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这句诗要表达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要表达的是人生不过一场梦,万里的江山也不过是一局棋盘。

出自:清代爱新觉罗·福临的《顺治归山诗》

原文: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译文:

三更半夜梦到百年的盛世,这上万里的江山就好像是一盘棋一样。

扩展资料:

此诗写于福临出家当和尚之后有感而发写的一首诗。

福临自亲政一开始,也曾雄心勃勃,力图振兴国祚,政治一新,但却力不从心,致使矛盾重重,他已疲惫不堪了。在董鄂妃未薨逝前,他曾对弘觉道忞禅师说:“老和尚在朕三十岁的时候来为朕祝寿,也许可以等到。玉林琇说来给朕祝四十大寿,朕绝不会等到了。”

他已自觉骨瘦如柴,体力不支,难以挨到四十岁,顶多勉强可以活到三十。他的精神支柱已轰然坍塌,已觉不久于人世,再也无力支撑这座辉煌的帝国大厦了。

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病逝于承乾宫,福临陷入了痛苦之中,而政治上的苦闷也困扰着他。这时只有佛法使他还有所寄托,所以他再萌生出出家之念。大约在九、十月之交,福临决心出家,由茆溪森剃度成了光头天子。

十月十五日,茆溪森本师玉林通琇禅师奉诏到京,听说他的徒弟已为皇帝剃发,勃然大怒,立即命令众人堆积柴火准备烧死茆溪森。

因此他劝福临说:“如果以尘世之法论的话,皇上应该永远坐在皇位上,上可以安定圣母的心,下可以使得民众安居乐业;如果以出世之法论,皇上也应该永久做君主帝王,对外可以保护操持佛法的人,对内住一切大权菩萨智所住处。”

福临听从了他的谏议,允许蓄发,暂时罢了出家的念头。  茆溪森也因此免于被烧死,当月便离开京京城回南方去了。福临虽然不再出家,但内心已然完全受到了佛法的熏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这书传说中顺治写的偈子,表达自己后悔生在帝王家,自觉与佛有缘的意思.后人据此认为顺治出家是经久考虑的.但史学界认为这诗非顺治所作,系民间传闻,不可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03-28
顺治皇帝 赞僧偈(一说18岁作,一说出家前作)

天下丛林饭似山 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 惟有袈裟披最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 忧国忧民事甚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 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 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 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 合眼朦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也不去 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意 何时清闲谁得知
世间难比出家人 无牵无挂得安闲
口中吃得清和味 身上常披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 逍遥福地任君嬉
莫道僧家容易得 皆因宿世种菩提
虽然不是真罗汉 也搭如来三顶衣
兔走鸟飞东复西 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 万里江山一局棋
禹开九河周伐纣 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汉 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换却紫袈裟 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来一衲子 因何落在帝王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 征南伐北几时休
我今撒手西归去 谁管千秋与万秋

.........以上因版本不同,个别字有差异/

个人认为这个版本不错

zhuao1997qianming:
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 戕人慧命,甚于砍人脑袋/

如能随顺诸位之愿望,甚至启发道心,实乃诸佛菩萨之加庇/

其功德尽皆回向一切众生,若有错误,还望诸位善知识指正/

1 活着做什么:
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 生:本来清静圆明,为何产生世界: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文殊

3 死:A业果成熟直接去净土或地狱

B 其余,先经过中有身(免强说是灵魂)大约最长49天,再投胎或化生。

C 去净土的学业成就,还要回来度众生;去地狱的灵光闪现,还会上来重新修行。

4 梦为何物——独影意识——第六意识的反面

5 学人为什何不能有显著的成就——玩弄佛法,拿佛法来消遣。

6 菩萨:大道心众生,古译;玄奘以后翻作觉有情。大心凡夫就是菩萨。

觉有情:有情就是有烦恼;觉悟,是方向对准。航海,方向准,暂不见彼岸,必到彼岸。

7本愿:世世都发这个愿。本是真如本性。没见性人,从识里面建立愿心。法身菩萨本愿,不为外境所动。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他也如如不动。

8如想去除病痛,摆脱烦恼,实现愿望,乃至明心见性,了脱生死,内圣外王请先阅读

南怀瑾,净空法师的著作/因为容易看进去,然后再阅读原文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