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匡超人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并且在文中找出句子证明

如题所述

《儒林外史》中匡超人的人物形象分三个阶段:

1、匡超人年少是心地善良,事亲孝顺,是个淳朴可爱之人。

书中描述:他在马二先生资助下回到家见到娘亲就“放下行李,整一整衣服,替娘作揖磕头。”父亲卧病在床,他晚上拿个被单,睡在父亲脚跟头。他白天里杀猪,卖豆腐,晚上便服侍父亲。他父亲夜里睡不着,要吐痰,吃茶水,一直到四更鼓,匡超人就读书陪到四更鼓,每夜只睡一个更头。

2、匡超人初到杭州后,就卷一帮无法取得功名的假名士之中,年少时那朴实敦厚的人品开始受到这些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命清高,却意图投机取巧侥幸名利双收的理论污染,思想开始蜕变,被这些人同化。

书中写到:虽然马二先生教他懂得了读书人应以文章举业为主,但这条路终究是难走的,况且此时的恩师李本瑛已被人诬告摘了印,无人提携,于是匡超人转身投入到西湖斗方名士们所吹捧的“终南捷径”之中了。

3、匡超人渐渐在这个污浊社会的学有所成,习得一身暴寡情薄义、虚伪、撒谎的嘴脸。

书中叙述:他本已娶妻郑氏,却在李“恩师”问及可曾婚娶时,“暗想,老师是位大人,在他面前说出丈人是抚院的差,恐惹他看轻了笑,只得答道:‘还不曾’。”只这三个字的谎言使他又得娶李“恩师”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外甥女,又得了极其可观的数百金的装奁,享了好几个月的天福。

匡超人对着景兰江和蒋书办攻讦曾经给他许多帮助的潘三说:“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潘三固然作了许多坏事,现身陷缧绁是罪有应得,但匡超人却不应弃之不理。想当初潘三待匡超人也不薄,被捕后也未将匡超人供出来,此时匡超人不念半点旧日情分,其心如蛇虫螫毒。

扩展资料:

匡超人出自《儒林外传》,主要内容:

《儒林外史》的背景在清朝康、雍、乾三代,这时中国已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同时,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牢笼士人。

作者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揭露。

书名上,“儒林”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是“儒者之林”,指学术界等。国史列传,自然是“正史”,作者专门以“外史”为书名,正是为了作区别,以类“正史”,而实际上描绘的却是清代广泛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作者同时代的文人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厄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儒林外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7-11
一、从家庭关系看匡超人
  匡超人从性格上看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年轻人,并且严格遵守着儒家的孝悌规范。从得到马二先生的资助回家对于父亲的照顾写起。对于父亲的悉心照顾,对于家庭的无私付出既有儒家的道德规范的影响,也有自己真实性情的成分。他聪明能干,待人谦恭有礼,刻苦上进。在这里刻画的时候除了一些细节描写作者还用了对比的手法,就是把超人和他哥进行鲜明的对比。家庭败落了,父亲生病了,他大哥就赶紧分家另过,唯恐避之不及;超人却是安顿好父母,一人扛起家庭的负担,给父母足够的依靠。村里着火了,超人背出父亲,牵出母亲和嫂子;大哥却只顾抓一些琐屑器物,要钱不要命。就是一个吃鸡的细节兄弟二人也是迥乎不同。如兄弟二人火中逃难这段描写:他哥“只顾得他一副上集的担子。担子里的东西又零碎:芝麻糖、豆腐干、腐皮、泥人……掉了那一件。”匡超人“别的都不打紧,忙进屋去抢了一床被在手内,从床上把太公扶起,背在身上,把两只手搂得紧紧的,且不顾母亲,把太公背在门外空处坐着。又飞跑进来,一把拉了嫂子,指与他门外走。又把母亲扶了,背在身上。”这样的对比不能不说不让人物的性格栩栩如生,入木三分。对家庭的责任,顾全大局的思想,让超人的形象在此刻熠熠生辉。
  二、从社会关系看匡超人
  而一次机缘巧合,让他得到了李知县的垂青。收到知县的帖子,也由此拉开了他一步步走向官场混迹社会,不断堕落的序幕。通过知县的提携,超人考童生、府考院考都很顺利。然而因为知县的一点问题,他不得不仓促避祸。此时的他还是刻苦上进的,充满了对功名的强烈渴望与美好前程的幻想。我们应该批判他这样的思想吗,我觉得不,积极入世的思想原本也是儒家所提倡的。何况作为一个思想自由的个体而言,谁都有改变自己生活现状的要求,也正是顺应当时社会的大环境,超人选择步入仕途也无可厚非。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超人认识了景兰江浦墨卿之流,跟着吟诗作赋,在所谓的社会非主流混迹了一段时间。并且在选诗方面表现了非同一般的才能,别人用二十日完成的任务,超人仅用了六天就高质量地完成了。作诗只看一日基本上就能作得很好了,可见他在此方面是有着极高的天赋的,如果加之个人的努力也许真的能够成为一代名士。只是这样的名士却不是被当时社会所能接受和认可的,不能改变自身的生活条件,不能步入仕途,甚至于被那些做八股的人们视为不入流的一派。这就告诉我们超人的人生方向其实是他那样的社会底层不能够改变的,如果改变了,那么也几乎是和王冕一样没有什么前途而言的,他也只是顺应了社会。毕竟一个人,当他的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是没有能力跟一个庞大的社会相抗衡的。如果他要生存,对于自己的生存方式几乎没有选择的权力。
  而遇到潘三爷才是超人人格转变的一个关键。潘三爷告诉他先前他所结交的吟诗做赋之流对于生财和仕途都是无益的,还徒留世人耻笑,所以劝他做些有想头的事。到了潘三的家里,亲眼目睹了潘三的为非作歹,而超人却没有任何的阻止,反倒积极参与,从中获取利益。那么他知道这是不应该做的吗?我们说从后来潘三被拘以后他看款单后的神态和语言,我们知道他对做那些错事以及可能受到的惩罚也是心知肚明的。可是在蝇头小利目前,在潘三的教唆之下,他没有自己的主见,除了对于利益的追逐,他已经忘记了一切。潘三虽然是一个市井无赖,但是对于匡超人还是很讲朋友义气的。帮他娶亲生子,帮他安家置业,帮他补贴亏空。那么在朋友身陷囹圄而超人有探视的机会的时候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本该竟到监里去看他一看,只是而今比不得做诸生的时候,既替朝廷办事,就要照依着朝廷的赏罚,若到这个地方去看人,便是赏罚不明了……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如今反倒走进监去看他,难道说朝廷处分的他不是?这就不是做臣子的道理了。况且我在这里取接,院里、司里都知道的,如今设若走一走,传的上边知道,就是小弟一生官场之玷。这个如何行得?可好费您蒋先生的心,多拜上潘三哥,凡事心照。若小弟侥幸,这回去就得个肥美地方,到任一年半载,那时带几百银子来帮衬他,倒不值甚么。”
  这是多么美其名曰的借口,又是多么狡猾的明哲保身,还是多么可恶的忘恩负义!造成他这样做的原因固然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是更多出于他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与爱慕的本质所决定的。即使有一天他身居要职,真的能还记得潘三吗?我觉得那是不可能的,他绝对不会在想起这个曾经有恩于自己,而现在对自己完全无益的人。但是他却说的天衣无缝,掩盖的不留痕迹,足以暴露他的虚伪也暴露了对于权势财富的欲望和贪婪。这样一个巧言令色却忘恩负义的人,还是那个曾经让我们很喜欢也敬佩的不断上进的匡超人吗?性格决定命运。
   三、从婚姻关系看匡超人
  他的虚伪和自私还表现在他对待原配妻子的态度上。为了能让自己不被潘三的案子所拖累,他不顾妻子的感受和心意,自己毅然卖掉房子,把妻子送到乡下,直接促成了她的死亡。而妻子在老家望穿秋水等着盼着病着煎熬着的时候,匡超人又在哪里呢?为了自己的面子问题,更为了荣华富贵,他用《琵琶记》作幌子,心安理得再娶。知道了自己的原配妻子已死,却用莫须有的所谓的“诰命夫人”的头衔和荣华富贵来糊弄和打发自己的哥哥去安排后事。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冷漠和无情。
  到了最后,老实本分的匡超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这个自私虚伪冷漠的人。他还学会了夸夸其谈狂妄自大和自吹自擂。不但用莫须有的荣华富贵把自己的亲哥哥和嫂子哄的团团转,在别人说到选家的时候,他把自己吹得无人能及。在牛布衣戳穿他的“先儒”时他却胡乱狡辩。说到自己的工作时更是吹得天花乱坠,子虚乌有。
  那么是匡超人本来就是一个这样的人还是社会的大环境把他影响成一个这样的人呢。我们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认为固然环境的影响是前提,但是更是由于他自己不洁身自爱,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急功近利所决定的。能够奋发向上固然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然而如果没有选对奋斗的方向和目标,那么只会越行越远。不能把自己的努力和名族、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那么最后只能堕落成极端的自私主义。匡超人是一个可悲的人物,他不能也不想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一味地随波逐流,那么等待他的谁知道是第二个张铁臂还是第二个潘三爷呢?社会的悲哀,教育体制的悲哀,个人性格的悲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2-28

匡超人本是个孝顺、勤勉的良家子弟,可是,当他在不断向上走的过程中,他在慢慢地改变,变得势利虚伪,与腐俗同流合污。


匡超人人物性格的形成、他的变质,一方面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有其自身的因素.

对"功名富贵"的追求是匡超人变质的首要内因。当尽孝与科举功名道路发生冲突时,匡超人选择的是后者利己原则,这是理解匡超人这个人物变质的关键,也是这个典型人物的总特。他的变质堕落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而且更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同时,在遇到马二先生时他说:“只是父亲在家患病,我为人子的,不能回去奉侍,禽兽也不如”。


回到家的他,每天都亲自照看父亲。匡老爹身体很不好,不能下床出恭,有一次想方便,可是匡超人不想让父亲难受,就让父亲把腿搭在自己的肩上,能舒服地出恭。白天,他要杀猪卖肉磨豆腐,赚钱养家。晚上,他还要在父亲身边读书,照顾父亲,直到父亲睡去他才会休息。再有阿叔来催他们搬家时,“阿叔见他这番话说的中听,又委婉,又爽快,倒也没得说的了”


房屋着火了,急忙背着父亲逃了出来,而他的哥哥却害怕得不知去了哪里。担心父亲病情、日夜照看父亲、挑灯夜读、冒火救父等等都可以看出匡超人多么地善良、孝顺,不争不抢,不急不躁,甘心为家庭付出。没有抱怨,没有觉得父母是拖累,而是尽心尽力照顾父母。

可当听到县里老爷坏了时,他哪里又记得“师生”情谊,哪里想着去帮助县令洗刷冤屈,只顾着寻找自己的退路,不要与之有什么瓜葛牵连到自身。可见他没有真心实意地对待他人,都是以利益相衡,变得趋炎附势,唯利是图。

第3个回答  2020-01-20
一、从家庭关系看匡超人
匡超人从性格上看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年轻人,并且严格遵守着儒家的孝悌规范。从得到马二先生的资助回家对于父亲的照顾写起。对于父亲的悉心照顾,对于家庭的无私付出既有儒家的道德规范的影响,也有自己真实性情的成分。他聪明能干,待人谦恭有礼,刻苦上进。在这里刻画的时候除了一些细节描写作者还用了对比的手法,就是把超人和他哥进行鲜明的对比。家庭败落了,父亲生病了,他大哥就赶紧分家另过,唯恐避之不及;超人却是安顿好父母,一人扛起家庭的负担,给父母足够的依靠。村里着火了,超人背出父亲,牵出母亲和嫂子;大哥却只顾抓一些琐屑器物,要钱不要命。就是一个吃鸡的细节兄弟二人也是迥乎不同。如兄弟二人火中逃难这段描写:他哥“只顾得他一副上集的担子。担子里的东西又零碎:芝麻糖、豆腐干、腐皮、泥人……掉了那一件。”匡超人“别的都不打紧,忙进屋去抢了一床被在手内,从床上把太公扶起,背在身上,把两只手搂得紧紧的,且不顾母亲,把太公背在门外空处坐着。又飞跑进来,一把拉了嫂子,指与他门外走。又把母亲扶了,背在身上。”这样的对比不能不说不让人物的性格栩栩如生,入木三分。对家庭的责任,顾全大局的思想,让超人的形象在此刻熠熠生辉。
二、从社会关系看匡超人
而一次机缘巧合,让他得到了李知县的垂青。收到知县的帖子,也由此拉开了他一步步走向官场混迹社会,不断堕落的序幕。通过知县的提携,超人考童生、府考院考都很顺利。然而因为知县的一点问题,他不得不仓促避祸。此时的他还是刻苦上进的,充满了对功名的强烈渴望与美好前程的幻想。我们应该批判他这样的思想吗,我觉得不,积极入世的思想原本也是儒家所提倡的。何况作为一个思想自由的个体而言,谁都有改变自己生活现状的要求,也正是顺应当时社会的大环境,超人选择步入仕途也无可厚非。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超人认识了景兰江浦墨卿之流,跟着吟诗作赋,在所谓的社会非主流混迹了一段时间。并且在选诗方面表现了非同一般的才能,别人用二十日完成的任务,超人仅用了六天就高质量地完成了。作诗只看一日基本上就能作得很好了,可见他在此方面是有着极高的天赋的,如果加之个人的努力也许真的能够成为一代名士。只是这样的名士却不是被当时社会所能接受和认可的,不能改变自身的生活条件,不能步入仕途,甚至于被那些做八股的人们视为不入流的一派。这就告诉我们超人的人生方向其实是他那样的社会底层不能够改变的,如果改变了,那么也几乎是和王冕一样没有什么前途而言的,他也只是顺应了社会。毕竟一个人,当他的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是没有能力跟一个庞大的社会相抗衡的。如果他要生存,对于自己的生存方式几乎没有选择的权力。
而遇到潘三爷才是超人人格转变的一个关键。潘三爷告诉他先前他所结交的吟诗做赋之流对于生财和仕途都是无益的,还徒留世人耻笑,所以劝他做些有想头的事。到了潘三的家里,亲眼目睹了潘三的为非作歹,而超人却没有任何的阻止,反倒积极参与,从中获取利益。那么他知道这是不应该做的吗?我们说从后来潘三被拘以后他看款单后的神态和语言,我们知道他对做那些错事以及可能受到的惩罚也是心知肚明的。可是在蝇头小利目前,在潘三的教唆之下,他没有自己的主见,除了对于利益的追逐,他已经忘记了一切。潘三虽然是一个市井无赖,但是对于匡超人还是很讲朋友义气的。帮他娶亲生子,帮他安家置业,帮他补贴亏空。那么在朋友身陷囹圄而超人有探视的机会的时候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本该竟到监里去看他一看,只是而今比不得做诸生的时候,既替朝廷办事,就要照依着朝廷的赏罚,若到这个地方去看人,便是赏罚不明了……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如今反倒走进监去看他,难道说朝廷处分的他不是?这就不是做臣子的道理了。况且我在这里取接,院里、司里都知道的,如今设若走一走,传的上边知道,就是小弟一生官场之玷。这个如何行得?可好费您蒋先生的心,多拜上潘三哥,凡事心照。若小弟侥幸,这回去就得个肥美地方,到任一年半载,那时带几百银子来帮衬他,倒不值甚么。”
这是多么美其名曰的借口,又是多么狡猾的明哲保身,还是多么可恶的忘恩负义!造成他这样做的原因固然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是更多出于他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与爱慕的本质所决定的。即使有一天他身居要职,真的能还记得潘三吗?我觉得那是不可能的,他绝对不会在想起这个曾经有恩于自己,而现在对自己完全无益的人。但是他却说的天衣无缝,掩盖的不留痕迹,足以暴露他的虚伪也暴露了对于权势财富的欲望和贪婪。这样一个巧言令色却忘恩负义的人,还是那个曾经让我们很喜欢也敬佩的不断上进的匡超人吗?性格决定命运。
三、从婚姻关系看匡超人
他的虚伪和自私还表现在他对待原配妻子的态度上。为了能让自己不被潘三的案子所拖累,他不顾妻子的感受和心意,自己毅然卖掉房子,把妻子送到乡下,直接促成了她的死亡。而妻子在老家望穿秋水等着盼着病着煎熬着的时候,匡超人又在哪里呢?为了自己的面子问题,更为了荣华富贵,他用《琵琶记》作幌子,心安理得再娶。知道了自己的原配妻子已死,却用莫须有的所谓的“诰命夫人”的头衔和荣华富贵来糊弄和打发自己的哥哥去安排后事。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冷漠和无情。
到了最后,老实本分的匡超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这个自私虚伪冷漠的人。他还学会了夸夸其谈狂妄自大和自吹自擂。不但用莫须有的荣华富贵把自己的亲哥哥和嫂子哄的团团转,在别人说到选家的时候,他把自己吹得无人能及。在牛布衣戳穿他的“先儒”时他却胡乱狡辩。说到自己的工作时更是吹得天花乱坠,子虚乌有。
那么是匡超人本来就是一个这样的人还是社会的大环境把他影响成一个这样的人呢。我们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认为固然环境的影响是前提,但是更是由于他自己不洁身自爱,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急功近利所决定的。能够奋发向上固然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然而如果没有选对奋斗的方向和目标,那么只会越行越远。不能把自己的努力和名族、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那么最后只能堕落成极端的自私主义。匡超人是一个可悲的人物,他不能也不想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一味地随波逐流,那么等待他的谁知道是第二个张铁臂还是第二个潘三爷呢?社会的悲哀,教育体制的悲哀,个人性格的悲哀!
第4个回答  2018-07-10
匡超人这类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几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变化天翻地覆,但人心还是几百年前的人心。这就是小说家的伟大之处,观察人性深入透彻。很不幸,我的母亲与匡超人是同一类人,并且还超过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