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身边的人写传记

如何给身边的人写传记?必须写身边熟悉的人。给我来几篇范文吧。感激不尽!

第1个回答  2013-05-03
传记除了自传之外还有哪些类型呢?(他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等)对了,人物传记除了自传之外还有他传等类型,顾名思义他专就是为他人作传。自传一般要写出自己的姓名、生平、机关、家庭、爱好和主要精力,还可以写自己的理想,对人生的和社会的见解。他传除了记述其主要经历外,还可以有简要的评论;也有侧重记人一生中几件典型事情的。要求内容真实准确,语言可以简明平实,也可以生动活泼,富于文学色彩。

那传记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呢?三个基本特点:纪实性、文学性、史料性

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单元——传记文体单元,让我们更深一层了解传记文体的特点。

一、传记文体的特点:

大家觉得传记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啊?(真实)提示:我们知道新闻的特征是客观、真实、权威,那传记呢?如果从新闻这三个特点中选一个,大家认为是哪个呢?对了,真实性。

人物传记有二个特点:其首要特征是真实,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动。

真实性:是人物传记的生命。传记必须真实可靠,符合历史事实。对人物的记述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是一,二是二,功是功,过是过,不虚构渲染,不褒不贬,据事“直书”,做到人真、事真、言真、情真、形象真,以真取信,以真实感动人。只有做到“情真而不诡”,“事信而不诞”,才能有益于人,传之久远。

怎样保证人物传记的真实性呢?

1、广集资料,反复考证。(要使传记真实可信,首先必须全面搜集、占有丰富翔实的资料,使传记所反映的人物生平事迹准确无误,完整无缺。这些资料一般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的内容:(1)人物的姓名、性别、籍贯、民族。(2)人物的生卒年月。(3)人物的学历、简历、党派、职务。(4)人物的贡献功绩、科技成果、著作。(5)能反映人物思想风貌本质特征的典型事件。对于收集的大量资料,又要细心鉴别,严格选材,作一番“弃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研究、考证工作,严格坚持史实的可靠性、准确性。)

2、抓住人物本质,从环境中说明人。

撰写人物传记,应把所写的人物放到他所处的社会关系中去,从表面现象深入到人物和各种社会关系的内在联系,抓住人物的本质进行记述。

3、从人物的复杂性中对人物作出公允的评价。历史是绚丽多彩的万花筒,历史人物有其复杂性。在错综复杂的历史条件下,大量的历史人物功过渗合,有的人功大于过,有的人过大于功。因此,我们对历史人物要全面研究,具体分析,一分为二地看人物的好与坏。

生动性:人物传记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动。所谓生动,就是要把人物写活。写成既具有鲜明的个性,又能体现时代特征和阶级特征。突出人物个性,体现人物个性形成发展的必然性。要达到上述要求:

一选材要典型。何谓典型呢?就是选取能表现人物可贵品质的、或者重大的有代表性的事件来写,富人的哪些品质最可贵呢?(朴素、不摆架子、同情关心下层的人民等),穷人呢?他们的可贵品质与富人不同,那么大家觉得穷人的哪些品质最为可贵呢?(有骨气、有志气、不卑躬屈膝、不食嗟来之食——著名的历史学家及文学家吴晗写的《谈骨气》中等。)古代就有不为五斗米折腰志气之士,同学们还记得是谁吗?(陶渊明)对了,我们刚刚学过他的文章《归园田居》。例如课文第4课《“布衣总统”孙中山》,这一文题就颇有特色,总统是贵族式的人物,而布衣是平民百姓,课文却写了“布衣总统”,把平民跟贵族并在了一起,这恰好更能体现富人的可贵的品质。

二要叙行录言。思想支配行动,行动表现思想。人物思想性格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行动也就不一样。记叙人物行动,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的重要方法。因此记叙人物,要选择那些最典型,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行动来写。

“言为心声”。人物的思想、感情、愿望、要求,无不表现在他们的语言中,因此选择人物的典型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三要讲究文采。人物传记虽不能偏向华丽的词藻,繁琐的描写,多余的形容,曲折的情节。但语言生动形象,用词精当贴切,句子流畅,层次分明,布局合理,一句话,文采还是必须讲究的。在不影响历史真实性的情况下,史志崇尚文彩,文史并茂,引人入胜,还是必要的。因此,我们在写人物传记时,应当重视文字锤炼,讲究艺术手法
写传记,是写历史,是写传主一生的历史,写历史中的传主的一生,写传主在历史中的作用和影响。
如实地写作者对传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写、所说、所作、所为,并把这些摆到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及变化中。就是说,需要跟随传主的步履,不虚构,不夸张,不回避,不掩饰。实事求是,写传记的科学基础就在这里。

事迹材料是写传记的必要依托。传记作者的手头都得要有第一手材料,要有个人观察所得、或经过鉴别核实的材料。这种材料来之不易,但只要你付出努力,终有所得。搜集材料的过程,也是认识传主的过程。作者对所搜集拥有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揣摩,日子一久,一个完整鲜活的形象,便渐趋在头脑中形成,把这个自己感受并认识的生动形象写出来,传达给读者,是会让读者产生共鸣的。

写传,要精于对历史人物事迹的发掘,在发掘后的材料中恰当地裁剪出历史人物一生中最能表现其思想性格特点的材料,在写作前搞清这个人物一生中值得注意的事迹,判断出他的主要倾向,而给予客观公正的评述。
有了丰富的史料,还要力求使它生动,赋予其故事性。传记作者的功夫是发现蛛丝马迹,顺藤摸瓜,有机衔接,从衔接中提炼出藏匿其中的故事并将之合理地放大。并且通过对已搜集到的资料反复推敲,找出主人公思想和生命历程的端绪,想办法把笔触伸进其内心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你也将发现很多生动传神的故事。
还有一点,就是需要大量的深入细致的采访,尽可能采访到与传主长期在一起的人。他们在与传主在交往中,自然都会有一些生动情节。写传记,得大面积地采访相关人员,如同沙里淘金,一串串被历史遗忘的珍珠便从他们的口中重现出来。

一本传里,如果不少生动的故事,反映传主在彼时的所作所为,不愁立不起传主的形象。需要指出的是,所说的故事,当然不是为了取悦读者而瞎编乱造的,件件桩桩都要取材于事实。故事也有大小,有精彩与一般之别。有时用几个小故事可以凑成一个大故事。
历史、后人、传记作者对传主的评价,是传记中所不可缺少的,虽然这种评价可以展开地写在传记中,也可以隐约地含在传记中。
总之,坚持真实性、准确性和可信性,写成准确的可靠的人物传记类信史,是传记写作应定下的要求和目标。保持传记的真实性,既是对传主和历史负责和尊重,也是对传记作者自身负责。在严格遵守历史真实这一原则的前提下,一切可用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都可以适当地吸收到人物传记的写作中来。替传主向读者打开一扇既是史实又是心灵的窗口,让读者从他们已经熟知的人物和事件中再度获得一些新的感知和审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