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到底是从哪儿到哪儿的?以及闯关东到底是咋回事?为啥要闯关东?谁能给我普及一下.

如题所述

1、从山海关内,以山东、直隶为主,到山海关外。

2、“闯关东”有广义的与狭义的两个概念。有史以来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皆可谓之“闯关东”,此为广义。狭义的“闯关东”仅是指从清朝同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中原地区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闯关东”是狭义的。

3、原因:在19世纪,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黄河下游的中原百姓,闯入东北,数量规模历史最高。是时,义和团乱,帝国主义乘机瓜分中国,俄国获得了东北地区大量特权,而日本经过日俄战争,迫使俄国把特权转让给日本。

扩展资料

闯关东的开始:

追溯到战国时期,关外的辽西(辽河以西),和北京地区、河北北部一样,曾经属于燕国的统治下。南北朝时期,前燕和后燕也分别管辖这里。而辽东至明代仍属山东府管辖,满人入关,削去了辽东山东之领土。

因此辽东被迫在清代与山东分割!也就是说在古代时期到清军入关,关内和东北地区(至少和辽宁地区)就颇有渊源。

虽然努尔哈赤于1588年统一了东北地区,建立了八旗制度,并发布满文(建立于蒙文的基础上),导致关外文化和关内文化的差异加大,再加上清政府的“禁垦”政策限制汉人出关,但是这一切并不能阻止闯关东的浪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闯关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8

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关内中原大地,从明清到民国期间,以山东、直隶为主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

“闯关东”有广义的与狭义的两个概念。有史以来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皆可谓之“闯关东”,此为广义。

狭义的“闯关东”仅是指从清朝同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关内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闯关东”是狭义的。

闯关东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固守一亩三分田,要到新世界去努力与开拓,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

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等地区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

清入关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内地人进入东北“龙兴之地”垦殖——颁布禁关令。顺治曾告诫满洲贵族末路退往关东。

满人倾族入关,关东人口剧减,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关东实行封禁政策。顺治开始,满境分段修千余公里“柳条边”篱笆墙——东北长城,康熙中期竣工。

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曰“老边”;自开原东北到吉林市北曰“新边”。故,在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

十九世纪中叶,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流民潮涌,汹涌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

“闯关东”浪潮叠起,意味着中原文化向关东地区大规模挺进,文化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果说“闭关”时代的文化交流表现为中原文化对东北固有文化的“影响”,受到“封禁”的人为干扰,那么,在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关东地区扩散,使得中原文化和关东文化在辽阔的关东得到了并存。

山东村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员数量庞大,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自己的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

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

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四省区基本上是山东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

山东与东四省区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最主要的是东四省区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

第2个回答  2013-04-12
闯关东,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华北地区农民向东北三省移民的运动。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地区,也叫关外地区,原来满洲族人的“龙兴之地”,清朝初年曾有短暂的开放,康熙七年(1668年)推行封禁政策,以致造成满洲地区大量的无人区。1860年,面对沙皇俄国对满洲地区领土的蚕食,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上疏朝廷,呼吁开禁放垦,鼓励移民,获得采纳。于是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地区无地或者少地农民纷纷进入满洲地区开垦荒地。这个过程持续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数百万关内农民移民到关东地区。这其中,闯关东主要是山东人,大约占闯关东人数的95%以上,总数大约2000多万人。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1-27
如果不明白为什么迁徏去看完就知道了。当时迁徏的原因,一个是灾荒,另一个是战乱,再一个是瘟疫,最后一个是为了生活的更好。都是为了生活下去。
第4个回答  2021-01-28
因为当时的山东由于天灾,流民四起生活困难,恰好东北地区地广人稀,适合逃难定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