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日记(不要范文,只要写好的方法)快~!

生活平常无味,自认为没什么好写的。(不外出旅游,没有兴趣班,没有兴趣爱好,每天都是吃、睡、做作业、看电视,家庭谈话也没什么【都是像“要好好学习哦!”“复习功课去。”一类的】,没什么大事件,家里没有动物)

写一些从生活中得到启发的事,比如说从一颗青春痘得出 只要抛开烦恼,就能做一个自信满满的人 这些启发。一个人把自己在每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感想和见闻有选择地、真实地记录下来,这就是日记。
记日记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很多著名的作家都有写日记的习惯。文学家鲁迅先生天天写日记,一直到他临死的前三天也坚持写日记,为他的写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而且,许多名著就是通过日记整理而成的,如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
坚持写日记有很多好处呢!可以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有助于培养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助于锻炼意志,培养恒心。只要你以一颗虔诚的心对待生活,并愿意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写日记就会像收集雨花石那样快乐!
在考试中,许多同学看到作文题目无从下笔,抓耳挠腮,就是因为平时没有积累或者积累不够,找不到合适的写作素材。如果坚持写日记,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活跃了写作思维,作文时就能文思泉涌,立马成文。
下面,让老师带你走进日记的天地。

基 础 篇

怎样写日记之方法一:写什么——细心观察,积累素材面对如此有用的日记,有些同学却总是提不起精神来,总觉得没话可写。一天24小时,无非是吃、睡、学、玩的大杂烩;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想起来就要打哈欠。如果这样硬写的话,只会拼出一篇乏味的“流水帐”。难道生活真的这样平淡无奇吗、索然无味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自己的生活,去发现写作的素材……
(一)观察周围的人
有的同学会问,我见过那么多人,让我写谁好啊?一句话,从你最熟悉的人开始写起。我们每天都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往往忽略了他们,耐心地观察他们,也许你会发现,原来我的家人如此可爱。记得一位同学曾经写过这样一篇日记:他的爸爸最近迷上了看电视,妈妈让他去买酱油,爸爸不想去,就哄着他去买,还要用猜拳的形式来决定谁去。结果爸爸输了,不得不自己出去买,却因为着急回家看电视,没有认真看瓶子上的标签,将酱油买成了醋。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平凡小事,小作者却细心地在日记本上记录下来,体现了爸爸小孩子般的性格。
(二)观察周围的事
学校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我们每天都要和同学、老师生活在一起,每天学校里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要做有心人,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一个同学在日记中这样写到: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叫班里的“滑稽大王”到讲台前读课文,只见他拿着书,大摇大摆地走到讲台前,先是皱皱眉头,然后清清嗓子,接着吸吸鼻子,最后提提裤子,这些动作做完了,才歪着头开始读书,他一连串的滑稽动作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我们原本以为老师要大发雷霆了,可是老师却很好地抓住了这次机会,让我们用日记的形式把他的动作都写下来,比比谁写得生动。同学们兴趣盎然,把“滑稽大王”的动作写得生动形象……
(三)观察周围的景
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我们生活的校园也在季节的交替中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呢?一位同学就这样描写了雪后的校园:看,那笔直的甬道上已经铺上了一条白白的地毯。文化园里的小松树上挂满了白绒绒的雪球,微风一吹,树枝一颤一颤的,仿佛在向我们点头问好。那圆形的大花园里,本来已经枯黄的各种花木,这时又“盛开”了朵朵白花,那么纯洁,晶莹……
(四)观察周围的物
我们周围的“物”可不少,有静物、有动物、有植物。很多同学都很喜欢养小动物,还与这些小动物朝夕相处,成了好朋友。你有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地观察一下它们的行为,发现一下它们的特点呢?一位同学的家里就养了这样一只狗:欢欢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以大欺小。一天,我家邻居的小猫出来玩,欢欢见小猫没有理睬它,就大摇大摆地过去,将小猫打翻在地。这时邻居的大狼狗也跑了出来,拦住了我们的去路。我的腿顿时发软,想让欢欢帮帮我,可是欢欢比我还怕,正缩在我的后面,直发抖呢!下面这篇例文,也是一篇描写动物的日记。
其实,生活似海洋,浪花朵朵,波光粼粼,每一个转瞬即逝的瞬间,都是日记的绝好素材。要想写好日记,选好材料,就要用眼去观察生活,用心去体验生活。很多事情,如果不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可能就淡忘了。如果我们能够做个有心人,将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用日记的形式长期记录下来,我们的日记本就会变成一个“小仓库”,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随用随取了。

提 升 篇
上面同学们学习了写什么,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如何写并写生动,让同学们能够写出一篇优秀作文来。
同学们,你在生活中看了一则新闻、读了一篇文章、看了一幅漫画、看了一场演出、参加了一次比赛、挨了一次批评、劝了一次架、开了一个玩笑、受了一次惊吓……是不是都会在心里产生自己的想法?你看,原来有这么多的问题值得你去思考。
(一)平凡小事,引起深思
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往往从平凡的小事中,却能体会出不平凡的道理。
每天学校门口都会有很多的家长接送孩子,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一个同学的姥爷也是这样,无论上学还是放学,总要到校门口亲自接送,就怕她发生危险。可能很多同学认为姥爷这样做是合情合理的,可是小作者却有着一颗善于思考的心,她在日记中记下了这件事,并真实地写出了自己的想法:“姥爷,请您不要再这样宠我了。我犹如温室里的小苗,整天受到呵护,什么磨难也没有经历过,什么苦也没有吃过,长大了怎么能自食其力啊?姥爷,请放开你温暖的手,给我一点自己的空间,让我在生活中锻炼自己的本领吧。”小作者在日记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你们是不是也有相同的感受呢?用事实说话其实并不难,这样的写法,同学们都可以掌握,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二)联系实际,表达真情
写感想不能脱离自己的实际空发议论,只有联系生活和自己的实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记得学校里曾经为同学们播放了一部影片,名字叫《隐形的翅膀》,讲得是一位因触电而失去双臂的小姑娘不放弃对生活的渴望,最终获得游泳冠军的故事。这个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每一位小观众。一位同学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看完了这部影片,我的心灵被震撼了。如果我是她,面对失去双臂的事实,我会像她那样不自暴自弃吗?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能像她那样坚强的活下去吗?我想我没有那种能力。爸爸妈妈为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让我健康快乐地走在一条已经铺好的路上,没有挫折,没有风浪,可我还整天抱怨,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这个孩子很好的联系了自己的实际情况,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有时候同样的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就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换个角度,开动自己的大脑,让你的思想和智慧闪光吧。

100分日记1详略得当。给我们讲述了一天之中的两件事,有叙事,有景物描写,不管写什么,小作者都能抓住不同事物的特点来写。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天气:晴
十月十五日,秋高气爽,风和日丽,学校组织去秋游。因为兴奋,我们都早早地来到了学校。七点半我们准时上了大巴车,一路欢声笑语地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航空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的大门,便看见几十架飞机的模型分列在道路的两旁,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再往里走是“飞翔的文明”。那里展示了各式各样的飞机,有的还曾立下过赫赫战功。我首先看到了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导游阿姨说它标志着我们人类航空事业的开始。前面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专机。或许是因为年代久远了,它已经显得破旧了,可是讲解员的解说却把我带回了那个时代,让我们了解了这一架架飞机背后的故事,领略了它们昔日翱翔于天空的风采。还有很多国家的客机、滑翔机、隐形飞机等,看得我眼花缭乱。我们就像穿梭在时空的隧道里,了解着飞机的发展史。
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我们的第二个目的地是“昌平苹果采摘园”。大巴车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农家小院。小院里一片丰收的景象:有饱满的玉米棒,地上晾晒的玉米粒儿,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金色的光芒。最诱人的是那片苹果园,苹果树的枝头都挂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远远看去就像一盏盏小红灯笼。你挨我挤的,好像争着要人们去摘呢!我馋得直流口水,真想马上去吃一口。这时老师一声令下:“现在可以摘苹果了……”还没等老师把话说完,我们就按捺不住,冲了进去,生怕最红最大的苹果被别人抢走。果园里的苹果太多了,个个都红得惹人喜爱,真让人目不暇接。我瞅瞅这个,看看那个,都不知道该摘哪个好了。我仔细地观察周围的苹果,小心翼翼地摘下我选中的目标,时不时地还要征求旁边同学的意见,最终精挑细选了6个大苹果。集合后,同学们还意犹未尽,互相交流着摘苹果的经验。
坐在回校的车里,看着那泛着红光的“战利品”,想着今天的收获,我心里美滋滋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1
写作关键是要“有心”,有心人,处处有事,处处有景,处处有情。
日记内容:
1、谈话内容加以引申,或者由此及彼,利用联想,引起其他内容。
2、写景。每天我们都会看到不同的花草树木,车来人往,找出其中的奇异处,如能联想到某种意义,就更好了。
3、看新闻,电视、报章、网络,新闻到处都是,谈谈感想,评论一番,不就是一篇好日记吗?
4、回忆往事,抒情议论,不也可以写成日记吗?
5、憧憬未来,展望人生,同样可以。
6、描写自己的心情,或者处境,都可以成为日记。
7、一天的所作所为,挑选重要的,有点意义的,也可以。
从形式上来看,各种文体皆可;从篇幅上看,长短都行。总之,日记从内容到形式都是非常宽泛而自由的,放松心态,充满信心,写几篇好日记不是难事。
祝你成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21
可以先告诉我你今天出门了么?追问

没有

追答

在家干什么呢?

追问

睡觉、吃饭

追答

没看电视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