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 心率过快要注意什么?

如题所述

在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是由起搏和传导系统的最高“司令部”——窦房结发动的,所以叫窦性心律。正常成人的心跳每分钟60~100次,如果超过100次,就是心跳过快,医学上叫作心动过速。引起心动过速的原因有很多,当家人出现心动过速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应急措施为后期的治疗赢得时间呢? 窦性心动过速颇为常见。顾名思义,此种心动过速是由窦房结发动的。发作时,成人心跳频率每分钟在100~150次之间,幼儿每分钟可达200次。其特点是逐渐发生、逐渐消失。窦性心动过速可见于正常人,常见的诱发因素有情绪激动、过度疲劳、饮酒、喝浓茶、饮咖啡以及大量吸烟等。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只要消除诱发因素就会自行恢复。窦性心动过速亦可由某些病症引起,如发热、贫血、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休克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对此,应针对病因治疗,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服下列药物:心得安,每次10毫克,每日3次,但对哮喘、心力衰竭、低血压患者及孕妇禁用;安定,每次2.5~5毫克,每日3次。 阵发性心动过速不是由窦房结发动的,而是由异位起搏点(指心房、心室及心房与心室交界区的某些组织)发动的。根据异位起搏点所在的部位,又把阵发性心动过速分为3种:由心房异位起搏点引起的心动过速叫房性心动过速;由心房与心室交界区的异位起搏点引起的心动过速叫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由心室异位起搏点引起的心动过速叫室性心动过速。由于房性和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常不易在心电图上分辨清楚,因此,把它们统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见于各种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洋地黄中毒等患者。其特点为突然发作、突然终止,多持续数分钟乃至数小时,并伴有心慌、气短、头昏、恐惧、乏力、心前区压迫感或窒息感,甚至发生心力衰竭、晕厥等。心率每分钟160~250次,节律规则。如发现家人有此情况发作,应劝其立即休息,消除顾虑。可以采取下列方法来刺激患者迷走神经,常能迅速使发作停止: 1. 让患者突然用力咳嗽。 2. 让患者大口进食或饮水。 3. 让患者头部后仰或身体前弯。 4. 深吸气后屏气,然后用力作深呼气动作。 5. 用压舌板或筷子刺激患者咽部,引起恶心、呕吐。 上述处理属应急措施,之后还应将患者送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也多见于严重的心脏病及药物中毒。发作时心率为150~200次/分钟,常有心慌、气急、心前区疼痛、头昏、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血压多数下降,甚至出现心力衰竭、休克或晕厥,一旦演变成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可发生猝死。因此,发作时应立即让患者休息、吸氧,口服安定5毫克,并速将患者送往医院治疗。 正常人在运动或体力劳动之后,心率会加快。孩子亦是这样,特别在受惊吓或哭闹时,更是如此。 疾病引起的心率加快,最多见于发热的时候,体温每升高1℃,心跳每分钟可增加10~15次。所以,能引起发热的疾病多会出现心率加快,但伤寒病人例外,伤寒病人的脉搏较缓慢,称为相对缓脉,这是伤寒的一个重要特征。肺炎、哮喘及其他疾病影响到心脏功能,出现心功能不全时,就会有心率过快,肝脏迅速增大、呼吸急促、口唇青紫等情况。贫血严重的患儿,心脏搏动的频率也会增快以满足全身对血液供应的需要。服用阿托品、肾上腺素等药物时,也会出现心率过快。而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心肌炎、心包炎等,也会使心率加快。 心率过快,一般都能随着外界因素的消除、疾病的好转(如发热消退、贫血好转、心功能趋向正常)而逐渐恢复正常。在使用易影响心率的药物时,要注意孩子的心率。持续的心率过快,要请医生诊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