛济公的前世是什么,今世为什么法术哪么高强,最后济公成佛了吗

济公诞生时正好碰上国清寺罗汉堂里的第十七尊罗汉(即降龙罗汉)突然倾倒,于是人们便把济公说成是罗汉投胎。黎民盼望救星,社会呼唤英雄,当人民十分需要圣贤的时候,高僧就成了“活佛”。

凡人道济成为历代供奉祭祀的神灵,其成佛后的尊号长达28个字:“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罗汉阿那尊者神功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集佛道儒于一身,堪称神化之极致。这也就说明济公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人民心中的“活佛”,反映出济公形象的广泛亲和力。

扩展资料

济公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浙江台州人,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圆寂于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原名李修缘,法名道济,别称月引流光。因平生才华横溢,乐善好施,深知民间疾苦惩处为富不仁之人,深受百姓爱戴尊为济公。

济公是当时天台临海都尉李文和的远房孙。他剃度出家的地方就在灵隐寺,在他一生的行径中,被民间渲染的离奇古怪。事实上,济公是一位性格率真而颇有逸才的名僧,他的师父就是著名的瞎堂慧远禅师。

济公佛学造诣颇高,但其一生行径与一般出家僧人也确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济公一生怡然飘逸,喜好云游,出行四方,足迹遍及浙、皖、蜀等地。他常常衣衫不整,寝食不定;为人采办药石,治病行医,解忧解难,常常灵验,广济民间疾苦。

因此,其德行广为人们所传颂。又叫济颠和尚。济公活佛破帽破扇破鞋,貌似疯癫,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但确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他的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好打不平,救人之命,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广为传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济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8
济公,或称济公活佛、济公禅师、济颠。他本姓李,名修元,又名心远,是宋朝时浙江台州(临海)天台县人。父亲李茂春,母亲为王氏。夫妇二人因年迈尚无子嗣,於是日夜祈神求佛。某夜王氏梦见一尊罗汉,赠以一朶五色莲花,王氏接过莲花吞食,不久便怀有身孕。南宋绍兴三年(西元一一三三年)二月初二日产下一子,夫妇一举得男十分欢喜,满月时大宴宾客,当时有高僧性空,前来祝贺,赐名「修元」。传说他降世的使命,是因如来佛祖座前的大鹏鸟,但因触犯天条,私自逃下凡尘,因此才命降龙罗汉(济公)下凡转世,找寻大鹏鸟的下落。济公在尘世间,也经历各种刼难,在历经千辛万苦后,终能完成了他下凡的使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19
降龙罗汉,
第3个回答  2019-02-27

济公活佛

为什么会有济公传?师父今天讲给你们听。实际上,济公菩萨的成长,他经历了多少世多少世才成为一位活佛,就像为什么有人说观世音菩萨是从印度来的,为什么又是中国的妙善公主呢?很多人搞不懂,他们只看到了观世音菩萨的前世,因为观世音菩萨曾经是中国人,所以把他拍成中国人的样子。那么印度人呢,就把观世音菩萨变成印度的菩萨。实际上就是累世的修炼所为。就像师父的徒弟梦见自己曾经做过女皇。师父告诉你们,这些都是存在的,都是真的,但是只不过是你的过去。那些天才是怎么出来的?实际上他们不也只是靠这一世的呀。 

师父这几天看了看网上,有一位海外女听众说,她已经70多天没有来例假,师父叫她念几张小房子,刚刚烧掉就正常了,开心得很。像这种灵验的事情太多了。师父跟大家讲,信佛要有信心。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心,这个世界就对他就会黯然无色,就是什么希望都没有了。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就要有信心,自己做错事情要能够反省,洗涤自己的心灵。如果做好事就要坚持,做坏事的话要改正,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往上进步,这个人才是修心学佛的人。如果一个人什么事情都不顺利,那肯定有他的原因,佛法上称之为因果。

今天给大家讲“般若”。大家经常听到一句话,“般若波罗蜜多”,到达了彼岸。在佛法上的一个解释,般若是有知。但是般若在人间的解释叫无知。无知是什么?不知道。实际上,无知就是无所不知,正因为你把什么东西都看穿了,所以你才知道这个世界全是空的,你什么都明白。当你得到无所不知的时候,你就是般若。佛法上讲,般若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是一种人为的思想境界。当这个人什么都不明白的时候,他的境界很低;当这个人什么都明白的时候,他的境界很高。如果对人间的事情无所不知,那是什么呢?

那是智慧。如果你超越了人间的智慧,就是对宇宙的总体理解,这就叫般若智慧。比如说,我们生活在这个宇宙当中,我们对整个宇宙、大自然什么都懂,很聪明,那就叫理解,实际上你只不过是理解了宇宙人生的一些东西而已。如果你能够利用你的智慧来断烦恼、破无明,实际上这就叫般若。什么叫断烦恼?就是当你有烦恼来的时候,你把它能够断开,破无明就是能够把自己的无明习气甩掉,如果自己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装懂,或者很多自己从前世带来的恶习也可以称作为无明。

师父这几句话绕来绕去跟你们讲,实际上就是教你们得一个“根本智”,要得到根本的智慧在人间。般若智慧能够断烦恼。实际上,智慧和般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间的智慧能够升华到断烦恼、破无明。比如说,这个孩子特别聪明,如果读书不单聪明,而且知道为谁学,为了什么学,学了之后怎么样,他什么都知道,这孩子前者就是有智慧。人要有智慧,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后者要达到菩萨的智慧,那就叫般若。 

菩萨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拿点钱出来,叫财供养。在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中,法布施是最好的。法布施就是去劝人家修心念经。如果这个人不相信的话,你去度他信佛。这就是法施,最好多做法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三施齐发,功力无比,功德无量。师父讲给你们听,度有功德的人比度无功德的人,功德更大。

比如说,医生是有功德的人,如果你们去度医生,功德更大。如果你们去度一个已经修佛修心的人,那功德更大。如果一个人已经拜佛了,但是不知道怎样念经,度这种人功德也很大。我们做人不要等到自己一副老骨头的时候才后悔,我们每个人活着就是一口气。要剩还有一点有限的生命时,多救人,多做功德。

我们在学佛当中不要以为自己能够驾驭这个世界,实际上我们被这个世界弄得团团转。我们的命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的命掌握在你的根上。这个根是什么?叫根缘。实际上就是你过去种的那个缘上。所以我们总爱讲,寻找根缘。我们过去的缘很差,我们现在得到的就是恶缘。我们前世做的缘很好,我们得到的就是善缘。我们过去种的因不好,所以我们得到的就是恶果。如果你能够断烦恼、破无明,你就叫般若。如果把般若和智慧放在一起,你就能够断烦恼、破无明。这就叫“根本智”。

就是说,这个智慧是最根本的,最里面最深的智慧、能够解释宇宙万有的现象,又称“后得智”。实际上,你有能力解释宇宙万物的现象,只不过是你后来在人间得到的智慧,也称为“人间智”。你不能懂得断烦恼、破无明,因为这个烦恼是前世带来的,是你与生俱来的,你破除不了与生俱来的,实际上你就是没有根本智慧。人间的聪明智慧就是动小脑筋、搞研究,等,这些都是后得智,因为他没有一种根本智慧。

有些人很聪明,是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化学家、数学家,等,这些人都是后得智,他能够理解宇宙万物,等,但是他不能断烦恼。很多科学家为了分房子、涨工资照样跟领导吵架。很多科学家懂得原子能,但是他被人家利用,他不知道发明原子弹是为了什么用的,他就知道研究。你说他有智慧吗?他有。但是他没有根本智慧。实际上,后得智就是从根本智里生出来的。也就是说,后得智是儿子。儿子是由爸爸生出来的原理一样。 

智慧之体,反过来就是智慧。智慧在人间是有形体的,它还有体,它就不能成为最高的智慧。比如说,我们想做一件事情,这个人想出来一个办法,那叫聪明。举个例子,买绿豆,突然之间,价格从正常的9元钱降到3元钱,聪明的人马上买十包回来,但是有智慧的人呢,他就看看这个绿豆是不是过期了,会想想为什么他卖这么便宜?这就是寻根寻源。智慧是有体的,如果把智慧用在形体上,就不是真正的智慧。要无智,我没有智慧。我今天跟着师父好好修心,好好念经,我没有智慧,因为我没有智慧,我要好好学,我要认真学,我没有想法。

无智到了最后,就叫无所不知。因为你觉得自己无知了,你去拼命地学,你到最后什么都知道了,就叫无所不知。你觉得自己满了,自己有智慧了,你还会去学吗?你就到顶了,学到的就这点知识了。所以,要无知,认为自己没有智慧,才能无所不知,然后你就达到般若了。有了般若之后,就有了智慧的大圆满,然后叫自信的大圆满,自己本性的圆满。因为你有了所有的智慧,是最高的般若了,你自信的大圆满就得到了。

再讲到究竟圆满的大智慧。什么叫究竟圆满?我已经知道这个宇宙人生,包括天地人,包括冲出天地人,跳出三界,不在五行当中,已经超出这个宇宙的最高境界了,那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什么叫无上?已经是最高了,就像我们观世音菩萨一样,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为什么会有妙善公主?为什么会有济公传?师父今天讲给你们听。

实际上,济公菩萨的成长,他经历了多少世多少世才成为一位活佛,就像为什么有人说观世音菩萨是从印度来的,为什么又是中国的妙善公主呢?很多人搞不懂,他们只看到了观世音菩萨的前世,因为观世音菩萨曾经是中国人,所以把他拍成中国人的样子。那么印度人呢,就把观世音菩萨变成印度的菩萨。实际上就是累世的修炼所为。就像师父的徒弟梦见自己曾经做过女皇。师父告诉你们,这些都是存在的,都是真的,但是只不过是你的过去。那些天才是怎么出来的?实际上他们不也只是靠这一世的呀。 

法施功德最大,救人功德最大。念点经可以得到智慧,但是得不到他的根本智慧。师父用现在这种法 门教人,用的也是人间的智慧。但是在人间智慧的背后,师父也运用了根本智。因为没有这些根本智,师父怎么来救你们这些人?有时候根基摇动,师父的智慧就变成人间智慧了。如果师父有根本智做抵押、做支撑的话,师父的智慧出来绝对是菩萨的智慧。师父很谦虚,跟青年团讲话的时候,师父经常批评自己,是为了让青年人知道,我们人都有毛病,都要改,就像我们会生病一样,你敢说有谁从小到大没有生过病吗?

不生病就不是人,不生病的就是灵体,因为他没有真实的肉体,他没有阴阳五行。所以他成为不了一个肉体。所以他就不会生病。但是他是感官在受苦,他感觉到痛苦,就像你们被人家骂,孩子出去了你担心他,或者身体疼痛,犹如人家告诉你,你生恶病了,那个时候肉体还未痛但是感官上已经开始痛苦,实际上就是灵性的折磨。

师父跟你们讲得很透啊,要你们不要受到灵魂的折磨,也不要受到精神的折磨。很多精神病患者,他们实际上是受到灵魂折磨。肉体已经没有感觉了,灵魂已经控制不了他的肉体,所以他不知道痛苦。一个人没有灵魂,他就不成为一个人。植物人就是这么来的。师父现在跟你们讲的都是高深的、怎么样运用你的智慧和灵魂来控制你、来度过人生,要让人生充满智慧,洗涤干净,来过完这段人生之路,很不容易啊。

你来做人了,你就要忍受人间的不平,人间的痛苦,人间的灾难,人间的所有一切给你带来的不公正。为什么我的家里是这样?为什么我的老公这样?为什么……?为什么……?有一个人说,要把师父的东西编成十万个为什么,太没智慧了吧?把师父高深的佛法、救人灵性的东西编成十万个为什么,一问就能知道吗?这个不是人间的知识,是要用悟性,要靠自己的本性来修。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你才能开悟啊。否则你怎么悟得出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