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里让李清照沉醉的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文人墨客向来有“悲秋”的传统,所谓“悲哉秋之为气也”。面对秋天枯萎憔悴的花草,萧条冷落的景色,人生不如意之事就会涌上心头,多愁善感的文人不免就凄凄惨惨、唏嘘感涕、伤心不已。宋代之前,只有极个别心胸开阔的诗人跳出“悲秋”的传统,以欣喜的眼光赏识着秋天的美景。中唐诗人刘禹锡一生频遭挫折,却始终不改倔强刚硬的个性,他对秋天的景色就有另外一副眼光,《秋词》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歌否定了历来“逢秋悲寂寥”的陈词滥调,独标“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请看:秋高气爽,晴空万里,一鹤排云而上,是多么地高扬豪迈。诗人的诗情也因此给引向了碧霄,变得视野开阔,心胸爽朗。晚唐诗人杜牧出身名门,才华出众,自视甚高,一生积极想有所作为,他对秋日景色也有另一番赏识,《山行》说:“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日远上寒山,诗人不着眼于冷落萧条的景色,依然兴趣勃勃。当他遥望发现“白云生处有人家”时,一种欣慰喜悦的情感涌上心头。诗人浏览景色,发现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日别致景色,火红的色彩中充满了生机,诗歌也因此具有一种高朗爽健、意气风发、俊逸明丽的特色。

李清照作为女子世界中的豪俊,其豁达的胸襟、爽朗的个性、开阔的视野,毫不逊色于前辈优秀诗人。面对“红稀香少”的暮秋季节,词人不是在为荷花稀落、荷叶枯萎等流逝的风光景色而惋惜感伤,而是兴趣盎然地与“水光山色”相亲,品尝大自然“无穷”的美妙,以充满诗意的画笔勾勒出一幅优美动人的深秋湖面风景图。这里,湖水浩渺,波光粼粼,清澈的绿波与岸边的“苹花汀草”掩映成辉。整个画面的色调清新秀丽,景物疏落有致。少女的欢欣,使得“莲子已成荷叶老”的深秋湖面也透露出勃勃生机。词人是这样地喜爱自然山水的美好风光,以至留连徘徊,依依难舍。然而,词人却转折一层表达,不直接写自己留连忘返的情思,而是写“眠沙鸥鹭”对早早归去游人的埋怨,以表述自身对“水光山色”的无限依恋之情。可以设想,词人今天又是一次“兴尽晚回舟”,临别之际却再度留恋,词人完全陶醉于迷人的风光景色之中。只有感觉到现实生活的美好灿烂,对现实生活充满了热情,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词人才会用如此轻灵欢快的笔调去描绘暮秋景色,以如此爽朗开阔的胸襟去拥抱自然。
{添字丑奴儿}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这首词写伤春思别情绪,淡淡说来,渐见深情。词人对春天美景的留恋和闺中孤寂的幽怨,都在画面中得到含蓄展示。春末时节,窗外风已停止,而这一场无情的风所摧残的花瓣,飘零大地,堆满帘外,叫人分外怜惜。一年一次,就是这样的“海棠开后”的“伤春时节”,每每都要引起词人无限的伤感,无限的悲悼,让人“长记”而难忘。风的停息,使闺中闺外一片静谧,词人的思念愁绪也仿佛随之沉寂。然而,仔细品味每一句话,发现这种思愁深入到词人的内心,永远无法磨灭。词人虽然也喝酒、也听歌,但“酒阑歌罢玉尊空”的时候,面对着“青缸”光线的或明或暗的跳跃变化,独自忍受着长夜的寂寞与无奈,深埋在心底的愁怨就会一丝丝地翻搅上来。即使在朦胧中睡去,梦魂也自然会停留在那种“幽怨”的状态之中,也非常容易被那“一声啼鴂”所唤回。整首词没有特别剧烈的感情喷发,没有出人意表的比喻夸张,没有声嘶力竭的痛苦诉说,在从容平静中,缓缓揭示内心的离别愁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7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 ”,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第2个回答  2013-04-16
李清照年青时与赵明诚的婚姻生活幸福美满,常常举办家庭PART,讨论金石书画等学术问题,所以“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4-17
对花朵凋零的惋惜与对春天逝去的无奈
第4个回答  2013-04-17
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