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捆绑”战略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能说出来是哪个国家具体某人也可以,想知道哪位高人想出来的

由于苏联的死手系统在我国的民间核战略话语中被与一个(由洪超飞提出的)“核捆绑战略”混淆在一起,本文将先讨论“如何评价苏联的死手系统”,然后转入对所谓“核捆绑”的系统批驳。

所谓“核捆绑”学说既没有正确的历史资料支持,也没有现实证据;作为一个威慑政策,它无法提高威慑的可信度,作为一个军力建设指标,它无法节省资源办事。

现实世界中的核大国,采取的是“留有余地”储备核力量的方法,威慑潜在的敌人,而不是不分皂白地胡乱发射。核小国则采取最小威慑,只针对袭击者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核捆绑”这个构想的唯一意义是鼓吹“陪葬”的论调。作为一个流传了超过十年的所谓“核捆绑”学说,其实质就是认为“核陪葬”是对国家利益有助益的————他们声称,正是因为对“让他国陪葬”的追求,才使得各国自愿跳入疯狂发射核武器的“捆绑”之中。

苏联的死手系统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在功能上来说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系统,甚至有更高的自动性。这是因为死手Perimetr系统本质上只是一个核战指挥权的转移机制,并不是一个自动发射机制,也不是世界末日机Doomsday Machine。

这种核战指挥权的转移机制可以说每个国家都有,例如说英国有“最后信件(letter of last resort)”,美国有总统权力的继承顺位表。它们都起到了在上一任指挥层被消灭时,将核战指挥权转移到另一个决策中心去。

一、如何较抽象地理解所谓“核捆绑战略”。

所谓“核捆绑战略”实质上是两个机制的结合,一是(中国)核力量的倍增器force multiplier,二是世界末日机Doomsday Machine。

说它是(中国)核力量的倍增器force multiplier,是因为它希望能通过“挟洋自重”改变自身国家核武库低质量/小数量/短射程/低突防的劣势地位,也就是说“四两拨千斤”,可以通过一个很小的核武库来应对一个核大国;

这里洪超飞举的例子是中国——俄罗斯——美国,主要劣势在于“DF-31射程短”,同理,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出现“数量不足”、“无法突破美国导弹防御”等问题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捆绑”一个大国来倍增自身的核实力。

这就出现了第一个逻辑上的潜在悖论:中国核武器库如何能尽量小而节省经费/资源,却又能足够大来触发俄罗斯的对美核打击呢。

因为“核捆绑”预设了对俄罗斯全面自动核报复之触发门槛的完美知识。这是不可能的。而我们知道俄罗斯没有全面自动核报复的机制,所以指望100%的确定“核捆绑”,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新的俄罗斯决策者完全可能不打美国而只反击中国(人心不可测)。

所谓的“核捆绑”学说里,并没有通过机器决策注入绝对的确定性————核威慑的意愿仍然是薄弱的,仍然是不可靠的,仍然是不可信的。

所谓的俄罗斯“死手”系统,即使是错误理解,仍然没办法用机器绕开核反击的艰难决策————更用说历史上的“周界”(Perimeter)系统根本不是这么设计的(有各种关闭的可能)。

扩展资料:

一、死手系统:

全名“死亡之手系统”,也被称为“边缘系统”,其正式名字叫Perimeter,也有人叫它MertvayaRuka/死亡之手。这是最早在冷战时期由苏联于八十年代初建立,之后其他核大国陆续加入的自动化核反击体系,亦是核捆绑的主要组成部分。

但是和核捆绑本身一样,其真实存在是存疑的。

死手系统旨在国家首脑与指挥机关以及直接执行核反击的基层操作人员均被消灭或失联的情况下,自动攻击预先设好的打击目标,而打击目标与是否是攻击方无关。

也就是说,一旦国家受到饱和核打击而灭国,中央决策能力与核反击能力均被核突击消灭或瘫痪的话,“死手系统”将自动发出核密码及核打击指令,对全球所有拥核国甚至是常规工业国发动饱和核打击。

这将进一步诱发其他核大国的死手系统,造成覆盖全球的全面核战争,进一步确保核大战中没有任何第三方获利者,以避免核大战后幸存势力之间的实力差距过大。

拥有强大的核武库以及成熟的核反击能力才能构筑死手系统,而死手系统的触发需要以遭到饱和核打击而灭国以及失去人工执行核反击的能力为前提条件,因此任何规模有限的核欺诈都无法触发核大国的死手系统。

二、死手系统如何发挥作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A国拥有核武器,但是其核打击能力不足以覆盖到它潜在的敌人D国——而这是一个同样拥有核武器的强国。于是,A国将它的核捆绑对象设定为B、C两个国家——他们在A国的核武器能够打击到的范围,即使B、C两国与A国关系非常友好。

当D国与A国爆发战争时,若D倚仗其实力,对A发射核弹。则此时,虽然A的核武器对打击不到D,但是根据其“核捆绑”的策略,A会将其有限的核弹全部发射到B、C两国,从而将B、C两国拖入核战争。

如果B、C国家也制定了适应他们自身实力的核捆绑策略,则会有更多的国家卷入核战争,进而引发世界全面核战,并造成毁灭世界的核大战。

因此,核捆绑的目的在于:

1、一旦爆发核战争,所有的核国家将被拖入核战;

2、出于第1条的顾虑,当爆发战争的时候,核国家(尤其是核大国)不会轻易使用核武器;

3、由于第2条的原因,所有其他的核国家在可能爆发核战之前就会积极从中斡旋,而不是袖手旁观;

4、由于死手系统无差别攻击一切拥核国甚至是任何工业国,这就避免了核大战后有任何第三方能从中获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死手系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29
核捆绑是:核力量相对弱小的国家通过已方核力量将某个具有更强核能力的国家捆绑于己方的战车上。其目的是防止一个核战力强于己方、而己方难以打击的第三方对自己发起核攻击。
这应该是冷战时期的产物 “核捆绑”可以引发世界大战
为什么能肯定“核捆绑”战略可以引发世界大战?
这是基于如下原因:一:美国和俄国的终极核战略都是“全球毁灭”战略;二:核大国建有自动化核反击体系——“死手系统”,即在首脑指挥机关被消灭的情况下,可自动打击预先设好的打击目标。也就是说,一旦国家的最高首长机关和指挥体系被核突击消灭或瘫痪的话,“死手系统”将自动发出核密码及核打击指令。该系统与数百枚洲际导弹相连,可以自动分配打击目标。此系统不会分辩打击的目标是不是攻击的目标,只是按照预定程序打击。一旦某个国家对俄罗斯首脑和指挥机关发动核突击,就会把“死手系统”激活,那将肯定触发全球核大战。因为俄核弹的打击目标大多数是美国本土目标。

只用于中国战略空档期

传说中国“核捆绑”战略的基本构想是:以美国为主要防范对象,通过以核武捆绑俄英法等核国家的方式阻止对美国中国可能发动的核进攻。一旦美国对中国发动全面核进攻,中国将集中核武对俄英法等核国家发起攻击,并以此引发全面核大战使整个世界都退回到石器时代。这样的结果是美国和世界所不愿看到的,因此美国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敢对中国发起核进攻,尽管中国的核导弹并不一定能打到美国本土。“核捆绑”战略原则上只适用DF41没有大量部署之前的这段“战略空档期”。

中国也可能被别国核捆绑

如果中国可以对俄国采行“核捆绑”政策,同样,别的国家或地区也可以对中国采行“核捆绑”。比如日本、韩国、朝鲜、越南,若他们拥有核武之后也可以中国实进行“核捆绑”,以此来防范其它国对它的核打击。
以日本为例子,假设日本拥有了威胁中国的核能力,那它就敢于和美国对抗了,因为美国一旦对日本下手它就会对中国下手;一旦中国的首脑机关被毁,中国的自动化核反击体系就会被激活,中国的核武必定会对俄罗斯与美国发起全面核攻击,世界也必将在核大战中被毁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8-04
1、“核捆绑战略”是洪超飞提出的,它是冷战时期的产物。核捆绑指核力量相对弱小的国家通过已方核力量将某个具有更强核能力的国家捆绑于己方的战车上。其目的是防止一个核战力强于己方、而己方难以打击的第三方对自己发起核攻击。

2、所谓“核捆绑”学说既没有正确的历史资料支持,也没有现实证据;作为一个威慑政策,它无法提高威慑的可信度,作为一个军力建设指标,它无法节省资源办事。

3、现实世界中的核大国,采取的是“留有余地”储备核力量的方法,威慑潜在的敌人,而不是不分皂白地胡乱发射。核小国则采取最小威慑,只针对袭击者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4、核捆绑”这个构想的唯一意义是鼓吹“陪葬”的论调。作为一个流传了超过十年的所谓“核捆绑”学说,其实质就是认为“核陪葬”是对国家利益有助益的————他们声称,正是因为对“让他国陪葬”的追求,才使得各国自愿跳入疯狂发射核武器的“捆绑”之中。
第3个回答  2017-07-04
核捆绑这东西比较类似于都市传说一类的东西,是否是真的存在谁也不敢确定完全只在网络上谣传并没有那个国家确实的承认过有核捆绑战略,据猜想这个战略应该是基于‘死手系统’这个核自卫反击复仇系统为基础而臆想出来的传言,当然并不排除有这个可能性,但说实话核捆绑战略虽然听起来好像是那么回事,但我想没有哪个国家会这么做,毕竟太过危险一个不慎就会将整个世界拉进深渊,这种我家着火也要将你家点了的无赖做法我想没有那个国家会愿意吧。
第4个回答  2013-04-29
关于“核捆绑”的理论,要么是网友的博客,要么是论坛的帖子,没有在哪个正式的网站上看到关于核捆绑的说法,更没有在哪本正式出版物中见过核捆绑的说法。我认为这是那些反华的无聊政客所造的舆论。我国在第一颗核 弹爆发时就向世解宣布,中国不首先对任何国家使用核武,这个立场是一贯的,坚定不移的。我这种舆论的出笼是别有用心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