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不追逐功名利禄、单薄名利,追求恬静回归自然田园的淳朴生活,也是作者对于自己的境遇一种思想感情的流露。

出处: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原文节选: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扩展资料

正文部分又可分为四小节。第一节自开头至“因以为号焉”,交代“五柳先生”号的由来,开篇点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

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五柳先生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士。“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五柳先生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名者,实之宾也”,本就无关紧要。

但他看中五柳树的原因也许五柳先生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五柳先生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以五柳为号也就显示了五柳先生的性格。

第二节自“闲补少言”至“欣然忘食”,写五柳先生的禀性志趣。接着写五柳先生的生活、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是五柳先生最突出的地方。闲静少言是五柳先生的外在表现,不慕荣利,才是五柳先生的真实面貌。

因为不追求荣利,五柳先生就无须奔忙,不用烦躁,自然也就闲,也就静,用不着喋喋不休。但这种闲静少言,并不等于五柳先生没有志趣。但这一节主要是写其“好读书”而善读书。但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求甚解就与五柳先生的“不慕荣利”有关。

五柳先生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表明了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识的人,和那个时代的社会对他的限制和迫害。第三节自“性嗜洒”至“不吝情去留”,写“五柳先生”的饮酒嗜好。

作者强调他的嗜洒是出于天性,而非门阀之士的放荡纵酒,自我麻醉。但嗜洒与家贫又是矛盾的,他不慕荣利,不能摆脱贫困,便“不能常得”到酒。这说明他不因嗜酒而失节。

至于亲友请他吃酒,他却毫无拘束,一去即饮,一醉方休,又反映了他的坦率与认真,并没有当时所谓名士的虚伪与矫情。

饮酒是他在那种时代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第四节自“环堵萧然”至“以此自终”,写“五柳先生”的安贫与著文。他虽然居室破漏,衣食不足,但却安然自得。

这正是他安贫乐道的表现。而“常著文章自娱”,不入尘网,则是他读书“每有会意”的结果。并且,“忘怀得失”又是他“不慕荣利”的性格使然。这些既与前文相照应,又收束了全篇。

作者简介:陶渊明,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

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16
无怀氏 葛天氏都是上古帝王,传说在他们的治理下,民风淳朴。
陶渊明以上古帝王之民自比,体现出自己也像他们一样不追求功名利禄,
只渴望恬静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11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表达了自己不追逐功名利禄、单薄名利,追求恬静回归自然田园的淳朴生活,也是作者对于自己的境遇一种思想感情的流露。
第3个回答  2013-04-12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这是暗寓自己逍遥自适,乐天知命,有如上古淳朴社会中的人,显现逍遥自适,不求名利的襟怀。
第4个回答  2013-04-12
言外之意,就是五柳先生把自己比做“无怀氏、葛天氏”,
就是暗喻自己不追逐功名利禄,追求恬静自然的淳朴生活,
也是作者陶渊明自己的自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