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具体是怎么回事?请赐教,谢啦!

如题所述

窦燕山的故事发生在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河北省遵化市,那时正处于五代十国的后周时期,遵化后唐925年建县,是在后周之前,窦燕山所在的西龙虎峪镇龙前村当属“遵化县”境内。

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周时人,家住燕山一带,故人称窦燕山。他出身富裕,但以势压贫,穷人借粮时小斗出大斗进,年过三十膝下无子。

一天死去的父亲梦中告诉他:“你心术不正不会有儿子,必须积德才能感动天地”。从此,窦燕山积善行慈,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有个仆人偷了他的钱把幼女留给他,窦收为养女并抚养成人,为其择良婿赠给丰厚的陪嫁。

他的妻子连生了五个儿子,他注重品德才学培养,先后登科及第,创造了著名的“五子登科”的神话。

后《三字经》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来歌颂他,教导儿童要好好念书,父亲也要教子有方。

扩展资料:

一、故事具体内容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都考中了科举。

窦燕山生于五代时期,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乱的阶段。窦燕山虽然家庭富足,但是自幼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很孝顺,对于母亲的话,从来不敢违逆。

在那个时代的人,多数在二十岁左右就结婚,所以如果到了三十岁还没有儿子,就会感觉到“无后为大”的忧虑。

可窦燕山到了三十余岁,膝下犹虚,正在愁眉不展的时候,忽然有一天夜间,做了一个梦,梦见他已故的祖父对他说:“你前生的恶业很重,所以你今生的命运,不仅没有儿子,并且寿命也很短促。

希望你及早回心向善,努力多做救人济世的善事,或许可以转变业力,挽回命运。”他一觉醒来,把梦中祖父的话,一一铭记于心,从此立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窦家有一仆人,盗用了禹钧二万银钱,恐怕给主人发觉,就写了一张债券,系在自己小女的臂上,券上写明:“永卖此女,偿所负钱。”仆人从此远逃他乡。

禹钧发觉了这件事,把仆人所写的债券焚毁,并且对仆人的女儿抚养得很好,那女儿长大后,禹钧还替她备了嫁妆,嫁了一位美满的贤婿。

窦禹钧一生做的好事很多,例如亲友中有丧事无钱买棺者,他出钱买棺葬殓;有家贫子女无法婚嫁者,他出资助其婚嫁,使外无旷夫,内无怨女。对于贫困得无法生活的人,他借钱给他们,使他们有做生意的资本,因此各地的穷人,由他帮助而得以维持生活的,不可胜数。

他为了要救苦济人,所以自己的私生活很俭朴,丝毫不肯浪费,每年量一岁的收入,除了供给家庭的必要生活费用外,都作救苦济急之用。他还建立书院四十间,聚书数千卷,礼聘品学兼优的老师,教育青年,对于无钱的贫苦子弟,代为缴纳学费,先后造就了很多学问高深的优秀人才。

后来努力修身积德的窦燕山终于有了孩子,而且还是五个都是儿子。中年得子的窦燕山对孩子教育还是严厉,而这个五个孩子也很争气,学习刻苦,孝顺师长。后来五个儿子都先后中了进士,做了大官

二、相关成语五子登科解析

【解释】: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

【出自】:五代司马贞补《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用作结婚的祝福词

三、相关传统图案

1、雄鸡:吉祥如意,常带五只小鸡寓意五子登科或教五子。

2、一只大猪膝下,一群小猪仔在欢快地戏耍着,这款叫做“金玉满堂”,寓意五子登科、六畜兴旺。

3、生男报喜蛋染红绿蓝黄紫五色,寓意“五子登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子登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0
这句经你没有写全,应该是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窦燕山:即窦禹均,五代五万晋人,他聘请名儒做儿子的老师,后来五个儿子都考中“进士”。
《三字经》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是对窦燕山教育子女经验的总结。 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晋时期人,他的老家是蓟州渔阳,也就是今天天津的蓟县。过去,渔阳属古代的燕国,地处燕山一带,因此,后人称窦禹钧为窦燕山。
窦燕山出身于富裕的家庭,是当地有名的富户。据说:窦燕山为人不好。以势压贫,有贫苦人家借他家粮食时,他是小斗出,大斗进,小秤出,大秤进,明瞒暗骗,昧心行事。由于他做事缺德,所以到了 30 岁,还没有子女。窦燕山也为此着急,一天晚上做梦,他死去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心德不端,恶名张注天曹,如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一辈子没有儿子,也会短命。你要赶快改过从善,大积阴德,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

从此,窦燕山暗下决心,痛改前非,缺德的事再也不做了。 一天,他在客店中捡到一袋银子。为找到失主,他在客店里整整等了一天。失主回到客店寻找,他原封不动地将一袋银子归还给失主。 窦燕山还在家里办起了私塾,延请名师教课。有的人家,因为没有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费。总之,自那以后,窦燕山就象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周济贫寒,克已利人,广行方便,大积阴德,广泛受到人们的称赞。

后来他的妻子连续生下了五个儿子。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养教育儿子身上,不仅时刻注意他们的身体,还注重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修养。 在他的培养教育下,五个儿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长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礼部尚书;次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礼部侍郎;三子曾任补阙;四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谏议大夫;五子曾任起居郎。当时人们称窦氏五龙。

当时有一位叫冯道的侍郎曾赋诗一首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这里所说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对窦燕山“五子登科”的评价和颂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02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本名窦禹钧,北京幽洲人.传说,窦燕山少时行恶,三十而无子.其父送梦给他让他"速要悔过迁善""改过呈祥".他将梦中之言谨记在心,于是周济贫寒,广行方便,大积阴德.后生五子,且齐登科甲.长子曰仪,为礼部尚书;次子曰俨(yan),为礼部侍郎;三曰侃,为补阙;四子曰称,为谏议大夫;五子曰僖(xi),为起居郎.后有侍郎冯道赠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
香:黄香,字文强,东汉时代的江下人(今湖北).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幄,使枕席清凉,以侍父母安寝;每当冬日严寒,则以身为父母温暖炕席,使之暖卧.
第3个回答  2020-04-09

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五子登科的故事,你知道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