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测量地震的中心点在哪啊???????

怎样测量地震的中心点在哪啊???????

急!急!急!急!
回答请不要复制粘贴
这样我就不用来这了
谢谢

记录地震波的仪器称为地震仪(seismograph),它能客观而及时地将地面的振动记录下来。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件悬挂的重物的惯性,地震发生时地面振动而它保持不动。由地震仪记录下来的震动是一条具有不同起伏幅度的曲线,称为地震谱。曲线起伏幅度与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的振幅相应,它标志着地震的强烈程度。从地震谱可以清楚地辨别出各类震波的效应。纵波与横波到达同一地震台的时间差,即时差与震中离地震台的距离成正比,离震中越远,时差越大。由此规律即可求出震中离地震台的距离,即震中距。
值得注意的是,地震仪只能用于测量地震的强度,方向.并不能用于预测地震.

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
公元132年,在京师(河南洛阳)盛传着一个惊人的消息,说太史令张衡发明了一种仪器,可以观测到发生地震的时间和方位。但也有人不相信,认为地震发生在几百里以外,人怎么能测出来呢?这不成"决胜千里之外"了吗?

张衡生于公元78年,死于139年,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地震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张衡发明的仪器叫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据"后汉书"记载,地动仪以精铜铸造而成,圆径达八尺,外形像个酒樽,机关装在樽内,外面按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各设置一条龙,每条龙嘴里含有一个小铜球,地上对准龙嘴各蹲着一个铜蛤蟆,昂头张口,当任何一个方位的地方发生了较强的地震时,传来的地震波会使樽内相应的机关发生变动,从而触动龙头的杠杆,使处在那个方位的龙嘴张开,龙嘴里含着的小铜球自然落到地上的蛤蟆嘴里,发出"铛铛" 的响声,这样观测人员就知道什么时间,什么方位发生了地震。

公元138年3月1日,这台地动仪西方的龙嘴张开了,铜球"铛"的一声落到蛤蟆嘴里,测知洛阳以西发生地震。但由于洛阳没有感到震动,所以很多人议论纷纷,说这台仪器不准。几天以后,信使飞马来报,距离洛阳以西一千多里的陇西 (甘肃东南部)发生了大地震,这才使朝廷内外"皆服其妙"。

近代的地震仪在1880年才制成,它的原理和张衡地动仪基本相似,但在时间上却晚了1700多年。

我国第一个地震观测台是1930年由着名地震学家李善邦主持建立的,位置在北京鹫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我国地震台由一个发展到几百个,目前已拥有全国基本台网,大地震速报台网,都可以由地震仪记录下来,并报送到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使我国地震观测技术处于世界前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5-24
勘探方法

包括反射法、折射法和地震测井(见钻孔地球物理勘探)。前两种方法在陆地和海洋均可应用。

研究很浅或很深的界面、寻找特殊的高速地层时,折射法比反射法有效。但应用折射法必须满足下层波速大于上层波速的特定要求,故折射法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应用反射法只要求岩层波阻抗有所变化,易于得到满足,因而地震勘探中广泛采用的是反射法。

反射法

利用反射波的波形记录的地震勘探方法。地震波在其传播过程中遇到介质性质不同的岩层界面时,一部分能量被反射,一部分能量透过界面而继续传播。

在垂直入射情形下有反射波的强度受反射系数影响,在噪声背景相当强的条件下,通常只有具有较大反射系数的反射界面才能被检测识别。地下每个波阻抗变化的界面,如地层面、不整合面(见不整合)、断层面(见断层)等都可产生反射波。在地表面接收来自不同界面的反射波,可详细查明地下岩层的分层结构及其几何形态。

反射波的到达时间与反射面的深度有关,据此可查明地层埋藏深度及其起伏。随着检波点至震源距离(炮检距)的增大,同一界面的反射波走时按双曲线关系变化,据此可确定反射面以上介质的平均速度。反射波振幅与反射系数有关,据此可推算地下波阻抗的变化,进而对地层岩性作出预测。

反射法勘探采用的最大炮检距一般不超过最深目的层的深度。除记录到反射波信号之外,常可记录到沿地表传播的面波、浅层折射波以及各种杂乱振动波。这些与目的层无关的波对反射波信号形成干扰,称为噪声。使噪声衰减的主要方法是采用组合检波,即用多个检波器的组合代替单个检波器,有时还需用组合震源代替单个震源,此外还需在地震数据处理中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反射波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遇到界面再度反射,因而在地面可记录到经过多次反射的地震波。如地层中具有较大反射系数的界面,可能产生较强振幅的多次反射波,形成干扰。

反射法观测广泛采用多次覆盖技术。连续地相应改变震源与检波点在排列中所在位置,在水平界面情形下,可使地震波总在同一反射点被反射返回地面,反射点在炮检距中心点的正下方。具有共同中心反射点的相应各记录道组成共中心点道集,它是地震数据处理时所采用的基本道集形式,称为CDP道集。多次覆盖技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除CDP道集之外,视数据处理或解释之需要,还可采用具有共同检波点的共检波点道集、具有共同炮点的共炮点道集、具有相同炮检距的共炮检距道集等不同的道集形式。采用多次覆盖技术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削弱这类多次波干扰,同时尚需采用特殊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使多次反射进一步削弱。

反射法可利用纵波反射和横波反射。岩石孔隙含有不同流体成分,岩层的纵波速度便不相同,从而使纵波反射系数发生变化。当所含流体为气体时,岩层的纵波速度显著减小,含气层顶面与底面的反射系数绝对值往往很大,形成局部的振幅异常,这是出现“亮点”的物理基础。横波速度与岩层孔隙所含流体无关,流体性质变化时,横波振幅并不发生相应变化。但当岩石本身性质出现横向变化时,则纵波与横波反射振幅均出现相应变化。因而,联合应用纵波与横波,可对振幅变化的原因作出可靠判断,进而作出可靠的地质解释。

地层的特征是否可被观察到,取决于与地震波波长相比它们的大小。地震波波速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增大,高频成分随深度增加而迅速衰减,从而频率变低,因此波长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波长限制了地震分辨能力,深层特征必须比浅层特征大许多,才能产生类似的地震显示。如各反射界面彼此十分靠近,则相邻界面的反射往往合成一个波组,反射信号不易分辨,需采用特殊数据处理方法来提高分辨率。

折射法

利用折射波(又称明特罗普波或首波)的地震勘探方法。地层的地震波速度如大于上面覆盖层的波速,则二者的界面可形成折射面。以临界角入射的波沿界面滑行,沿该折射面滑行的波离开界面又回到原介质或地面,这种波称为折射波。折射波的到达时间与折射面的深度有关,折射波的时距曲线(折射波到达时间与炮检距的关系曲线)接近于直线,其斜率决定于折射层的波速。

震源附近某个范围内接收不到折射波,称为盲区。折射波的炮检距往往是折射面深度的几倍,折射面深度很大时,炮检距可长达几十公里。

【地震的产生和类型】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1.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4.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地震专业知识】
我们最熟悉的波动是观察到水波。当向池塘里扔一块石头时水面被扰乱,以石头入水处为中心有波纹向外扩展。这个波列是水波附近的水的颗粒运动造成的。然而水并没有朝着水波传播的方向流;如果水面浮着一个软木塞,它将上下跳动,但并不会从原来位置移走。这个扰动由水粒的简单前后运动连续地传下去,从一个颗粒把运动传给更前面的颗粒。这样,水波携带石击打破的水面的能量向池边运移并在岸边激起浪花。地震运动与此相当类似。我们感受到的摇动就是由地震波的能量产生的弹性岩石的震动。
假设一弹性体,如岩石,受到打击,会产生两类弹性波从源向外传播。
第一类波的物理特性恰如声波。声波,乃至超声波,都是在空气里由交替的挤压(推)和扩张(拉)而传递。因为液体、气体和固体岩石一样能够被压缩,同样类型的波能在水体如海洋和湖泊及固体地球中穿过。在地震时,这种类型的波从断裂处以同等速度向所有方向外传,交替地挤压和拉张它们穿过的岩石,其颗粒在这些波传播的方向上向前和向后运动,换句话说,这些颗粒的运动是垂直于波前的。向前和向后的位移量称为振幅。在地震学中,这种类型的波叫P波,即纵波,它是首先到达的波。
弹性岩石与空气有所不同,空气可受压缩但不能剪切,而弹性物质通过使物体剪切和扭动,可以允许第二类波传播。地震产生这种第二个到达的波叫S波。在S波通过时,岩石的表现与在P波传播过程中的表现相当不同。因为S波涉及剪切而不是挤压,使岩石颗粒的运动横过运移方向。这些岩石运动可在一垂直向或水平面里,它们与光波的横向运动相似。P和S波同时存在使地震波列成为具有独特的性质组合,使之不同于光波或声波的物理表现。因为液体或气体内不可能发生剪切运动,S波不能在它们中传播。P和S波这种截然不同的性质可被用来探测地球深部流体带的存在。

S波具有偏振现象,只有那些在某个特定平面里横向振动(上下、水平等)的那些光波能穿过偏光透镜。穿过的光波称之为平面偏振光。太阳光穿过大气是没有偏振的,即没有光波振动的优选的横方向。然而晶体的折射或通过特殊制造的塑料如偏光眼睛,可使非偏振光成为平面偏振光。
当S波穿过地球时,它们遇到构造不连续界面时会发生折射或反射,并使其振动方向发生偏振。当发生偏振的S波的岩石颗粒仅在水平面中运动时,称为SH波。当岩石颗粒在含波传播方向的水质平面里运动时,这种S波称为SV波。

大多数岩石,如果不强迫它以太大的振幅振动,具有线性弹性,即由于作用力而产生的变形随作用力线性变化。这种线性弹性表现称为服从虎克定律,是以与牛顿同时代的英国数学家罗伯特·虎克(1635~1703年)而命名的。相似的,地震时岩石将对增大的力按比例地增加变形。在大多数情况下,变形将保持在线弹性范围,在摇动结束时岩石将回到原来位置。然而在地震事件中有时发生重要的例外表现,例如当强摇动发生于软土壤时,会残留永久的变形,波动变形后并不总能使土壤回到原位,在这种情况下,地震烈度较难预测。

弹性的运动提供了极好的启示,说明当地震波通过岩石时能量是如何变化的。与弹簧压缩或伸张有关的能量为弹性势,与弹簧部件运动有关的能量是动能。任何时间的总能量都是弹性能量和运动能量二者之和。对于理想的弹性介质来说,总能量是一个常数。在最大波幅的位置,能量全部为弹性势能;当弹簧振荡到中间平衡位置时,能量全部为动能。我们曾假定没有摩擦或耗散力存在,所以一旦往复弹性振动开始,它将以同样幅度持续下去。这当然是一个理想的情况。在地震时,运动的岩石间的摩擦逐渐生热而耗散一些波动的能量,除非有新的能源加进来,像振动的弹簧一样,地球的震动将逐渐停息。对地震波能量耗散的测量提供了地球内部非弹性特性的重要信息,然而除摩擦耗散之外,地震震动随传播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弱现象的形成还有其他因素。

由于声波传播时其波前面为一扩张的球面,携带的声音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弱。与池塘外扩的水波相似,我们观察到水波的高度或振幅,向外也逐渐减小。波幅减小是因为初始能量传播越来越广而产生衰减,这叫几何扩散。这种类型的扩散也使通过地球岩石的地震波减弱。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地震波从震源向外传播得越远,它们的能量就衰减得越多。
第2个回答  2008-05-21
您好!

勘探方法

包括反射法、折射法和地震测井(见钻孔地球物理勘探)。前两种方法在陆地和海洋均可应用。

研究很浅或很深的界面、寻找特殊的高速地层时,折射法比反射法有效。但应用折射法必须满足下层波速大于上层波速的特定要求,故折射法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应用反射法只要求岩层波阻抗有所变化,易于得到满足,因而地震勘探中广泛采用的是反射法。

反射法

利用反射波的波形记录的地震勘探方法。地震波在其传播过程中遇到介质性质不同的岩层界面时,一部分能量被反射,一部分能量透过界面而继续传播。

在垂直入射情形下有反射波的强度受反射系数影响,在噪声背景相当强的条件下,通常只有具有较大反射系数的反射界面才能被检测识别。地下每个波阻抗变化的界面,如地层面、不整合面(见不整合)、断层面(见断层)等都可产生反射波。在地表面接收来自不同界面的反射波,可详细查明地下岩层的分层结构及其几何形态。

反射波的到达时间与反射面的深度有关,据此可查明地层埋藏深度及其起伏。随着检波点至震源距离(炮检距)的增大,同一界面的反射波走时按双曲线关系变化,据此可确定反射面以上介质的平均速度。反射波振幅与反射系数有关,据此可推算地下波阻抗的变化,进而对地层岩性作出预测。

反射法勘探采用的最大炮检距一般不超过最深目的层的深度。除记录到反射波信号之外,常可记录到沿地表传播的面波、浅层折射波以及各种杂乱振动波。这些与目的层无关的波对反射波信号形成干扰,称为噪声。使噪声衰减的主要方法是采用组合检波,即用多个检波器的组合代替单个检波器,有时还需用组合震源代替单个震源,此外还需在地震数据处理中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反射波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遇到界面再度反射,因而在地面可记录到经过多次反射的地震波。如地层中具有较大反射系数的界面,可能产生较强振幅的多次反射波,形成干扰。

反射法观测广泛采用多次覆盖技术。连续地相应改变震源与检波点在排列中所在位置,在水平界面情形下,可使地震波总在同一反射点被反射返回地面,反射点在炮检距中心点的正下方。具有共同中心反射点的相应各记录道组成共中心点道集,它是地震数据处理时所采用的基本道集形式,称为CDP道集。多次覆盖技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除CDP道集之外,视数据处理或解释之需要,还可采用具有共同检波点的共检波点道集、具有共同炮点的共炮点道集、具有相同炮检距的共炮检距道集等不同的道集形式。采用多次覆盖技术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削弱这类多次波干扰,同时尚需采用特殊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使多次反射进一步削弱。

反射法可利用纵波反射和横波反射。岩石孔隙含有不同流体成分,岩层的纵波速度便不相同,从而使纵波反射系数发生变化。当所含流体为气体时,岩层的纵波速度显著减小,含气层顶面与底面的反射系数绝对值往往很大,形成局部的振幅异常,这是出现“亮点”的物理基础。横波速度与岩层孔隙所含流体无关,流体性质变化时,横波振幅并不发生相应变化。但当岩石本身性质出现横向变化时,则纵波与横波反射振幅均出现相应变化。因而,联合应用纵波与横波,可对振幅变化的原因作出可靠判断,进而作出可靠的地质解释。

地层的特征是否可被观察到,取决于与地震波波长相比它们的大小。地震波波速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增大,高频成分随深度增加而迅速衰减,从而频率变低,因此波长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波长限制了地震分辨能力,深层特征必须比浅层特征大许多,才能产生类似的地震显示。如各反射界面彼此十分靠近,则相邻界面的反射往往合成一个波组,反射信号不易分辨,需采用特殊数据处理方法来提高分辨率。

折射法

利用折射波(又称明特罗普波或首波)的地震勘探方法。地层的地震波速度如大于上面覆盖层的波速,则二者的界面可形成折射面。以临界角入射的波沿界面滑行,沿该折射面滑行的波离开界面又回到原介质或地面,这种波称为折射波。折射波的到达时间与折射面的深度有关,折射波的时距曲线(折射波到达时间与炮检距的关系曲线)接近于直线,其斜率决定于折射层的波速。

震源附近某个范围内接收不到折射波,称为盲区。折射波的炮检距往往是折射面深度的几倍,折射面深度很大时,炮检距可长达几十公里。

希望我的解释您能够满意!谢谢!
第3个回答  2008-05-23
【地震的产生和类型】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1.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4.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地震专业知识】
我们最熟悉的波动是观察到水波。当向池塘里扔一块石头时水面被扰乱,以石头入水处为中心有波纹向外扩展。这个波列是水波附近的水的颗粒运动造成的。然而水并没有朝着水波传播的方向流;如果水面浮着一个软木塞,它将上下跳动,但并不会从原来位置移走。这个扰动由水粒的简单前后运动连续地传下去,从一个颗粒把运动传给更前面的颗粒。这样,水波携带石击打破的水面的能量向池边运移并在岸边激起浪花。地震运动与此相当类似。我们感受到的摇动就是由地震波的能量产生的弹性岩石的震动。
假设一弹性体,如岩石,受到打击,会产生两类弹性波从源向外传播。
第一类波的物理特性恰如声波。声波,乃至超声波,都是在空气里由交替的挤压(推)和扩张(拉)而传递。因为液体、气体和固体岩石一样能够被压缩,同样类型的波能在水体如海洋和湖泊及固体地球中穿过。在地震时,这种类型的波从断裂处以同等速度向所有方向外传,交替地挤压和拉张它们穿过的岩石,其颗粒在这些波传播的方向上向前和向后运动,换句话说,这些颗粒的运动是垂直于波前的。向前和向后的位移量称为振幅。在地震学中,这种类型的波叫P波,即纵波,它是首先到达的波。
弹性岩石与空气有所不同,空气可受压缩但不能剪切,而弹性物质通过使物体剪切和扭动,可以允许第二类波传播。地震产生这种第二个到达的波叫S波。在S波通过时,岩石的表现与在P波传播过程中的表现相当不同。因为S波涉及剪切而不是挤压,使岩石颗粒的运动横过运移方向。这些岩石运动可在一垂直向或水平面里,它们与光波的横向运动相似。P和S波同时存在使地震波列成为具有独特的性质组合,使之不同于光波或声波的物理表现。因为液体或气体内不可能发生剪切运动,S波不能在它们中传播。P和S波这种截然不同的性质可被用来探测地球深部流体带的存在。

S波具有偏振现象,只有那些在某个特定平面里横向振动(上下、水平等)的那些光波能穿过偏光透镜。穿过的光波称之为平面偏振光。太阳光穿过大气是没有偏振的,即没有光波振动的优选的横方向。然而晶体的折射或通过特殊制造的塑料如偏光眼睛,可使非偏振光成为平面偏振光。
当S波穿过地球时,它们遇到构造不连续界面时会发生折射或反射,并使其振动方向发生偏振。当发生偏振的S波的岩石颗粒仅在水平面中运动时,称为SH波。当岩石颗粒在含波传播方向的水质平面里运动时,这种S波称为SV波。

大多数岩石,如果不强迫它以太大的振幅振动,具有线性弹性,即由于作用力而产生的变形随作用力线性变化。这种线性弹性表现称为服从虎克定律,是以与牛顿同时代的英国数学家罗伯特·虎克(1635~1703年)而命名的。相似的,地震时岩石将对增大的力按比例地增加变形。在大多数情况下,变形将保持在线弹性范围,在摇动结束时岩石将回到原来位置。然而在地震事件中有时发生重要的例外表现,例如当强摇动发生于软土壤时,会残留永久的变形,波动变形后并不总能使土壤回到原位,在这种情况下,地震烈度较难预测。

弹性的运动提供了极好的启示,说明当地震波通过岩石时能量是如何变化的。与弹簧压缩或伸张有关的能量为弹性势,与弹簧部件运动有关的能量是动能。任何时间的总能量都是弹性能量和运动能量二者之和。对于理想的弹性介质来说,总能量是一个常数。在最大波幅的位置,能量全部为弹性势能;当弹簧振荡到中间平衡位置时,能量全部为动能。我们曾假定没有摩擦或耗散力存在,所以一旦往复弹性振动开始,它将以同样幅度持续下去。这当然是一个理想的情况。在地震时,运动的岩石间的摩擦逐渐生热而耗散一些波动的能量,除非有新的能源加进来,像振动的弹簧一样,地球的震动将逐渐停息。对地震波能量耗散的测量提供了地球内部非弹性特性的重要信息,然而除摩擦耗散之外,地震震动随传播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弱现象的形成还有其他因素。

由于声波传播时其波前面为一扩张的球面,携带的声音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弱。与池塘外扩的水波相似,我们观察到水波的高度或振幅,向外也逐渐减小。波幅减小是因为初始能量传播越来越广而产生衰减,这叫几何扩散。这种类型的扩散也使通过地球岩石的地震波减弱。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地震波从震源向外传播得越远,它们的能量就衰减得越多。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781.htm#2

第4个回答  2008-05-21
实际现在测的都是地震波传递法,在较深且完整的岩层中设置应变感应片,全国可能设置了N片,然后通过地震波传递的衰减来测试在那个地方,通过多个多方位的感应片测试、纠正,因为最强的位置肯定是震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