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主要人物、事件、主题

不要一大段,就重点说明这四个问题!!(鄙视复制)!!

《二十四孝图》主要人物:“子路负米”里的子路,姓仲名由,春秋时鲁国卞(在今山东泗水)人,孔丘的学生。“黄香扇枕”里的黄香,东汉安陆(今属湖北)人。

事件:

此文章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其实,《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们的故事,原本该是很感人的。只可惜,一代代人们给它披绫挂彩,涂脂抹粉,将感人的真实涂抹成了让人反感的矫情。

主题:

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扩展资料

文章要耐看,就必须有经得起推敲的内容。任何一件素材,都可能包含生活哲学、天地玄学、历史地理等知识点。而这些点,需要渗透进素材中,通过素材中的事例巧妙地引申出来。

写作的素材,更多来自于生活中的某个情景。作者在这个情景中,与周围的万事万物产生了联系,因了某个触动而产生下笔的冲动。在写作中,作者的知识面、生活经验、情趣情操、思想品德……已在不知不觉地流淌,向读者展现无疑。

老舍《养花》,将养花这件事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相结合,通过介绍养花的经验、心得,以及养花带来的好处与乐趣,来体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就是这么一件日常的小事,让读者看到了生活的另外一种样子。

写作中引用典故或名人名言,是常见的写作方法。巧用典故,不仅是作者知识面的一种体现,更能增加文章的厚度与高度。鲁迅的《二十四孝图》引用典故,巧妙地结合自己(儿童时期)对典故的旁解,为写作打开了另一条路径。这就是将知识点与生活结合而产生的奇妙文学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孝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5

《二十四孝图》主要人物:“子路负米”里的子路,姓仲名由,春秋时鲁国卞(在今山东泗水)人,孔丘的学生。“黄香扇枕”里的黄香,东汉安陆(今属湖北)人。

“陆绩怀橘”里的陆绩,三国时吴郡吴县(今蘇州)人。“哭竹生笋”里的三国时吴国孟宗的故事。“卧冰求鲤”里的晋代王祥的故事。“老莱娱亲”里的老莱,传说是春秋时楚国人。“郭巨埋儿”里的郭巨,晋代陇虑(今河南林县)人。

事件:《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主题: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1925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1926年,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

作者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

《朝花夕拾》作于1926年2月至11月,共10篇。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曾先后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总题为《旧事重提》。《二十四孝图》一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五月二十五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十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6

主要人物:

“子路负米”:子路,姓仲名由,春秋时鲁国卞(在今山东泗水)人。孔丘的学生。“黄香扇枕”:黄香,东汉安陆(今属湖北)人。九岁丧母,《东观汉记》中说他对父亲“尽心供养……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陆绩怀橘”:陆绩,三国时吴郡吴县(今蘇州)人。“哭竹生笋”:三国时吴国孟宗的故事。“卧冰求鲤”:晋代王祥的故事。“老莱娱亲”:老莱,传说是春秋时楚国人。《艺文类聚·人部》记有他七十岁时穿五色彩衣诈跌“娱亲”的故事。“郭巨埋儿”:郭巨,晋代陇虑(今河南林县)人。

主要事件:

鲁迅先生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

主题:

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其实,《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们的故事,原本该是很感人的。只可惜,一代代人们给它披绫挂彩,涂脂抹粉,将感人的真实涂抹成了让人反感的矫情。

鲁迅是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对于当下的国人,孝道该如何提倡,仍然是非常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那些煞费苦心“修饰”出来的完美的、让人们去膜拜敬仰的神像,是不能打动人心的。

真正能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感动的,永远是那些平凡的英雄,那些有过懦弱、有过自私、有过犹豫,然而最后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坚定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孝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4-17
《二十四孝图》主要事件:分析了 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主题: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第4个回答  2017-10-08
主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