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指的由来

如题所述

结婚要戴戒指,求婚要送戒指,订婚也有订婚戒指。那么戒指为什么叫戒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5

戒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的墓葬中就发现了装饰用的戒指,甘肃齐家文化遗址中也有铜质戒指出土。但最初,戒指并非是一种用来表达爱情的饰物。

1、《五经要义》里面讲到戴戒指是古代宫中妃嫔来例假或有身孕的的信号:宫中女官事先向妃嫔发放戒指,侍寝的妃子把银指环戴在左手指上,侍寝之后在戴在右手指上;若是来例假或者有身孕,就戴一个金戒指表示。

2、到了汉魏以后,戒指才成为男女之间寄托感情的象征。戒指和感情发生联系,极有可能是汉魏时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比如西域大宛国就有类似习俗,娶亲前要以"金同心指环"为聘。

3、等到了唐朝,戒指更被赋予婚姻的意义,晚唐时期戒指已经可以作为订婚信物之一。彼时的戒指跟现在的结婚戒指已经有差不多的含义,都是希望爱情“长久之好”。

扩展资料:

古人执着于圆形和戒指的理由:

1、世界上所有被造物体中,圆形或球形是终极之形,太阳、地球、月亮等用眼睛能够看到的宇宙天体自然不必说,连皇冠、宝珠、珍珠等也呈现这种形状。

2、不仅是以春夏秋冬的四季规律重复的自然生活,就是一周、一日、一小时这些日常生活,也采取了广义的旋转运动。

3、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发现了圆形或球形的象征符号中神圣的权威和创造的根源,并将他们的世界观寄托在那些形状之中。最为贴身的圆形装饰,大概就是戒指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戒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8

据悉,戒指起源于古时的中国宫廷。女性戴戒指是用以记事。戒指是一种“禁戒”、“戒止”的标志。当时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在后宫被皇上看上者,宦官就记下她陪伴君王的日期,并在她右手上戴一枚银戒指作为记号。当后妃妊娠,告知宦官,就给戴一枚金戒指在左手上,以示戒身。

在十五世纪之前,只有君主才能佩戴钻饰,富贵人家的婚戒都镶以宝石。直到十五世纪,钻石成为坚贞不渝婚姻的象征后,钻戒才成为结婚仪式的一部分

世界上第一个将戒指当做订婚信物的人是奥地利王麦士米尼。1477年,麦士米尼认识了玛丽的公主。

麦士米尼为她的美丽容貌和优雅的举止而倾倒。可玛丽早已许婚于当时的法国王储,但是他仍不放弃,为了赢得玛丽的爱,麦士米尼命人专门打造了一枚珍贵的钻石戒指,送给玛丽。

玛丽面对这只精雕细刻、闪闪发光的钻石戒指和麦士米尼的热烈追求,终于改变了初衷,嫁给了麦士米尼。从此,钻石戒指便成了西方人的订婚信物。不过在古罗马,戒指是被用来做印章的,象征着权利。

扩展资料:

其实在中国宋代就已经有戒指了,意味著「家庭团圆」。 在过去,男女将戒指当作定情物戴在左手的无名指上,因为那个位置正好有血管直捣心脏,用以比喻用心的真情。

而乐维斯求婚钻戒也推荐将戒指戴在左手的无名指上,因为左手无名指如果有戒指,即向周围人传达她已经名花有主(订婚或者已经结婚),别的男生已经没有机会了。

人的无名指上,有一根血管是和心脏相连的,对于厮守终身的恋人来说,把结婚戒指带到无名指上就代表他们心心相印,心灵相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戒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4

由来如下所述:

戒指源自古代太阳崇拜。古代戒指以玉石制成环状,象征太阳神日轮,认为它象太阳神一样,给人以温暖,庇护着人类的幸福和平安,同时也象征着美德与永恒,真理与信念。婚礼时,新郎戴金戒指,象征着火红的太阳;新娘戴银戒指,象征着皎洁的月亮。

扩展资料:

欧洲女性是在14世纪时开始普遍戴戒指的。而把戒指戴在哪个指头上,也是有说法的,一般戴在食指表示单身;戴在中指上代表正在恋爱;戴在无名指上代表已经订婚或已经结婚;戴在小指表示不想结婚。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戒指应戴在左手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戒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7

据悉,戒指起源于古时的中国宫廷。女性戴戒指是用以记事。戒指是一种“禁戒”、“戒止”的标志。当时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在后宫被皇上看上者,宦官就记下她陪伴君王的日期,并在她右手上戴一枚银戒指作为记号。当后妃妊娠,告知宦官,就给戴一枚金戒指在左手上,以示戒身。

在十五世纪之前,只有君主才能佩戴钻饰,富贵人家的婚戒都镶以宝石。直到十五世纪,钻石成为坚贞不渝婚姻的象征后,钻戒才成为结婚仪式的一部分

关于婚戒的由来,中国的说法是:在古代,君王宠幸过妃子,便给她一个银指环作凭证,当她产下孩子后,再换成金指环。后来普通人家也以指环作为婚姻的凭证,渐渐演化为婚戒。

戒指在古代多称为“指环”,而“戒指”之名的出现,则是元代的事情。戒指传至民间,其作用就不仅是简单的装饰品了。男女互爱,互相赠送,山盟海誓,以此为证。它起源于实用,而后逐渐转向审美和财富的统一,并逐渐被赋予不同的文化意义。

扩展资料

戒指异名“指环”,史书中称“约指”、“抠(左边应为‘弓’)环”、“手记”、“代指”等。最初,戒指是宫廷中后妃群妾用以避忌的一种特殊标记。当有了身孕或其它情况不能接近君王时,皆以金指环套在左手,以禁戒帝王的“御幸”,平时则用银指环,套在右手。

后来,戒指传到民间,去其本义,以为美观,久之便留成风气。明代都邛《三余赘笔》记曰;“今世俗用金银为环,置于妇人指间,谓之戒指。”从字面分析“戒”字含有禁戒之意。因此,妇女在当时政指环,并非为了炫美,也非为了装饰,而是以示警慎,起着禁戒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戒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