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中用了两侧处比喻 喻体和本体分别是什么 赏析第三句“乱”字的表现力

如题所述

《采莲曲》有很多,好一通找,才找到有“乱”字的《采莲曲》。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两侧处比喻 喻体和本体分别是什么
第一处比喻——荷叶罗裙一色裁
本体——罗裙,喻体——荷叶。是说少女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
第二处比喻——芙蓉向脸两边开
本体——脸庞,喻体——芙蓉。是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芙蓉。

2赏析第三句“乱”字的表现力。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
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我认为这“乱”字恰到好处,极富表现力。
一是描写了采莲姑娘争先恐后地将船划入池塘时的活泼情态。

二是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定睛细察时方能分辨得出;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荷叶莲花浑然为一,都成绿荷红莲了。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不知何者为花、何者为人的感觉。

这题有点儿难度,小助一下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